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迦葉為了要續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是正法眼藏和衣缽以直指單傳的形式,再傳給阿難尊者,這是西天第二代祖師。再由阿難傳法給商那尊者,法燈續焰,一直傳到第二十七代般若多羅尊者,將正法眼藏和衣缽傳付與菩提達摩大師,為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師。當時並囑咐達摩大師說:吾滅度以後六十年,希望你將此正法眼藏和衣缽傳到中國去紹隆佛種,普利眾生。菩提達摩大師是印度南天竺國人,剎帝利種姓族。他的父親名字叫做香至。達摩大師是香至的第三個兒子。到了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0年),達摩大師秉承了般若多羅的遺訓,就乘一隻做生意的商船,航海東來。先到中國南海。當時南海的刺史肖昂,馬上就寫了一道表上報梁武帝。梁武帝得知印度來了一個有道德的高僧達摩大師,心裡非常敬仰。於是派人到南海來專程迎接到金陵(南京)弘揚佛法,普度眾生。梁武帝是非常信仰佛法,而且大弘法化,發菩提心,興隆三寶,造廟度僧,布施結緣。每隔五里地方,就造一座寺,每隔十里地方,就造一所庵,度很多善男信女去出家做和尚、當尼姑。他自己對於佛學也是非常精通,但他只知道著相事修,追求人天福報,不知道離相妙修求證佛果菩提。梁武帝一見到達摩大師,就請求開示法要。
問曰:朕一生所有造寺、度僧、寫經、弘揚佛法、到底有沒有功德。祖曰:沒有功德,只是人天之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看來雖有,實在沒有。
帝曰:如何是真實功德呢?祖曰:清凈智慧是微妙圓融,本體空寂,無法可得,如是功德,絕對不是世間上有為之法所能求到的。
帝曰:如何是聖人所求的第一義諦呢?祖曰:廓然浩蕩,本無聖賢。
帝曰:對朕者誰?祖曰:我不認識。
達摩與梁武帝二人,一問一答,可惜不能契合於梁武帝的小機。由於教大機小,所以梁武帝不領悟達摩大師的根本法要。達摩禪師認為既是機緣不合,就離開金陵到洛陽去。這真是情投意合千言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後來,梁武帝把上面問答情況,告知他的師父志公禪師,禪師聽後就大吃一驚,即對陛下說:達摩大師這個開示實在太好了,他是觀音大士,傳佛心印的大權出現,乘願再來。粱武帝聽了志公禪師這么一說,心裡感到懊悔,自愧有眼不識泰山,當面錯過,立刻就下了一道命令,派遣許多兵馬,急急追趕,一定要把達摩大師請回來,承事供養。志公說:陛下千軍萬馬,喚不回頭。達摩大師剛走到江邊,回頭一看,後面有許多兵馬追趕而來,大師正在危急時刻,隨手就折了一支蘆葦,擲在江中,腳踏蘆葦渡江,揚長而去。到了洛陽,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深入禪定。後來古人寫了一付對聯:「一葦渡江何處去,九年面壁待人來。」
嵩山,是中國五嶽之一,少林寺有一千四百五十五年的歷史。座落在河南省鄭州與洛陽之間的嵩山之麓。當唐代時期,該寺曾經住過僧眾二千五百人之多。這裡的僧眾除了禪宗大德之外,還有武藝拳術著稱的武僧。大家都叫這種拳術為少林拳,並享有僧兵的光榮稱號。僧兵曾經幫助過唐太宗李世民取勝於疆場之上。在明朝也有一度參加抗禦倭寇,這就是達摩大師當年面壁過的聖地。所以嵩山少林寺,在中國佛教史上是一個聞名遐邇的名勝古剎。菩提達摩大師從印度把佛教禪宗傳到中國,被稱為是中國禪宗第一代開山祖師。再由菩提達摩大師,把正法眼藏和衣缽,傳給二祖慧可大師,這叫做燈燈續焰,奕葉相承。(摘自明暘法師《佛法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