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經》:奉持品第二十七原文和白話譯文

  作者尊者法救 維只難

  前言:

  《法句經》尊者法救(撰)維只難(譯)

  《法句經》是從佛經中錄出的偈頌集。法救尊者公元一世紀的北印度人,他重新整理古來傳誦的佛祖法句,編集出新的《法句經》。

  《法句經》奉持品第二十

  十有七章。奉持品者。解說道義法貴德行不用貪侈。

  好經道者  不競於利  有利無利

  無欲不惑  常愍好學  正心以行

  擁懷寶慧  是謂為道  所謂智者

  不必辯言  無恐無懼  守善為智

  奉持法者  不以多言  雖素少聞

  身依法行  守道不忌  可謂奉法

  所謂老者  不必年耆  形熟發白

  蠢愚而已  謂懷諦法  順調慈仁

  明遠清潔  是為長老  所謂端政

  非色如花  慳嫉虛飾  言行有違

  謂能舍惡  根原已斷  慧而無

  是謂端政  所謂沙門  非必除發

  妄語貪取  有欲如凡  謂能止惡

  恢廓弘道  息心滅意  是為沙門

  所謂比丘  非時乞食  邪行淫彼

  稱名而已  謂舍罪福  凈修梵行

  慧能破惡  是為比丘  所謂仁明

  非口不言  用心不凈  外順而已

  謂心無為  內行清虛  此彼寂滅

  是為仁明  所謂有道  非救一物

  普濟天下  無害為道  戒眾不言

  我行多誠  得定意者  要由閉損

  意解求安  莫習凡人  使結未盡

  莫能得脫

  《法句經》譯文及解讀--27奉持品

  【譯文】

  奉持品的大意是解說大道之精義,告訴人們學習佛法人要重視品德,不要貪婪奢侈。

  愛好佛法之人不與他人競奪利益:不在乎有利還是無利,因為無欲故爾不惑。㈠

  常常努力地學習(佛法),端正心念從事修行:懷抱佛教出世的最高智慧,這便稱之為修行佛道。 ㈡

  所謂智慧之人,不必以辯才顯示(能力);無有恐怖沒有畏懼(之事之物),堅守善(的律令)便是智慧之人。㈢

  奉持佛法之人不以多言(著稱):即使平常很少聞聽(佛法之言),(只要)身(心)依照佛法修行即可:堅守佛道永遠不忘,這樣便可以叫著奉持佛法。(四)

  (我們)所說長老,不必定是年長(之人):(如若只是)外表成熟頭發花白而缺乏智慧,這種老者只是愚蠢的匹夫而已。(五)

  (我們只是)稱呼那些胸懷真諦佛法,行慈為仁心調順,明智通達清凈(之人)為長老。 ㈥

  (我們)所講的端正,並不是外表美如華容:(如果內心)慳吝嫉妒(外表)虛華矯飾,其言其行必然有違(佛法)。(七)

  (我們是)說能夠捨棄惡(念),痴瞋貪根已斬斷,智慧並且無憤恨,此等之人謂端正。(八)

  (我們)所說沙門,並不一定是指那些剃發之輩:(雖然剃發,卻)隨便胡說貪婪攝取,心存慾望如同庸凡之人(亦非沙門)。(九)

  (我們)是指能夠止住(心中)惡念,恢宏廓大正道,停息心(中)雜念滅除(諸多)意欲(之人),這(等人)才是真正的沙門。(十)

  (我們)所認為的比丘,並不是指(那些)按時乞討之輩:(如若此輩)行為邪僻,(那麼)便僅僅是擁有比丘的空名而已。(十一)

  (我們)是指能夠捨棄罪惡福報,凈心修清凈之行智慧有力破除惡念,這便是真正的比丘。(十二)

  (我們)所說仁慈明達,並不是指口不言語:(如若)內心不清凈,那僅是外表和順而已。(十三)

  (我們是)指心念無為(之道),內思出離意清虛,六根清凈妄念寂滅,這樣才可稱之為仁明。(十四)

  (我們)所說的有道(之行),並不是指拯救某一具體的生命:(而是指)普濟天下(蒼生),無害於萬物便是有道。(十五)

  使眾人持守戒律勿須多言,我自身行為誠實無欺即可;要想獲得禪定意念之人,必須通過關閉?心念)減損意欲開始。(十六)

  心意了悟就可求得人生安樂,切勿學習庸凡之人所為:施給束縛的(意念)沒有解悟徹底,(那麼)沒有誰能在這種人狀態下得以超脫(塵世苦惱)。(十七)

  【原典】

  奉持品第二十七十有十章

  奉持品者,解說道義,法貴德行,不用貪侈。

  好經道①者,不競於利。有利無利,無欲不惑。㈠

  常愍好學正心以行,權懷②寶慧,是謂為道。㈡

  所謂智者,不必辯③言;無恐無懼,守善為智。 ㈢

  奉持法者,不以多言;雖素④少聞,身依法行;守道不忘,可謂奉法。(四)

  所謂長老,不必年耆⑤;形熟髮白,蠢愚而已。(五)

  謂懷諦法,順調慈仁;明達清潔,是為長老。㈥

  所謂端正,非色如華;慳嫉虛飾⑥,言行有違。(七)

  謂能舍惡,根原⑦已斷,慧面無恚,是謂端正。(八)

  所謂沙門⑧,非必除髮;妄語食取,有欲如凡。(九)

  謂能止惡,恢廓弘道⑨,息心滅意,是為沙門。(十)

  所謂比丘,非時⑩乞食;邪行望彼,稱名而已。(十一)

  謂舍罪福,凈修梵行慧能破惡,是為比丘。(十二)

  所謂仁明,非口不言;用心不凈,外順而已。(十三)

  謂心無為,內行清虛,此彼寂滅⑾,是為仁明。(十四)

  所謂有道,非救一物,普濟天下,無害為道。(十五)

  戒眾不言,我行多誠,得定意者,要由閉損⑿。(十六)

  意解求安,莫習凡夫,使給⒀未盡,莫能得脫。(十七)

  【注釋】

  ①經道:即佛之教法

  ②權懷:《中華藏經》作擁懷,即擁有之意。

  ③辯:分別、區別、區分。

  ④素:平常平時

  ⑤年耆:年高、年齡大。耆:六十歲。

  ⑥慳嫉虛飾:慳吝、嫉妒、虛妄、矯飾。

  ⑦根原:指人的六種根性,這六種根性是產生苦惱、憤怒、痴瞋之根源。

  ⑧沙門出家僧人謂之沙門

  ⑨恢廓弘道:心胸寬廣,弘大道之精義,向全社張揚大道威力。弘,拓寬。

  ⑩時:按時。

  ⑾此彼寂滅:此彼,承上文應指心和行。心寂行滅,心無妄念,意根清凈,便是仁明之士。

  ⑿要由閉損:由,纏過;閉損,即關閉各種妄意,減少各種慾望

  ⒀使給:《中華藏經》、末本《法句經》均作使結。依「使結」之意;使,人生之義務、責任;結,情結;使結,塵世的各種念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