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決定了你的境界和氣量

你們這次禪七悟得非常好,這些「包子錢」(禪偈)交得太好了!我們就是幹得再辛苦再累也高興啊!你們的見地都達到了。

就像我們雖然沒有去過歐洲,但如果事先仔細研究過地圖,看懂了,把它印到心裡,將來到歐洲時,就可以把地圖拋開,直接一步一個腳印地走,肯定不會走錯路。如果你到歐洲迷失了方向,說明你還沒有把地圖印到頭腦里。

uploads/content/2022/june/bfc3d7e19bce89018a80025bf0365be1.jpg" data-format="jpeg" />

見地通透,功夫自然成片不需要別人給你傳法。就算我給你傳了修行方法如果你沒有見地你也不上手。你自己悟到見地了,即使我沒有給你傳法,你自己也會修,也知道如何邁步,怎麼做功夫。因為見地裡面就有用功方法和結果,包括如何邁步、如何落腳、如何進去、如何出來。

大家寫的偈子中,有好幾首已經包含了見地、修證和行願。說出了一個修行人怎麼邁步,怎麼從途中走出來,成就之後是什麼樣。確實非常棒!這可是比黃金還珍貴啊!

大家能有今天的結果,和你們無始以來修成的慧根心性是分不開的。古人說書到用時讀已遲,如果我們今天才開始修行,那也已經遲了。但是盡管遲,還是要修。

從大家的禪偈風格來看,說明都不這一世才開始修的,可能好多世都是修行人,才能一語道破天機,一首偈子就包含了見地、修證和行願。

單靠這七天想悟到這些是很難的。從這些偈子中甚至可以看出有一兩個和尚再來他們的手法是那麼的嫻熟,用得那麼自在灑脫,比我們專業人士用得還要恰到好處,這不是七天所能學會的。

有些文字必須用眼睛看才能找到感覺,有些文字是用來朗誦的,跟用來看的不同。就像我,講課和寫作的語言是不一樣的。寫作的語言不容易入耳,但容易入眼入心,而朗誦的文字容易入耳,一聽就記住了。今天有一部分文字尤其是佛教的一些用詞,可能朗誦出來你們沒有感覺,必須看文字才知道。

希望這次禪修班的學員們回去以後好好工作,把社會家庭責任挑起來!記住我說一句話:菩薩是沒有「放下」二字的,只有羅漢才嘴邊常掛「放下放下」。

既然已經發心發願修行了,就要搞個究竟的果位,至少是菩薩的果位。羅漢的果位是不究竟的,羅漢是在某個階段時空超越了生死,但他還是受時空的局限。而菩薩已經超越了一切時空,徹底超越了生死不受任何時空的限制。

既然你是一個修行人,就要發心發願。為什麼有菩薩羅漢兩種不同的格局呢?就是因為在因地上發心不同,一個願心生起了,一個沒有生起。後者雖然很努力用功,有了功夫,但是一看,還是一個俗人。就像世間有些人雖然很有錢,但卻很庸俗。而有些人雖然沒有錢,但是有境界,一看就是紳士風度。

人生有三個階段——學知識、培養能力、提升境界,一個比一個更難達到。你有能力,能按時按量完成任務,這很難能可貴。但在人生過程中,在為人處事當中,有時候你受了委屈受了冤枉,是不是能委曲求全,忍辱負重,就要看你有沒有境界了。

世間人往往能任勞,不能任怨。任勞是你的能力,任怨才是你的境界;求全是你的能力,能受委屈才是你的境界;負重是你的能力,能忍辱才是你的境界

人生最後拼的不是知識,不是能力,而是境界尤其是學佛的人,要行菩薩的人,是要拼境界的。希望我們在座的學佛人,既然發心就要發菩薩的心,永遠拼境界

本文來源於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開示

uploads/content/2022/june/c5c1babc3a526d0623b4e6b51eb52db0.jpg" data-format="jpeg" />

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源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7年閉關、18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8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歷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解脫之道——《東華禪》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將《東華禪》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眾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關係,我與社會關係,我與國家關係,我與自然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人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