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content/2022/june/eef983f66b4d86d4772c8acb0210cd9f.jpg" width="589" height="441" />
大家請看經文:
複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
這是第七請佛住世願,請佛住世,就是勸請佛永恆的在世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中說:「佛為三界護,恩廣普慈大,願為一切故,未可取泥洹。」佛是三界六道一切眾生的依靠,佛的恩德慈悲廣大無邊,所以作為佛弟子,都應當在佛將要涅槃的時候勸請佛住世。
請佛住世,不僅是要請一尊佛住世,對於一切諸佛都應該懇請久住世間。就像圭峰大師所說:「十方一切佛,若欲舍壽時,我今頭面禮,勸請令久住。」大家就會問了,佛既然已經成佛,證得法身,法身就是遍滿虛空,充塞法界,那麼證得法身也就沒有生滅了,也就是說,佛本來就常住世間,為什麼還要說請佛住世呢?大家稍微有點佛學知識、經常聽經的居士就會有這種疑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為什麼還要請佛住世呢?《華嚴疏鈔》中,從實義和對機兩個方面來解釋這個問題。
我們先從實義來講,從真如實際的義理方面,實義,我們用圓教的三諦來解釋,三諦:真諦、俗諦、還有第一義諦,我們從三諦先來解釋這個實義。從真諦方面來說,緣起諸法本無自性,當體即空,一切有為法都是緣起性空,所以從自性本空來說,沒有佛出世和涅槃。就像《華嚴經》中所說:「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
我們再從法界緣起的俗諦來說,大家要注意聽。念念處處而出現,念念處處而入滅,這是俗諦。因為佛已經證得一切智,大悲相續,救度眾生,所以念念出現;如來已證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無有少許虛空無有佛身,所以處處出現。那麼我們再來講講念念處處入滅,上面所說,遍一切處出現的佛身,從隨順法相有為法、生滅無住的觀點來說,每一個念頭,就是佛出現的時候,同時也是佛入滅的時候,生住異滅是同時發生,也就是說念念即生即滅,所以說念念處處而入涅槃。
我們再從法界實體的第一義諦來說。諸佛常住世間,也常住涅槃,因為寂而常照就是住世,照而常寂就是涅槃,這是法相實體的第一義諦。寂而常照就是住世,照而常寂就是涅槃,這是從實義、從三諦來解釋諸佛住世以及涅槃。
那麼我們再從對眾生機這一個層面上來解釋。由於眾生的善根因緣所感,佛在菩提樹下示現、出現在世間來度化眾生,等佛度化眾生的因緣盡了,佛就又示現在雙林樹下涅槃。就像《華嚴經•出現品》中說:「佛子,諸佛如來為令眾生生欣樂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生戀慕故,示現涅槃。」他住世也是為了利益眾生,這是生欣樂故;然後為了眾生生戀慕故,而示現的涅槃。這個都是從對機來講,這里普賢行願請佛住世,當然這個就是從對機方面來說。從實義上來說,我們剛才講的實義,佛身充滿法界,本沒有生滅與去來,就是說從佛身這個方面來說,是沒有生滅的。但是從眾生的機緣感應這方面來說,佛身是示現生滅的,眾生的心清凈,就時時見佛常住;如果眾生的心垢,見佛舍壽而去。就像《出現品•涅槃章》中說:「如來常住清凈法界,隨眾生心,示現涅槃,佛子,譬如日出,普現世間,於一切凈水器中,影無不現,或一處器破,則不現影,佛子,於汝意雲何,彼影不現,為日咎否,答曰,不也,但由器壞,非日有咎,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凈心器中,佛無不現,心器常凈,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這里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佛身常住、佛為我們大權示現生滅是因為我們眾生的心不清凈,所以不能見佛長久住世。舉這個例子我們更方便地來理解,這就對機方面來理解。
這里舉的例子就是說,佛身周遍法界就像太陽普照世間,太陽普照世間如果這個水是清凈的,太陽就可以在器具當中顯現出來、影現出來;如果水濁,污濁的水或者器破,器破了盛不住水,那當然太陽的影子就不會出現。這就像我們禪宗的一副對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晴」就是這么一個比喻。同樣,如果是眾生的心清凈,那這個心,這個太陽的影像就可以顯像出來了,千江有水千江月嘛;如果眾生的心濁,器破,那就見不到佛;如果通過修行心清凈了,就能時時見佛;如果我們的業障現前,習氣又上來了,就又見不到佛了。所以圭峰大師說:「心凈觀佛,佛則常住,為真勸請。」保持我們的清凈心,佛常常影現,這是真勸請。比如智者大師,我們都知道這個公案,他在誦《法華經》讀到《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入法華三昧,親見佛在靈鷲山還在講《法華經》。由此可知,眾生心清凈,則見如來常住世間,這才是真正的請佛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