口業如山,謹語慎言

口業如山,謹語慎言

 

 

不探人隱私,隱惡揚善方君子

滄州有一姓蔡的瞎子,每次半夜經過南山樓的樓下,就有一老先生邀請他彈唱對飲。漸漸熟識後,也偶而到蔡家共飲。他自稱姓蒲,江西人,因為賣瓷器到滄州來。
    後來才發覺他不是人,而是山間的精怪所化,然而因為相談契合,也不忌諱有一天,有位鄉人因為涉及邪淫致牽連訴訟。大眾議論紛紛,有人說確有其事;有人說此人清白,全屬誣陷。偶而與此精怪論及此事,問說:「你既通靈,必定知道其中的真情,何不說來聽聽。」
    此「人」聽了十分生氣地說:「我輩修道之人,豈可干預、探聽人家的隱私?一般說來,房間秘密之地,即使男女在其中幽會、見面,外人實在難以了解其中正邪的真情。因此一般人每每隻是從中猜測,嫌疑而已,何能真知內情?然而往往一犬吠影,百犬吠生,全憑想像杜撰以互相謠傳。
    再說,果真確有邪淫之事,又何關外人之事呢?然而一般人不知道只因逞一時之快口,就已造成他人子孫數代的羞恥。這就已經傷了天地間的和氣,而招鬼神的降禍。
    而且,將一些杯弓蛇影,恍惚無憑的謠言加以誇張、添醋,講得如同目睹一般,使被說的人氣憤得忍耐不下,致抑鬱難言,終而含冤畢命。他這口怨毒之氣歷劫難消,豈會沒有索報之日?只恐來日刀山劍樹上自己的一份。

你一向純樸實在,聽到這樣的謠言應當為人掩飾才是,竟然還去推求真相你有目的呢?難道失明之報不夠,還想下犁舌地獄嗎?」

說完,杯子一丟,就失去蹤跡。蔡先生十分愧悔,就自批其頰,自此時常將以上的話轉述,以告誡他人。
    佛經中說(現代文翻譯大意):「修道可別像磨坊里的牛,整日的依磨繞行,繞了千百趟,依舊不離原處。如果心不在道德,就是整天跑道場,忙得團團轉,也是枉然。若能在心地用功夫,當就與道相應,又何必在外表上裝模作樣?」能在心地用功夫,想必就是一入佛門就不敢行出十惡,身口意都保持得很清凈吧!
    如能真行十善自然不會像以上故事中的精怪口中的快口之人。而能在面對是非之時,隱人之惡,揚人之善,口出蓮花,知恩知義,敦然一有德君子,而福樂綿長,受人尊重。

 

惡口罵人報應自己
  農村改革以來,河南的鄉鎮企業和私營經濟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我們村裡有個青年叫二小,脾氣暴戾,蠻橫霸道,因為他爹是村幹部,家族勢力大,無人敢惹。看著別人一天天富起來,二小紅了眼,想跟別人出去闖蕩,但沒人敢帶他。想來想去,他找到了村裡出了名的老好人——二軍,說要學習跑業務。二軍看他可憐,又是鄉親,只好就同意了。誰知二小在村裡滿口臟話橫話,出了門,連最起碼的禮貌用語和迎送禮節都不會,更別說談業務了。他自忖不是那塊料,一星期就自動回家了

收秋種麥時,二軍剛回家,二小就找上門索要一千塊錢。二軍莫名其妙,二小說:咱倆一塊出去定的合同,你得給我一塊錢。原來,二軍帶二小談業務時,二小在旁邊一言不發,實際上他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二軍現場示範,談妥了一筆生意,簽了合同。從簽合同到生產加工發貨,二小一句話沒問過,一分錢沒出過,現在突然要一千塊錢,明擺著是耍賴皮。二軍看他不安好心,不想惹他,就答應了。可一下子又湊不齊這個數,就讓他等貨款來了再說。

二小拿不到錢,就開始罵起來,要扒人家的皮,打斷人家的腿。二軍開始好言解釋,後來他越罵越惡,就不再理他了。從此後,三天兩頭到二軍家大罵:「你不給我錢,我打斷你的腿,扒了你的皮!我抽你的筋,挖了你的眼!」甚至半路攔截二軍,要用拖拉機搖把打死二軍,幸虧被鄰居拉開。

