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師:未作不得已作不失

  仁清法師:未作不得 已作不失

  佛教有一很重要的理論就是:「因緣果報毫釐不爽」,「因果報應豎徹三際」。由於很多人不完正確了解因和果的這一特性,致使產生了錯誤理念,比如有人認為:家中信佛就行了,我本人不去修行無所謂佛祖照常保佑我……如此種種。這是非常愚痴的,因為:「佛教並不主張福蔭子孫說」。

  所謂「因緣果報毫釐不爽」,就是「未作不得,已作不失」,也是「種何因,得何果」,也即是「自作業,自受果」。這跟其他人沒有關係,即使父母子孫也不相干……

  《涅槃經》說:「父有過惡,子不獲殃,子有過惡,父不獲殃。各自之死,善惡殃咎,各隨其身。」

  《無量壽經》說:「善惡報應,福禍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泥犁經》說:「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受福,惡自受殃。」

  《地藏經》說:「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可見,因果報應自己的事,即怨不得、也靠不得、更等不得。明乎此,那你對「修行人家中還會有不測之事發生」,就會正確認識了。

  修行人通過一定的修行方法,經過一定的修行時段,確實會改變很多東西,比如:家庭和睦身體健康生活更富裕等等。那怎樣看待一個修行者與其它家庭成員的因緣關係呢?

  大修行者有大福報,大修行者有大功德。比如:一個修行者向佛菩薩祈求一個孩子, 「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或「生端莊有相之女」。這孩子福報,也並不是父母的賜予,而是過去世修行的結果,只是因緣成熟今生到有緣有福之人家投胎而已。一家人共同享受的歡樂和富足,則是過去世他們的「共業」所致。

  修行,是自己的事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