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死的修行,可以幫助我們審視現有行為的價值,使我們變得更清醒。
很多人不願想死,覺得這似乎很不吉利。但不想並不能阻止死亡到來,事實上,死亡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現實。如果毫無准備,臨終時就會措手不及,不想死,可又不得不死,實在是死不瞑目。
有人說,研究哲學就是為死亡做准備的。其實,生死也是一切宗教的永恆主題,是修行需要解決的重要內容。念死的修行,可以幫助我們審視現有行為的價值,使我們變得更清醒。通常,我們總是忙於工作,忙於家庭,忙於種種享樂。但所有這些,一旦死亡到來,又有哪一樣可以帶走?可以為我們安排未來去向?
想到死亡,想到三惡道苦,想到生命在輪迴中的處境,就會發現,尋找生命的依賴和歸宿才是當務之急。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始終都在尋找依賴。少年時依賴父母,依賴老師;成人後依賴家庭,依賴事業。但我們所依賴的這一切是不是真正可靠呢?稍加分析就會發現,世間一切都是無常變化,不可保信的。乃至今世這個須臾不離的色身,最終也是靠不住,帶不走的。惟有三寶,才是我們真正的依賴處。
三寶,除了佛像、經典、僧伽這些住持三寶外,還有內在的自性三寶。佛者,自性之覺;法者,自性之正;僧者,自性之凈。我們依賴三寶,從究竟的意義而言,正是依賴生命內在的自覺力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