一天,二軍吃過早飯後正打煤球,二小又上門來罵。二軍媳婦忍不住,說了一句:「當初你找到俺門里求他帶你,又不是他找你。你拜師一分錢沒拿,憑什麼訛俺一千塊錢?!」二小正愁找不到借口打架,聽了這話,一步跳過去,一拳打在二軍媳婦臉上,二軍媳婦被打倒在地。二小還不放過,一邊狠狠掐著她的脖子,一邊罵著:「我叫你多嘴,我掐死你!」瞬時二軍媳婦反白了眼。二軍娘嚇得一邊扭著小腳往門外跑,一邊喊著:「快來人啊!打死人了!」眾人聞聲趕來,把二小拉開,七手八腳地抬起不省人事的二軍媳婦送到醫院搶救。二軍在旁邊氣得臉發白,渾身哆嗦。

事後,二小不但不賠禮道歉,反而仗著他爹的勢力,揚言一千塊一分也不能少。後來二軍胳膊擰不過大腿,給了二小一千塊錢。二軍挨了打罵,愛人差點被掐死,不僅沒有賠償,反倒給人家錢,大家都為他太冤枉、太窩囊。

二軍給二小錢是在1989年春天,當年夏天收麥子時,聽說二小住了院。收完麥子後,二小斷了一條腿,拄著拐杖出現在村裡。原來,二小得了一千塊錢不久,就感到腿疼難忍,到縣醫院檢查是骨癌。他爹心疼兒子,花了兩萬塊錢做了手術,鋸了腿,又扒皮植皮,又抽筋固定——總之,凡是二小惡口罵人的話,都報應在自己身上了。這年秋後,二小癌症復發,死了,他愛人領著兩個女兒改嫁了。

因果報應居然這么快,真是罕見。我原來也嫌二軍窩囊,後來由衷佩服,若不是他忍讓,招來的大禍何止是挨罵挨打,何止是損失一千塊錢?後來,二軍的生意越做越紅火。

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講了他的一個妾的事情

「我的一個侍姬,從來沒有對人說一句罵人的話和重話。她說她的祖母平生很能罵人,後來她的祖母沒有任何疾病,忽然舌頭一直潰爛到了喉嚨,不能吃喝也不說話,遭了好多天罪才痛苦的死去。」

老百姓常說:能吃過天飯,不說過頭話。話到嘴邊留三分,惡口傷人如傷己。我們凡夫只看到現世果報,而死後地獄罪苦,煬銅灌口,熱鐵澆身,千劫萬劫不能出離,《地藏菩薩本原經》記載得十分詳細。大哉!畏哉!萬萬不可惡口傷人。

 

別人離婚:勸和不勸離

我們誰都不道人家是什麼緣,我們誰都沒有神通,無法幫人家解開這個怨結。

我認識的一位老居士喜歡給人家算卦,而且她算的非常准,很多人慕名而來。後來她老公得了糖尿病,她也得了很嚴重的病,家裡出了很多事。

她非常非常想不通,對我說:「我一輩子行善積德我就是想不通……」

我告訴她是算卦算的,她說我是為了人家好呀,我又不收錢……

實際上她一直以為這樣是在積德。 

我說是呀,造口業呀,比如婚姻卦,人家是成不了,可是你一算,人家一年的緣變成半年,這個因果算誰的。如果是善緣,你給人家破壞掉;如果是孽緣,人家來討債的,現在討不著了,這個帳算誰的?

看著人家鬧離婚的家庭暴力,打的不可開交,頭皮都揪掉,你在一邊打抱不平,義憤填膺,都沒有用,白白造業。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以後人家倆人又好了,你成了大壞蛋了,這樣的案例也很多,就是你不道人家是什麼業力。 

我告訴她我也沒看過相關開示,這么說也不知道對不對,不過壞人孽緣受報的,是我親眼見過因果。這個人的戀愛也被對方破壞掉,現世報,而且兩個人互相都覺得是在為對方好。 

所以說孽緣也不能勸分,只能勸他不邪淫懺悔改過彌補,只有他自己轉掉這個業力,我們幫不上什麼,不過白白造業。 

天津上學的時候,大悲院門前一條街都是算卦的,他們給自己總結了5個字:孤、貧、殘、病、絕(大意如此這個絕是絕後的意思),只有一位說是有個好兒子,旁邊的人說他家世代中醫,積的德。

