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仁法師:怎樣才是和朋友交往的正確打開方式?

  皆仁法師

  新春佳節,對於一些親們來說,正是走親訪友促感情的好時機。但是,這兩天卻有人和我說了一件不太溫馨的事情到底是什麼事呢?有人說他把和自己相交十多年的朋友拉了黑名單,從此絕交了。這是為何呢?原來,他覺得自己一直都是很為朋友的那種人,那朋友也覺得他是老鐵,對他從不客氣,充話費、請吃飯、開車什麼的經常都點派他去做。他心地仁厚,覺得自己多付出一些也沒有什麼。但是,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卻是因為一件在年前聚會時發生事情。當時他的朋友,權稱甲吧,約上了乙和他,三人一起聚會。他二話不說就驅車前往聚會地方。誰知道乙突然有事不能來,甲覺得自己不受重視,憋了一肚子火。這時,正好他驅車趕到,甲就把自己隨身帶的水灑了他一頭一身,還對他破口大罵。他擦擦臉上、身上的水,也沒生氣,還好好地開解甲,最後還開車送甲回家。不過,朋友做到這份上,他也覺得沒有必要再交往下去了。所以,他就忍不住吐槽了這件事情。聽完這件事情心中很是感慨,和朋友交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沒有任何親緣而能相遇相知,本來就是一件很不可思議事情。所以,又怎能不善待自己的朋友珍惜其中的緣分呢?但是,有些人朋友交往,日子久了,就開始隨便,對朋友開始輕忽,他們覺得這是因為交情深了的表現。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人和人之間交往,彼此尊重是最起碼的條件。而如果你對對方表示輕忽,開始隨便那就代表你對對方的心態開始傾斜,已經慢慢開始失去對對方的尊重了。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兩個朋友間相熟,互相叫叫外號,表示親厚,那對於世間人來說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在正式的場合,也這樣隨意叫對方的外號,甚至肆意嘲笑對方,讓人下不了台,那就過了。所以,就算是相交再久的朋友,表現熟絡也要注意分寸和禮貌這是起碼的素養。和我交往的朋友,有時會覺得我很客氣,其實那不是表面上的客氣,而是我覺得朋友重視,所以就體現在言行上。尤其是一些小細節,比如走路讓朋友先行,自己稍稍落後半個身位;走路的時候,自己走在靠路的一側,把安全的內側讓給朋友;無論自己在私底下和朋友如何親厚,但是在人面前,也給予朋友足夠的尊重和敬意。這些都是朋友交往應該注意的一些細節,可以說,如果你越尊重朋友,那你就會把這些微細處都處理得很完美。而那些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吃吃喝喝才聚在一起,聊天吹牛,說話肆無忌憚的,咱們一般會稱呼那些是熟人,而不朋友。在大藏經中有一部經,叫《佛說孛經抄》,裡面曾經說:「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稱,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什麼叫花友?見你環境好時,就想方設法巴結你;見你環境不好了,就立刻想都不想的舍棄你而去什麼叫稱友?他能從你那裡得到好處的時候,就尊敬你;在你那裡得不到好處了,就輕慢你。什麼叫山友?富貴的時候,能和你共富貴;有好處的時候,能夠和你一起分享資源,一起歡樂。什麼叫地友?對朋友仁義,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總是第一時間伸手援助。也許有人會說,對朋友的要求那麼嚴格,那根本就找不到朋友了啊。其實不然,澄觀大師在《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中說:「有慧無友不見,無慧遇友不見。」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說,有智慧的人,總能發現別人的閃光點,和別人成為朋友,讓朋友成為自己修行路上或善或逆的助緣。而沒有智慧的人,就算遇到了善友,也會而不見,當面錯過。所以,看到這裡,大家對交友之道,是否有所了解了呢?希望大家都能和善友相聚,在世間世間的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