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ploads/content/2022/may/29656bbee1a552432e6e79f1cabc3e5e.jpg" /> “九華一千寺,撒在
雲霧中”。從這句詩中可以看出我國明代九
華山佛教的典盛與興旺。在九
華山繁繁點點、如星空般的
寺廟中,
有一座風格別具、為
旅人香客特別注
目的寺廟,
它就是矗立在東崖峰懸岩峭壁上的
百歲宮。
百歲宮的初名叫摘星庵。意思是這庵的位置非常的高,高的都可將
天上的星星摘到。其實,它的海拔才八百多公尺。後來怎麼改叫
百歲宮呢?這完全
是因為一個明代
和尚的
緣故。
百歲宮裡的
和尚,據資料記載,是明代
高僧海玉
和尚,字無瑕,是我國河北須天宛平(今
北京市)縣人。傳說他自幼
出家在
山西佛都
名山五台,24歲雲游
天下,26歲來安徽九
華山學佛參禪。當時,九
華山經歷了元末明初的戰亂,荒無人煙,許多
寺廟空空盪盪、無僧無尼,一片凄涼景象。海玉
不為所難探尋金
地藏的足跡,來到東崖摩空嶺,
發現一塊巨大的龍頭石下
有個可供人藏身的石洞,於是便獨自
一人呆
在這石洞中修煉。
山上沒有人煙,沒有五穀雜糧
他就到林深
之處採摘黃精、百合等野果為食。海玉開始鑽研
佛經,為教化後人。
生前,他曾用舌血和硃砂抄
寫了一部《大方廣佛
華嚴經》。傳說
這部血經
是他七天放一次舌血,這樣
寫了再放,放了再寫,一張、兩張,一冊、二岫,終於耗盡38年心血,留下
這部八十一冊的傳世至寶。它字體端莊清秀,大小如一,像刻板印製。 據有關資料表明,
世間世經很少,用舌血寫就的更是罕見。因此,九
華山這部血經極為珍貴,專家鑒定為
國家一級文物。海玉在九
華山活到124歲才圓寂。創下了僧
人壽命最長的記錄。海玉
和尚在
臨終之時,就寫好自己生平簡歷,整理完八十一冊血經,
放在身旁。然後,他拈得一偈:“老叟形骸百有餘,幻身枯瘦
法身肥。岸頭跡失魔邊事,洞口言來格外機。
天上星晨高可摘,
世間人境遠相離。客來
問我歸何處,臘盡春回又見海。”拈完偈便溘然離去。三年後,
遺體坐化不腐,並託夢給當朝的崇禎
皇帝。於是,崇禎
皇帝派
兵部尚書王
大人帶人前來尋找。九
華山方圓
百里,
樹木參天,王
大人尋覓了諸多山峰和峻嶺,
也不見蹤影,正打算
第二天回
京城。夜裡,突見東崖之巔和神光嶺兩處祥光齊放,交相輝映。王大
人心想,這深山老林怎麼好好地放起光
來了呢?覺得奇怪,決定次日前去探個究竟。
第二天,他
領兵尋找,這才在東崖峰處的石洞里,
發現了海玉。只
見他端坐在洞中,以為
是在念佛打坐。呼之
不應,近聽已沒有
呼吸,再看
身邊,放著生平簡歷和八十一冊《大方廣佛
華嚴經》血經,這才知道
面前端坐的老
和尚是
北京宛如平縣人,已經坐化三年。
站在海玉坐化的
地方向外看去眼前是金
地藏肉身蓋函的神光嶺。王
尚書似有所悟,
這是地藏菩薩二次現身九華,於是欣喜萬分,立即策馬回
京城稟報崇禎
皇帝,崇禎
皇帝聽後大喜,於崇禎三年時
正式敕封海玉為“應身
菩薩”,題額“
為善為寶”,賜海玉
肉身塔“
蓮花寶藏”四
個字。並拔款給海玉
肉身裝金,在廟裡,海玉
肉身與
菩薩一樣供奉著。海玉是
中國籍的
僧人,是九
華山上唯一由
皇帝諭賜的“
菩薩肉身”,海玉
和尚肉身的出現,標志著
佛教自東
漢傳入
中國到
明朝已經完全
中國化。 海玉
和尚使九
華山佛地再次
名聲大振。由於海玉壽高在余,
世人稱摘星庵為
百歲庵。此後,來庵修心
的人漸多,
百歲庵擴建,改名萬年禪寺面歲宮。海玉
和尚不僅活到了一百
二十四歲,而且在九
華山就呆了整整一百年。海玉
肉身形成到現在,風風雨雨過
去了375年,至今仍完好無損地展現在
世人面前,不愧是奇僧。 傳說
百歲宮山頭歷史上曾被
火燒過
幾次。特別是
有一次
大火就要燒到
百歲宮時,廟裡
年輕的
僧人都嚇跑光了,只剩下
幾個行動不便、
年齡較大的出
家人沒有走。他們想這廟燒了事小,那百年修成的
菩薩萬一燒掉就可惜了。於是
幾個人到供奉海玉
肉身的
地方,想將其搬走,不知怎麼搞的,就是搬
不動。火越燒越近,
幾個老
和尚越搬
不動越是著急。心想這
肉身今天怎麼了,
身子不大,
平時好搬
得很,再搬
不動不就完了嗎?
幾個人急的哭了起來:“海玉
大師!火就要燒上
來了,
你要不走我們
都不走了,要死我們就死
在一塊了。”據說這時海玉
和尚顯靈,他舉起胸前的
兩個手,掌心向下,將
火勢壓了下去。當時,
幾個年老體弱的
僧人,哭的悲天慟地,一點不知,許長的
時間過去才醒悟過來,四下看看,
寺廟依舊,不覺聽驚,火沒有燒上來。再抬頭看
肉身菩薩,那海玉的
兩隻手抬起,呈遮擋狀。唉啊!原來
是他老人家將火退下
去了,
救了我們
幾個。此後,廟裡的
僧人更加仰慕海玉,盡心保護好他的
肉身。在那史無前例砸爛封資修的
日子裡,九
華山佛地和全國其它
地方一樣,未能免遭其
災難。
寺廟拆的拆,
菩薩砸的砸,不少珍貴文物被毀流失,海玉
和尚的
肉身當時更是危在旦夕。為防止
紅衛兵小將的抄家,
百歲宮的
僧人將海玉
肉身一會藏
在這,一會又藏在那,放到屋上天花板里還是覺得不安全。考慮來,考慮去,最後決定在海玉當年禪修的洞前土坎上挖個
地窖,將海玉
肉身藏在
地窖里,用鋼釺擔空,上面再放塊石板,然後蓋好泥土,這才躲
過了這一劫。改革開放,黨的
宗教政策得以真正貫徹落實,九
華山法炬復燃,
佛光重光。被趕下山的
僧人重新回
來了,侵佔的
寺廟全部歸還
佛教,海玉
肉身也重見天日,從
地窖中起了出來,金黃的色澤已退去,擋
土石的鋼鐵快要斷裂,但肉
身無恙。1982年
肉身重新裝金,海玉出土的彩色
照片刊登在不少畫冊報刊上,傳播於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