這位居士對我的話倒是很信服,說再也不給人算了。 

後來又有人找她——因為她實在太有名了。腦瘤患者的姐姐找到她,說你要給算著還能治,那麼就手術,如果……那我們就死心了,我就相信你,就聽你一句話。 

這個電話剛放下,又來電話了,是患者老公打來的,說求你了,你就說不能治了,醫生說了……她姐姐非要治,家裡實在沒錢了……為了這個病……她姐姐就聽你的話,求求你了,你就說不能治了……

當時我正好在,她問我怎麼辦,那個卦是變卦六沖,久病逢沖必死,懂點卦理的人都知道。 

在那裡煩躁地算來算去,我說你別算了,你只能說能治,否則就是殺生,她多活一天是一天的命。你不要怕別人說你算的不準,壞了名聲,你只要說治不了,這條命就是你殺的。 

她立刻打過電話,給患者的姐姐,說做手術吧,能治,又安慰一番。 

電話那邊說,你說能治我們就做手術了,將來等她好了我們一起去……這條命就是你救的…… 

手術後不久,患者果然和姐姐提了很多禮物去看她,大概半年左右去世的吧。 

不過這個居士也很會給自己圓,說我沒算錯呀,手術成功了,沒死手術台上,確實能治。 

所以說,千萬不要給人算命。

 

一句話導致車禍送命之反思

文:真如妙心
    那年回老家過年,聽岳父講過這樣一個真實故事,感觸很深,一直耿耿於懷。 

岳父家是煙台棲霞市,當地有一個體戶跑客車生意,男的開車,女的賣票。在鬧市區上下車的人多,誰買沒買票有時記不清這事兒很正常。有一次,她讓一乘客買票,對方說:「我一上車就給你錢了。」她可能是真忘了,說聲對不起也就行了,但她不依不饒:「別耍賴啦,你就是沒買!」   

那人說:「你是不是想敲詐呀?」   

女人口無遮攔,張口就來:「我要是訛你,讓車撞死!」
    乘客是老實巴交的鄉下人,說既然這樣,那我沒話說,不就是一塊錢嘛!說著掏出一元錢給了那女的。
    也就是走出二里多路吧,客車與迎面駛來的一輛大貨車相撞。說來也巧,車頭正好扎進賣票的座位上,那女人被軋扁了。

其他人有驚無險,唯獨女的「應願而死」!
    這便是因果報應,如影隨形。而且是自食其果的現世報,是立桿見影的即時報!

此事在當地流傳開來,成為父母教育子女的活教材。
    但畢竟是世俗中人,出發點大抵是做人要誠實說話要慎重等基礎道德教育,缺乏震撼力,加之年輕人不因果報應,視為偶然,所以此事很快就被世人淡忘了。
   我之所以一直「耿耿於懷」,因為感觸到語言現實、口業與命運、願力與業力、此岸與彼岸之間存在的因果關系。特別是修佛以後,對這種事情更加敏感,確信宇宙和個體生命之間確實存在著不可思議、不為人知的必然聯系!
    一句話導致殺身之禍,一句話導致滅門亡國,甚至一句話導致輪回升沉,這種事情自古至今不乏其例。可惜世人懶於思考探究,普遍以為是偶然,是巧合,是天意,因此不能探驪得珠,發掘真理,吸取教訓,良可浩嘆!

但是,古代聖賢卻最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比所謂的現代人進步得多、偉大得多!他們早已洞察到宇宙生命的演變規律,順其道而解脫,然後又以悲天憫人的慈悲濟世情懷,給芸芸眾生文化關懷。所以,佛教有「慎護口業,勿譏他過」的戒律儒教有「非禮勿言」、「言必信、行必果」、「謹言慎行」的訓誡,歷史上也不乏「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史實。可惜,對於聖賢的良苦用心生命的內省覺悟宇宙因果聯系,現代人是感興趣的,他們追腥逐臭,自甘墮落,卻又自以為是,其結果當是自取滅亡。
    一個普通女子隨便發了一個誓(還不是「願」),竟然如此應驗、靈敏,冥冥之中有何天機?!

