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榮博堪布:佛法里有方法能讓我們更好地面對衰老嗎?

  常常有人問:佛法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更好地面對衰老?在很多時候,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可以理解為:佛法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繞過衰老,或至少讓它看上去美妙一點?

  我的回答是,像蓮師那樣證得虹光身,可以永葆青春,否則,似乎沒有別的方法可以繞過衰老在我們成為像蓮師那樣之前,更好地面對衰老,明智的辦法可能就是面對它,並讓自己明白:別再想方設法繞過這份痛苦,繞不過去的;也別想粉飾衰老,它的面目就是猙獰殘忍的。

  面對衰老。怎麼面對?當然不是天天照鏡子。大家只想在鏡子里看到一個俊男或一個美女,而不真實的自己,所以,本來每天照鏡子就足以讓我們生起出離心,但鑒於大家的狀況,還是算了吧,別總抱著鏡子看了那隻讓人更加無法面對衰老

  扎西持林養老院的老人

  我說的面對,是如實觀察衰老怎樣正在自己身上發生:臉上的紅潤光澤慢慢褪去,皺紋爬上面頰;白頭發一根根冒出來,鬚髮掉得越來越厲害;記憶力衰退,健忘,注意力無法長久集中;胃口減弱,不再吃什麼都香,吃下去也不容易消化;牙齒鬆動、脆弱,對硬、酸、冷、熱越來越敏感;體能下降,容易疲勞,衣服稍有些單薄便覺得冷……

  還有,就是可能性的減小和熱情的消退,以前生活里每件事好像都有各種可能,現在那種潛力感越來越弱;以前會很強烈地想做一件事或思念一個人,現在會覺得不是一定要怎樣才行,其實怎樣都行……

  這個觀察的過程讓我們慢慢明白一件事:就衰老而言,沒有最糟,只有更糟。當你以為情況已經很壞時,要記住更壞的情況還在後面。長白頭發、長皺紋了算什麼,老態龍鍾、面目全非的日子在後頭;牙齒鬆動算什麼,滿口牙都掉光的日子在後頭;體能下降算什麼,走不了路,吃飯穿衣、大小便都要人伺候的日子在後頭;記憶力衰退算什麼,連家人也記不得的日子在後頭……

  關於衰老,在自己的人生中觀察,旁觀他人的生活。然後呢?然後我們會知道什麼是「老」。聽上去有點可笑,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衰老中,可並不是很清楚「老」到底是什麼。對待衰老的問題,許多人到都是一廂情願的天真,以為時間還早不用擔心,以為問題自己會解決,以為情況不會更糟。所以,衰老並非突如其來,而多數人仍然措手不及——根本還沒學會面對失去,所剩已經不多;後面更加無助的時日,靠什麼支撐走下去?

  家人親友的照顧陪伴固然是安慰,但人生走到後面,越來越只是自己的事,旁人幫不上忙。「自己」,到這時,不是曾經的自己(雖然我們一路掙扎著與曾經的自己連接),那些頭銜、位置、角色能力等都已遠去,我們還剩什麼?

  扎西持林養老院的老人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說的不僅是死亡之時,我們一生都這樣,沒有什麼是真正擁有、被攜帶進未來的,任何持續都只是我們的幻覺,只有我們造作的業如影隨形。

  業是我們身語意的所有活動及其直接間接、相互交織的作用與後果。業表現為我們的經歷。善業表達出來,便是有利的、順遂的境遇,又稱福報。一方面,福報指當下的優勢、安樂;另一方面,其實也是更重要的,福報代表創造有利未來機會。生而為人,意味著一大機會來了。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有許多創造未來安樂機會,可是我們只把它們認作現前的種種優勢處境,而不是可以利用的機會,所以享受安樂的同時也浪費著機會。結果呢,就是我發現自己的處境越來越不利,也越來越難改變,「唯福能救護,然我未曾修」。

  以上文位元組選自:

  希阿榮博堪布∣《前行筆記之耕耘心田》「三界無安」—生而為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