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用世間八法來刷自我存在感,只會讓我們的內心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生活中的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有意無意地刷著自我存在感。這種刷存在感的動機,其實來自於我們內心的不安全感,和對於自我真正意義陌生感,因為不了解,才會想通過各種方式去確定和認知這種熟悉又陌生感覺

  「自我」這個概念對於我們大家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在於,我們和它朝夕相處,看似甜蜜無間,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對於這個所謂的「自我」會感覺陌生到極點的。

  我們看得自己的行住坐卧,可是我們看不透自己的心動念。無論何時,都會感覺到外在的行為是一個人,可是內在的作用又是另一個人。所以,在我內心深處,常常會感覺到一種牽扯和行為的不受控感。這就是一種陌生又恐慌的感覺

  我們越對自我感到陌生,就越想去製造一些讓自己看似熟悉,並能以此掌控自我存在的踏實情景。這種刷存在感的方式,需要外界的配合,需要聽到來自除我們個人以外的共鳴,並以此來確定我們躊躇無比的內心,因為恐慌所造成的空洞無助感。

  通過外界配合來肯定我們對於自我的肯定,就需要通過一定的媒介來完成「牽線搭橋」,所以,我們熱衷於世間八法的作用在一切的「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中,通過各種情緒,來進一步確定我們的存在感。

  利:指的是世間的各種物質利益;衰:是減損破壞所得所有,所行事業衰敗;毀:是受到毀謗中傷,精神及信用蒙受損失,打擊不斷;譽:是被人贊美與吹捧,使人洋洋得意;稱:為稱贊,擁護與贊美,讓人飄飄然;譏:是被譏笑厭嫌,冷嘲熱諷,遭遇無中生有,議論紛紛,讓人煩惱;苦:是身遭侵害,心遭惱亂,惡緣頻擾,身心受難;樂:是隨順安樂,物資與精神均獲得滿足與快樂

  對於世間八法的追逐,其實很像一種精神的「麻醉劑」,它會讓我們內心暫且躲避不安全感和恐慌感,所帶來的迷離及無措的痛苦,而另一方面又會沉醉於,想要確定自我的舒適感。但是,短暫的麻醉之後,蘇醒之後再次面對自己時,會感覺更加地眩暈和陌生

  面對稱贊,我們洋洋得意;面對批評,我們憤慨不平;得到時,心花怒放;失去時,失魂落魄;希望被重視,被眾星捧月一般地受關注;不希望默默無聞地受冷落,或被忽視,所以,內心有了更多的假快樂,和更多自欺欺人的痛苦

  本來,對於自我陌生感,就是因為我們不確定自己的心動念,和為什麼有那麼多不受控的可能性發生對於這種不明事理陌生感,我們反而在錯誤認知上,還要通過錯誤認知去得以肯定我們的存在感。那麼,世間八法的存在,對於我們的起心動念,就更像是一場「掩耳盜鈴」的游戲了。

  忙碌於肯定自我的存在性,這本身就是在更多地分離我們和自我內心相處的機會心念的雜亂紛飛,所造成的陌生感,是需要去靜觀並且從忙亂中剝離出我們的企圖心,去好好用止觀雙運,和我們的內心聊聊天,彼此拉進一下熟悉度和認知度。有時候孤獨感的體驗,反而更能讓我們在行止中,去冷靜地觀望我們的內心,從而真正認知這種不安全感陌生感的來源

  然而,我們慣用的以外界來肯定自我存在的方式,而且用對於世間八法的忙碌追逐,來證明存在感,這種方式,其實只會讓我們內心有越來越多的不確定和不安全感而已。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