佛法漏了天機——因果不可思議業力不可思議,口業不可思議果報不可思議
    隨便發誓,尚且應驗,何況至心發願?!
    偶爾一句,尚且落實,何況念念不斷?!
    凡夫戲言,尚且不空,何況諸佛護念?!
    從那以後,我更加深信因果,更加篤信佛法,並勸父母親眷岳父岳母家人修佛並發願求生彌陀凈土
    孔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
    佛子曰:我念佛,心佛現矣!蓮花開矣!佛果成矣!
    ——你看,就這么殊勝,就這么易行,就這么難信!
    不信不信不願不願不生不生不念不念
    這就看你個人的善根福德因緣啦!
    此願一發,即非凡夫;心佛一如,決定成佛
    當知,願力不可思議業力不可思議心力不可思議,佛力不可思議

 

發誓可不是鬧著玩的 

八十年代末,我的一位同學在鄉下的一個鐵廠當秘書,給我講了一個發誓的故事讓我至今記憶憂新。 

鐵廠要過中秋節,節前,員工集體放假回家,給留守廠里的看門人買了五斤豬肉,讓其過節時食用。當時,做飯的師傅看門人都在場。不久,五斤豬肉不翼而飛,看門的說是做飯的拿了,做飯的人不承認,兩人為此爭吵不休。看熱鬧的人不明白究竟是做飯的拿了肉,還是看門的冤枉人,一頭的霧水。為了證明各自的清白,正當午時,兩個人在廠區的中心院子里燒香發毒誓:看門的人發誓說,如果是自己冤枉了人,讓自己死在八月十五;做飯的人發誓說,如果是自己拿了肉,讓自己死在八月十五。看熱鬧的人都覺得很可笑,沒有當回事一笑而過,也就散了。中秋節那天,做飯的師傅,真的死了讓人回想起這個故事來,不同的人又有了不同的猜想。 

對發誓不相信有結果的人,認為是巧合;對發誓相信有結果的人,認為是報應。 

這樣的故事,在所謂的「迷信」的昔日農村,發生的累見不鮮,結果也是應驗的多,巧合的少。 

中國的古代小說經典中,這樣的故事層出不窮。隋唐演義中的秦瓊與羅成發誓的故事,就很耐人尋味。秦瓊與羅成是表兄弟,秦瓊的劍神出鬼沒,羅成的槍天下無雙。兩人發誓把自己的絕活教給對方。羅成發誓:教不完羅家槍,被亂箭射死;秦瓊發誓:授不盡秦家劍,吐血而亡。羅成教秦瓊的時候,留了一手回馬槍;秦瓊教羅成的時候,留了一手殺手劍。以後,在一次戰役中,羅成被亂箭射死,在《薜仁貴征東》中,病重中的秦瓊爭奪帥印領兵出征,在舉石獅的比賽中,吐血後不久而亡。應驗了各自的誓言。 

過去的中國人,結婚要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拜天地目的是把天地作為自己的證婚人,發誓對對方的終身負責,讓天地神明作證,監督自己的行為,如有違背,將受到神明的懲罰。  

如果你能細心觀察的話也許會發現,人們一生所發過的誓言都會在特定的時間及特定的場合內兌現。眾多的事實都向人們講述著誓言終究會兌現的道理。因此農村的老人說話一般都講究忌諱,不該說的不說,也許就是怕無意中說錯了話而遭到報應。不管是真心發誓還是隨便說說敷衍,神只看你發誓的行為,只要發誓了就是簽了合同,就要執行合同。 

一個作者寫了他家發生的一件事:

他的父親幹活,很辛苦的攢了點錢,借給了別人,想掙點兒利息。有一年春天,前院的鄰居父親的150元錢時,父親錯了帳,鄰居少還了50元的本錢。80年代的農村,50元錢可不是個小數。父親第二天他家算帳,那家人不承認,指天指地的發誓,說借的就是那些錢,不會錯,如果說謊的話,就讓自家包的稻地賠個老底兒朝天,房子著火,女兒不正經。當時圍觀者很多,這件事後來不了了之,父親吃了個啞巴虧。到秋天時,那家人房子著火了,許多人去救火。有人說:「騙人不好報房子著火了吧,天老爺不滅傻瓜。」又過了半個月,聽說他家包的稻田賠了,那年風調雨順,別人家的都豐收了,唯獨他家賠了。他自己發的誓在兌現著。由於他家困難了,兩個女兒先後輟學,去外地打工。幾年後,聽村裡人說他家兩個女兒都在從事不正行業。 

為了少還50元錢,隨隨便便的發誓,卻沒有想到,人在做,天在看,付出了這么大的代價。現在的大陸,被無神論思想搞的什麼都不相信,可以張口撒謊,甚至隨隨便便指天指地的發誓,真是太無知了。殊不知,對天地說出的話,天地有靈,會衡量的,人啊!不要隨隨便便的發誓,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啊! 

