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逆境斷嗔修安忍 凈障積資遇良機

  印度高僧帕丹巴桑吉,是施身法父續傳承的祖師,他曾經到西藏傳法。他講過:「認為敵人在傷害我們,是我們的錯覺能把嗔心轉換成悲心,對我們是最有益的。」阿底峽尊者也說:「對所受的傷害不要去嗔恨,如果對傷害生起嗔恨,就沒有對象可以修忍辱。」所以,遇到有人加害我們,如果可以斷除嗔恨而修安忍,反而可以清凈很多罪障,圓滿廣大的資糧。

  阿底峽尊者西藏時,因為他是全印度最好的高僧,藏人對他非常尊敬,沒有人敢惹他生氣。他認為這樣無法修忍辱,就找了一個壞脾氣侍者和他生活在一起。侍者不但沒有像其他人對尊者唯命是從,還經常忤逆尊者。很多弟子看了不順眼,認為一位高僧不該如此受氣,有人建議他換掉那位侍者

  可是尊者卻說:「他讓我有機會忍辱對我恩重如山,否則沒有人敢惹我生氣,我永遠沒有修忍辱機會。」所以,為了學習安忍,一切逆境對我都是有幫助的。古代有很多高僧大德對於傷害自己的人,都當作上師看待。

  改革開放的初期,大部分的寺廟早已被破壞,佛經也不容易取得。我的上師曲扎大堪布,當時是很有名的佛教學者和藏醫,他將許多佛經安置在山洞裡,沒想到山洞太潮濕了,佛經損壞了一大半。當佛經被帶回來時,我們不禁在一邊叫:「好可惜喔!」他就說:「沒有關係!難得我們有機會可以再好好抄寫佛經,這樣反而有更多的功德。」

  本來是很遺憾的事情,但對上師來講,卻是累積功德機緣。他常說:「如果沒有人摧毀寺廟,我們哪有機會寺廟?他們替我們創造了做功德的機會,不是應該高興嗎?應該感謝他們才對!」那時,我們沒辦法理解,現在當然明白了。

  很多修行很好的人,遇到逆境仍然很自在前世的丘祝仁波切,文革時被關在監獄里。每次獄卒送餐進去,他只吃一半,剩下的都作成業障食子,再叫獄卒幫他拿出去作施食,每日三餐都是如此。

  那些人很生氣,就減為一天兩餐,他還是如此做,改為一天一餐時,他還這樣做,後來就決定不給他食物了。雖然一天沒有進食,仁波切仍然繼續打坐第二天食物也沒有送進來,一旁的侍者很難過,但仁波切依然禪修。沒有食物的三天里,仁波切一直在禪修中,以為還沒天亮,一天都還沒過去。到了第四天,有人送食物來了他就問:「是不是天亮了?」接著,他又把食物吃了一半,另一半還是做成業障食子,請人送出去。他在牢里,一直持續這樣做

  修行人定力,遇到逆境才會顯現出來。很多人逆境當成修行機會就像前一世的丘祝仁波切和我的上師一樣,認為沒有人傷害自己,就無法修安忍。

  我們看看周遭嗔恨心很強的人,很少人會喜歡他,甚至連家人親戚朋友都不願意和他在一起。有些人表面上很風光,有錢有勢,可是脾氣不好,常以嗔心對待他人。這種人往往過度逞強,擅於偽裝,表面上很強勢,但在偽裝的面具下,卻很脆弱,最後只落得自己孤單一人,無比寂寞

  至於有些嘴巴不好,心腸卻不錯的人,我們說是「刀子口,豆腐心。」這種人也是需要檢討。嘴巴壞,表示語業沒有修好,語言帶刀就會傷害人,讓人心碎。如果某人被說「修得很好,只是嗔恨心大了些」,這也是值得商榷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