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其實不管漢傳佛教、南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等,都是同根生

  我們早期九幾年在國外傳法的時候,很多法師是用藏語講,旁邊的喇嘛翻譯成英文,如果有香港信眾英文又翻譯成粵語,有台灣的或新加坡講華語的信眾,就又翻譯成普通話。講經說法小時,翻譯就要半天,最後也不一定聽得法師真正在說什麼。

  因為無法直接溝通,造成了很多誤解就像早期藏傳佛教出現在內地時,很多人說:密宗來了!喇嘛來了!喇嘛,就是上師的意思,但大家不能叫「上師教」,就像內地習慣叫有些法師和尚」,但是不能稱漢傳佛教為「和尚教」一樣。

  大家現在看到的喇嘛也不一定都是上師有一部分是上師,他們長期學修佛法,然後閉關修行出來,才能叫喇嘛。一般的僧人,我們康巴人叫札巴,拉薩人叫古修。起初很多內地人,對喇嘛的認識是從一些小說、電視劇里看到的,甚至會有疑問:喇嘛是不是戴個大大的黃帽子穿著紅色的披風,一天到晚打打殺殺,幫皇室做壞事,下符咒的?或者有一種奇怪的印象,認為密宗喇嘛,要麼就神通廣大,要麼就無惡不作,產生了很多誤解

  隨著漢藏文化的不斷融合與交流,大家開始尊稱為:藏傳佛教。其實不管漢傳佛教、南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等,都是同根生。偉大的釋迦牟尼佛初傳佛法的時候,佛教的傳播方式比較靠近婆羅門,因為當時的婆羅門是主流社會階層,就像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當時的主流還是儒家思想,所以佛教甚至給人感覺是依附在儒家裡,包括中國僧人衣服也要偏向漢服

  實際上,現在中國內地僧人們的衣服樣式,是漢服樣式,不是印度僧人衣服樣式。印度僧人衣服就像我們現在穿的這種裙子,披著披肩,跟泰國緬甸穿的一樣。我們在藏區寺廟正式活動中才會穿,冬天就穿帶袖子的。佛教有著很好的融入性和包容性,傳到哪裡,首先都能很好地接納當地的文化,並能融入發展。

  最早的佛教,借鑒了婆羅門教的傳播方式,以苦行為主。所以早期的佛教,為了宣傳「眾生平等」,為了讓人與人之間能夠真正平等,打破古印度種姓分明,極度不平等情況,就引導大眾出家修行,一出家修行就可以不用被自己低種姓身份所限制,反而變成了一個高貴的身份。後來,佛陀開許女性出家,促進了男女平等。偉大的佛陀用最圓滿智慧,用大眾最容易靠近與接受的方式,打破了這樣一個時代的分別心。

  這種融入式的傳教方式,讓佛教傳播到世界各地,並為當地人民所接受,且能夠真正利益到他們。佛陀教義,八萬四千法門,最大的功能就是能夠調伏有情眾生煩惱只要你煩惱有情緒,它就苦難。調伏了煩惱,才能讓我們不墮三惡道,一步步趨入解脫。同樣是生為人,誰學了佛,誰對人事物的理解就會越來越深透,能夠從多種角度去思考問題,身心也會越來越自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