神是真實存在的,發的誓也是真實存在的。

 

舌頭主人

從前,有位僧侶徒弟是個懶蟲,老是睡到日上三竿。有一天,他叫醒徒弟,並且對他大叫:「你還睡,連烏龜都已經爬到池塘外邊曬太陽了!」就在此時,有個人想要抓些烏龜母親煲湯進補,他聽到僧侶的話後就趕到池塘邊,果然有許多烏龜正趴在太陽底下。他抓了幾隻烏龜母親煲了湯。為了感謝僧侶建議,他帶了些烏龜湯給這個僧人,這個僧人烏龜的死感到愧疚,於是發誓不再說話
    過了日子,當這位僧侶坐在寺院前時,他看見一位盲人朝著池塘走了過去,他原本想要叫盲人不要再往前走,但他記起了自己的誓言,決定保持沉默。正當他的內心交戰時,盲人卻已經掉到池塘裡面了,這件事又讓僧侶感到很難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來,人活在這世界上,不能一味地保持沉默或喋喋不休,關鍵是應該知道,何時該閉嘴,何時該開口,什麼樣的情況說什麼樣的話,正所謂「上什麼山唱什麼歌」。用腦袋指揮舌頭而不是用舌頭指揮腦袋。如果我們說話時不及細想脫口而出,就會對他人造成傷害,我們也許會為說出的話感到後悔,或許我們會為說出的話道歉,但傷害已經造成。

一位樵夫救起了一隻被困在陷阱里的小熊,母熊對樵夫十分感激。有一天,樵夫迷路借宿到了熊窩,母熊安排他住宿,還以豐盛的晚餐款待了他。第二天早晨,樵夫對母熊說:「你的招待很好,但你身上的那股臭味實在令人難以忍受!」母熊心裡十分不高興,但嘴上說:「作為補償,你用斧頭砍我的頭吧!」樵夫按要求做了。許多年後,樵夫遇到了這隻母熊,問她頭上的傷好了嗎?母熊說:「噢,那次痛了一陣子,傷口癒合後我就忘了,不過那次你說過的話,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正所謂「利刃割體猶事可,惡語傷人恨不消」,「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與人說話一定要謹慎,不要因為「惡口」而傷害別人。
    人,作為一種高級動物,與其他生靈的區別就在於人是有感情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又往往是通過語言來溝通的。所以說,與人交往的第一要務就是學會說話,一個會說話的人,肯定是一個社交高手,肯定會有一個好人緣;一個不會說話的人,肯定是一個與成功無緣的人,即使有成績是有限的,因為說別人不愛聽的話,無異於給自己的成功設置障礙
    美國總統弗蘭克林·羅斯福,在就任總統之前,曾在海軍部擔任要職。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聽海軍在加勒比海的一個小島上建潛艇基地的計劃羅斯福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壓低聲音問:「你能保密嗎?」「當然能!」「那麼,」羅斯福微笑地看著他:「我也能!」他的朋友明白了羅斯福的意思,不再打聽了
    羅斯福用輕鬆幽默的語言,委婉含蓄地拒絕了朋友的要求,表現了他高超的語言藝術。在朋友面前既堅持了不能泄露軍事秘密的立場,又沒有使朋友陷入難堪,取得了很好語言交際效果。以至於羅斯福去世後許多年,他的這位朋友還能愉快地談及這段總統軼事。
    巧妙地駕馭自己的舌頭,會使我們的人生左右逢源,風景無限;否則,我們可能進退維谷,四面楚歌。君以為然否?

                  

修口即修心

文/靈溪

一日,某男跟同單位女職工開玩笑:「你老公什麼都好,只一樣不好,不抽煙不喝酒,死了不如一條狗!」

女士輕輕一笑:「他哪能跟您比,又抽煙又喝酒,死了就如一條狗!」

某男被噎,面如豬肝,旁聽諸美女,樂不可支,七嘴八舌,痛打落水狗:

「難怪你這么貪杯,原來是想做狗!」

「人家老公喝不喝酒,干你何事,幹嘛亂咬人?」

「想必狗喝多了,也發酒瘋咬人,千萬別是只狂犬!」

假如不幸被咬,記著一定要打疫苗!」

某男見勢不妙,丟下一句「女人家,頭髮長,見識短!」,落荒而逃。

眾女鬨笑:「別急著跑,給你拿骨頭去!」 

這是一則真實的笑話,那位女士正是靈溪。

從十年前的這段往事中不難發現,得佛法之初的我,只圖一時快意,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實在是心性有限,欠缺為他人著想的慈悲胸懷。 

