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時刻出現的五毒煩惱,如果真心懺悔而清凈,就會成為功德

  每個人心中都藏匿著深具傷害性的小偷強盜那就自己的無知無知,經常讓我們自以為是,認為自己的想法言行都是正確的。這種自以為是的串習不斷累積,會讓「我」變得越來越自負,這就是五毒煩惱中的傲慢

  多數人很難察覺到傲慢的存在。傲慢是人在缺乏自信時,藉以獲得自信的一種心態。但當我們沒有覺察時,它會逐漸膨脹,使得我們也漸漸認為自己的想法概念一定是最正確最好的就像很多人常常會批評別人:「那個人沒有正知正念。」當我們用這樣的語言批評人時,其實是在很清楚的表達,自己不具備正知正念

  正知,就是時刻觀察自己的身口意,清楚自己的心在想什麼,有什麼念頭動機語言想表達的是什麼?身體所表現的行為如何?

  正念則是讓身口意的所作所為,以正向和良善為最高指導原則,牢牢地記住。如果所想、所說所做的是正面的,便繼續保持;反之,如果是負面的,就要將它們掃除,這就是正知正念

  但是,有了傲慢以後,我們會忽略正知正念,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身口意,早已經與它們背道而馳。

  我們很多身心上的痛苦,歸納最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無明。因為無明,所以無法分辨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不正確的。加上聽聞佛法後,沒有長期運用在自己的身心上,缺乏正知正念的訓練,不能覺察自己的心動念,生起傲慢而不自覺。之後,在傲慢的影響下,為了確認自己的行為和言語是否被贊同,就會產生疑心病。這種種的因素就會導致自己時常猜測別人言行背後的動機

  尤其在一個多數居民都來自其他省份的城市人人都缺乏安全感自然就會生保護自己、防衛他人的心態。這種心態不僅想保護自己,同時還隱藏著一種威脅別人的念頭。同時,社會上的種種競爭也會讓防人之心不斷膨脹,但我們對它卻毫無覺察認知。於是,人與人相處時,漸漸演變成總需要去猜測,痛苦自然隨之而來

  很多事情會讓自已感到痛苦,是因猜測產生的。有猜測,就需要比較,而且任何事情都可做比較。雖然從佛法觀點來看,隨喜就可以熄滅這種因「比較」所產生的嫉妒之火,但我們又做不到。

  於是,後果往往是隨著疑心而產生強烈的嫉妒,而伴隨嫉妒所生起的是憎恨心。

  所以,當別人的作為讓我們舒服時,我們不會去觀察別人的言行對自己是否有幫助,卻只會隨著自己的分別心,選擇愛聽或避開不愛聽的語言,決定可接受或不接受的行為。

  我們無法放開心胸,接納別人的言語或行為,不做理智的分析。一旦缺乏理智分析,就會片面的主觀角度,將自己不願意接納的人事物,想方設法讓別人也認同自己的觀點

  於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同,就會故意誇張、放大自己的想法語言,不得不用謊言、添油加醋地描述,將一件小事情誇大到好像天要塌下來或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的程度。因為唯有這樣,才有人願意附和你的說法想法。所以,這種疑心病所引起的念頭,往往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這種傷害是以謊言引起的,而在這種謊言的背後,就是經常要挑撥是非,否則沒有人會認同你的講法。所以,作為紅塵中的世間人,我們會用言語去傷害別人。

  言語雖然不帶刀,卻可粉碎別人的心。

  造成這種傷害後,傷人者當下肯定還感受不到惡果,但是,當因果真實不虛成熟在自己面前時,我們因貪、瞋、痴所做的任何惡果,都必須由自己承受,那時候沒有任何人可幫自己承擔。

  我們是凡夫俗子,很難沒有情緒上的分別心,但唯一能做的是什麼呢?就是懺悔,所以一定要學會如何懺悔

  身為佛教徒,每天都要記得在睡覺之前好好反省一下,回想當天從早上醒來到晚上睡覺前,自己到底造了多少屬於身體語言心靈業力

  尤其是心靈所造的業力,非常難察覺。就像剛剛所說,因為傲慢讓自己察覺不到是否造了惡業,或是像很多人一樣,即使做了,也不願承認,老是喜歡把一切的責任,推卸給別人。無論是當著別人的面,不負責任的把傷害推給別人,或是在中說不是自己的錯,都只是自欺欺人,因為因果業力真實不虛,等因緣和合時,再微細的業因都會成熟就像偉大的釋迦牟尼佛還是凡夫時,看到魚在受苦,還在一旁高興拍手,使得他成佛後,仍有頭痛的感受。

  所以,業力不管大小,時間一到,一定會成熟自己的身心上,這是很可怕事情。如果我們沒有學佛,可能不懂這其中的厲害之處也不從哪裡反省。但是,學佛以後,如果還無法約束自己,那麼就盡量在每天睡覺前,好好觀察反省,不要推卸責任也不要找借口,因為這時候沒有人知道你當下心裡所想,是對或錯,沒有人會對你追究責任,所以你也不用為了面子,當下還要用謊言來欺騙自己,這時候的我們是可以坦白髮露懺悔的。

  懺悔時,可以觀想諸佛菩薩就坐在自己頭頂的前面虛空中,就像眼睛看穿透明的玻璃一樣,我們的任何起心動念,都逃脫不了諸佛菩薩智慧法眼。這時能坦誠地懺悔,不遮掩,不隱瞞,就像我們剛剛所念的《三十五佛懺悔文》中提到的,如果能真心懺悔業力是可以凈化的,特別是不善的業力,當凈化後,它反而變成一種功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