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天求地,不如求你自己

uploads/content/2022/may/67cb48c7b5fe4d30bb313059a913f7d5.jpg" width="490" height="324" />

  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人類自古以來就敬天,遇事常祈求上天保佑。很多人經歷的事情多了,就會得到一個結論:"與其求天一直不要下雨,不如讓自己常備一把傘。求天求地,不如求自己。"誰也救不了你,除非你自己。自救者天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主人,乞求別人,等待別人的恩賜,只能讓我們養成一種惰性,把命運方向盤交給別人,別人給什麼,我們就只能要什麼,別人不給,就得不到什麼。自然,人人都會遭受挫折,因此不能把命運主動放在別人的手上。事實上,我們有時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解決,而是尋求別人的幫助。

  一個馬車夫正趕著馬車,艱難地行進在泥濘的道路上,馬車上裝滿貨物。忽然馬車車輪深深地陷進了爛泥中,馬怎麼用力也拉不出來。車夫站在那兒,無助地看看四周,時不時喊著"幫忙呀"。後來一個老者走過來對他說:"把你自己的肩膀頂到車輪上,然後再趕馬,這樣你就會得到神助。"馬車夫依照他的方法去做,果然走出了泥濘

  天助自助者,完全依賴別人的恩賜是不可能的,我們解決問題首先想到的應該是自助。人的一生,難免會遇到許多麻煩困難,但我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我應該如何去做才能解決它。那麼我們就要敢於試一試,拼一拼,將自身的能量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戰勝困難,最終解決問題

  有一次,佛印禪師蘇東坡看到一座馬頭觀音的石像,佛印禪師立即合掌禮拜觀音蘇東坡疑惑不解,問佛印禪師道:"本來,觀音是我們要禮拜、要乞求的對象,為什麼他和我們一樣,掛著念珠,合掌念佛我不明白,觀音到底在念誰呢"

  佛印禪師語重心長地說道:"問你自己吧!"蘇東坡答道:"我哪裡知道,觀音手持念珠念誰"佛印道:"持念珠是念觀音菩薩佛號。"蘇東坡不解:"為何要念自己的佛號"佛印開示道:"求人不如求己。"蘇東坡終有所悟,合掌禮拜觀音

  凡人之所以是凡人,可能就是因為遇事喜歡求人,而觀音之所以成為觀音,大概就是因為遇事只去求自己!如果我們都擁有遇事求己的那份堅強、自信主動,也許我們就會成為自己的觀音

  曾經讀到這樣一個禪宗故事,名為"自傘自度"。這個故事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有一個信者在屋檐下躲雨,看見一位禪師正撐傘走過,於是就喊道:"禪師!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程如何"禪師道:"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無雨,你不要我度。"

  信者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說道:"現在我也在雨中,該度我了吧!"禪師:"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傘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

  那個人站在雨中被淋得渾身濕透了,到最後禪師還是沒有度他。他說道:"不願意度我就早說,何必繞這麼大的圈子,我看佛法講求的不是普度眾生,而是專度自己!"

  禪師聽了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心平氣和地說道:"想要不淋雨,就要自己找傘。真正悟道人是不會被外物干擾的。雨天不帶傘,一心只想著別人肯定會帶傘,肯定會有人幫助自己的,這種想法最是害人。總想著依賴別人,自己不肯努力,到頭來必定是什麼也不能得到。本性人生就有的,只不過有的人還沒有找到,平時不去尋找,只想依靠別人,不肯利用自己潛在的資源,只把眼光放在人身上,這樣怎麼能夠取得成功呢"

  每次讀完這個小故事我的心裡總是感慨萬分,我佛雖然慈悲,普渡眾生,但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度的,太懶的人根基淺薄、福緣太差的人,想度也度不了啊!這個故事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平時應該靠自己的努力修得一把傘用以自度,因為沒有人會給你送傘。

  自傘自度,自性自度,求人不如求己,除了自己之外,還有誰能做你的依靠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依靠自己,挖掘自己,發揮自己,自己成就自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