以常人之理來衡量,作為獨立自由的個體,人的思維生活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正因如此,世界才多姿多彩,美麗繽紛。任何人沒有權力強求別人跟他保持一致,當他人不符合你的思想觀念時,你可以不理解,但不能不尊重。如同井水與河水,都是水,喝酒的與不喝酒的,都是人。那位同事大概是酒精中毒,喝糊塗了,才會犯這樣常識性的錯誤,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戲弄他人未成,反自取其辱。 

但毫無疑問,他的錯誤對我來說,恰如一塊試金石,准確的檢驗出一名修者當時所在的心性層次。其實話音剛落,悔意已生,師尊教誨「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我非但還口,而且還的異常結實,哪有半點修者德行?然而出口之言,如潑出之水,縱然後悔,焉能收回? 

當時聽到我如是回答,在場女同事齊聲喝彩,大呼痛快。說實話,此人品行有失教化,在單位媚上欺下,說是道非,在多數人心目中,是個「不說人話,不做人事不像人樣」的主兒。用她們的話來講,我是為大家「出了一口惡氣」,女同事的「高度評價」似重鎚砸在心上:一個修善的佛家弟子,張口即出的「惡氣」從何而來?心不在法上,張口即是業,千真萬確啊!言為心聲,修口太差其實是心性太低的表現。我當時很慚愧,覺得自己簡直不配作師尊弟子。 

經過向內找,終於發現隱藏在思想中的「惡氣」之根,那是由一種變異文化培植的觀念習慣。所謂的「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數十年變異文化的浸染與熏陶,使身在其中的人思維方式及語言行為不知不覺的發生了可怕的變異,對於那些暴戾、野蠻、充滿殺伐之氣的低俗語言的攻擊,我們脫口而出的回應也大多夾槍帶棒,含著濃濃的火藥味,以惡治惡,以牙還牙已經習慣自然。直至現在,還有多少人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當作處世之道,人們像刺蝟一般,相互戒備與防範,心與心之間,築起了冷漠堅硬的高牆。 

人是群居的,這也註定了,人與人之間的摩擦是難免的。那麼,當同伴不在意、不小心、有意或無意、或輕或重「犯我」時,我也一定要「犯人」嗎?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腳,甚至兩腳,一定要這樣把傷害傳遞、升級、無限期的延續下去嗎?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用善心化解、終止傷害。即便是對某些人所犯錯誤不理解、不接受,也盡可寬容、原諒,一笑置之。當我們心裡為別人傷害自己過不去時,我們已經和他犯著同樣的錯誤了!不是別人傷害我們,是自己敏感的的心,說白了是為私的心在傷害自己。仁者愛人,愛人,就是愛己!不愛人,就會傷人,其實是傷己。那麼原諒別人,其實是放過自己,所謂「吃虧即是撿便宜!」 

修口,並非強制自己不說話,做啞巴。心為人之主,只有心能管住嘴。修口即修心,前者是外形,後者為內質,合而為一,心性到位,一切跟著到位。心正、念正,言行自然端正。 

一個隨時隨地保持著慈悲寬容、純善心的人,他的語言也必定如同春天的陽光,散發著光明與祥和的能量,以無私的愛溫暖眾生的心。

 

惡口的報應

從前,舍衛城中有一富翁,名叫師質,信奉佛教有一天,他准備了美好飲食虔誠供養佛陀僧眾佛陀受過供養,又開示一番,就領著眾僧回到精舍。歸來的半途,佛和僧眾在河邊的大樹底下休息的時候,從樹上跳下一隻猿猴,求借佛陀的缽具。猿猴接過佛缽後,速去速來,並且在缽中又盛滿了甜蜜,雙手恭敬奉給佛陀佛陀接受後,又把它分施給眾僧,令猿猴得福報。猿猴看了歡喜跳躍。過了不久,猿猴死了,轉世為人,生於師質的家中。出生的時候,家裡所有的食具,都滿裝蜜糖。師質夫婦覺得奇異,就此把他取名,叫做蜜勝。

光陰如箭,歲月賓士,一轉眼,溜過了幾年,蜜勝已長大了,他厭煩塵俗,要求父母,允許他出家父母高興地答應了。 

得到父母的讚許後,蜜勝到祇園精舍,投佛出家。因為他前世的善因,很快的證了果。 

有一次,他和同修比丘們出外度化的途中,感到熱渴異常,大家都有一杯飲料。這時蜜勝比丘,將空缽向空中一擲,然後,雙手去接時,缽中已盛滿著佳蜜,送給眾僧解渴。回到精舍時,有一比丘,就向佛陀請教道:「蜜勝比丘,過去修的是什麼福?為什麼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能夠方便求得蜜糖?」 

佛陀答道:「你們記得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猿猴,求借缽具,裝了佳蜜,來供養佛和僧眾嗎?由於他的喜心施捨,死後就轉生為人;由於他的誠心供佛佳蜜,所以今生隨時隨地都能夠得到蜜。」 

佛陀說過以後,比丘又問道:「佛陀!蜜勝的前世又是什麼因緣,才墮生為猿猴呢?」 

這時佛陀的四周,已圍繞著很多弟子佛陀看了看他們後,才說道:「蜜勝會墮為猿猴,那已是五百生以前的事,也就迦葉如來在世的時候,有一青年比丘,在偶然間,看見另一位比丘跳過一條小溪,就笑他的姿態如猿猴一樣,因此犯了惡語的罪,所以他墮落為猿猴。後來他知道自己的錯,曾向那比丘懺悔,免墮地獄受苦,並因此勝緣,猿猴能遇佛得度,今生也很快的證了羅漢果。」

 

口業如山謹語慎言

詩曰

言招苦果孽愆因,閉口如啞似木人

惡毒相師殃子禍,不祥遠棄離王親。

釋迦世尊在過去因地修菩薩行的時候,曾經當過印度波羅奈國的王太子,名叫慕魄。
    慕魄太子出生後,便知道自己的宿命,無數劫以來的一切善惡苦樂,以及壽夭美醜等事,都記得很清楚,好像就發生在眼前似的。因此,他對惡報心存怖畏,一向寡言。
    太子13歲的那一年,性情忽然大為轉變,即時閉口不語,如聾、如盲、如啞似的,好像木偶和泥人一般。
    國王只有這么一位太子,而且受舉國敬愛,不久要繼承王位國王眼見太子,雖用衣食,不說饑寒;雖有耳目,不存視聽。本來是個聰明智慧的人,如今卻變得和石人一樣,國王非常地悲傷、憂慮,於是請教有學識的婆羅門教徒,問他們說:「太子為什麼不說話?」
    相師胡亂地回稟說;「太子相貌雖端正,可是身藏禍殃,欲害父母,危國滅宗。他所帶來的嚴重後患,不久將至。」 相師又說:「國王之所以沒有生育其他的太子,都是因為這個惡子妨礙的緣故。應該把他活埋,才能存宗保國,再生貴子。否則,國王國家都非常危險。」 國王聽信相師的妖言,為此深感憂愁,坐卧不安,於是召集親信老臣共議此事: 「究竟是將太子遠棄深山,還是把他沉溺於河水中?」
    有一大臣建議說:「我們可在荒郊野外,造作一個深坑地室,將太子關禁在其中。另外派五個人,照顧他的起居飲食。」國王採納了這個意見,因為比較合乎父子親情
    此時,太子非常悲愍大眾疑惑,但既已鎖口不語,即任由他們所為,不起計較之心
    太子的母後。聽到這個消息後,十分悲傷,她捶胸流淚說: 「我兒命薄,才會遭遇這種災殃!」她自嘆無權制止,只好把太子衣服珠寶瓔珞等日常用物,全部裝箱運往地室,更挑選了五個良善的宮人,囑咐他們好好伺候太子
    國王派車把太子載往郊野,當時那間地室尚未完成.摹魄太子在車上,作是思惟: 「父王和母後都以為我是個痴啞和木石沒有兩樣的人,殊不知我之所以不說話是為了要脫離口業,安身避禍。如今反而因此被邪人誣害,如果再不加以糾正,便會危害到更多的人。」
    於是,太子隨即自取瓔珞寶珠等飾物,安樣自在走到水邊去浴身。然後穿著干凈的衣服,佩掛瓔珞寶珠,來到掘坑造地室的地方,問工人說:「你們為什麼造這個地室?」
    工人們說:「國王有一太子,名叫慕魄,喑啞聾痴,他年已13歲,尚不說話,我們造作這個地室,是要把他關禁在這里。」
    太子說:「我就是慕魄。」
    工人不相信跑到太子的車上去查看,太子已經不在車里。大夥兒又回到造地室的地方,仔細觀察太子威儀言語、行動等,和常人一樣,使他們深感詫異。
    太子即問他們說:「你們詳細觀察我的形態、容貌,言語和行動,是不是像那般邪人所說的『外貌端正,內懷不詳,欲害父母,危國滅宗呢?為什麼你們也如此迷亂,相信他們的狂妄之言,而造此地室來關禁我呢?」太子神情安樣,談吐文雅,而且和藹誠摯,大家先是驚疑,繼而惶懼,伏地哀求赦。
    太子說:「奉令行事,沒有罪咎。」並對勸請太子回宮的隨從人員說:「我既已被棄,就不願意再回宮中了。」隨從人員立即飛奔回宮報告國王王後聽了之後,立刻乘車前往迎接。
    國王尚未到達之時,慕魄太子自念:「如今已經脫離王宮的束縛,正好在此一心學道。」 沒多久,國王王後就駕車來到。國王遠遠地見太子端身靜坐樹下,慕魄看到父王和母後親自蒞臨,趕忙起身迎接,恭敬作禮。國王王後看見太子舉止安樣,出言文雅,不禁興奮莫名,欣喜無比,即時催促太子回宮。
    慕魄驚恐地退避數步,合掌對父王和母後說:「慕魄出生至今13年,我的多生往事,一切業報都盡在眼前,記憶猶新,沒有一件忘失。人之所以遭受地獄痛苦,都是由於口業造出來的。一生中如果有一言失檢,就會遭受千萬年的罪報痛苦。我深思地獄的罪報慘苦,所以出生以後,就很少開口說話,如此經過十二年,當我想到『禍從口出』這句話時,我雖然寡言,但非究竟,不如『無言』,才能斷絕禍根。所以,我就鎖口不語,以免再造是非口業。」
    慕魄又說:「父王母後!我於往昔,曾經是一個國王,名叫須念。我以正法治國,奉行眾善。殺人兇器,禁絕不用;惠施仁愛,救濟團窮。當時很多的小國王看見須念王的大慈悲、大喜合,一致感恩戴德,真誠來歸。須念王為此大宴賓客,招待各小國的國王廚師為了准備各類佳饌美食,必須屠殺牛羊等六畜,因此稟白須念國王。須念王本來仁慈不殺生,但是為了款待嘉賓,事非得已,即點頭表示說好吧。由此一言之失,死後即墮於大地獄,償還殺生的血債。六萬餘歲當中,遭受煎煮剝裂等罪報,慘苦難忍!呼救沒有人聽到,求死不得死,誰能分擔我的慘苦呢?受盡地獄種種酷刑之苦,罪報盡了,才再次得生為人這是我在過去世,因一言而受無量劇苦的事實經過。我慕魄為了要永遠斷絕一切痛苦,所以決心出家修佛。因為我每當憶及『因一言而受大痛苦』的業報事實就會心寒膽裂,冷汗直流,惟恐重蹈覆轍,由於畏懼地獄痛苦,所以才閉口不言。」
    國王知道摹魄太子心志堅定也就同意他出家修道。慕魄太子一心精進,累積功勛,遂至成就佛道
    詩曰

禍從口出業如山,一語招愆酷苦艱;

呼救無聞難得死,心寒膽裂畏償還。

 

拔舌犁地獄是非多因多開口

拔舌犁地獄

是非皆因多開口,口業所造的罪業,無有窮盡,其罪苦多且慘。拔舌犁地獄要將舌頭拔出,拉出還用犁去耕。佛言:「兩舌人兩面,常食他背肉。」受此苦惱,號哭叫喚不止。

此罪竟畢,尚且墮灌銅鐵汁地獄,沸騰滾燙的熱銅鐵汁燒其咽喉,次燒其心、肺、肝腸等,種種的苦楚,是因舌根所造之種種罪業,又謗佛、謗聖賢、造謠生非、引發重大沖突、詐騙老幼、善良等,死後都難逃拔舌地獄

 

uploads/content/2022/may/c5d5dff586787bc134de74ec8d447710.jpg">

uploads/content/2022/may/0150fb379d1e6dd587ef34aa6496e2f0.jpg">

文章都轉自網路,轉載後有改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