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仗佛力】唐朝高僧智圓法師開示:求生凈土者是假他力(二)
「智圓法師《彌陀西資鈔》雲:夫求生凈土者,是假他力。彌陀願攝,釋迦勸贊,諸佛護念,三者備矣,苟有信心,往生極易。如渡大海, 既得巨航,仍有良導,加以順風,必能速到彼岸矣。若其不肯登舟,遲疑險道者,誰之過歟?」
我們從《凈土聖賢錄》,可以看出,有畜生道的眾生,有餓鬼道的眾生,有地獄道的眾生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阿彌陀佛的願力,攝取眾生是非常的強大,非常的不可思議。既然阿彌陀佛的願力要攝取眾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就是為十方眾生而誓發的,是為諸位你我所發願的。那我根據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起行修持,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有法藏菩薩要用佛號誘引你念佛的心意。第一願是如此,第二願也是如此,第三願也是如此,一直到第四十八願,願願都是如此。
以第一願國無惡趣願來說,法藏菩薩誓言,他將來成佛的國土沒有三途,對我們凡夫眾生而言,在我們心中最恐懼的一件事,就是死亡之後會墮入地獄受苦受難,對不對?對!西方極樂世界既然沒有三途,那麼對有貪瞋痴三毒的煩惱而言,就非常有吸引力。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三途,所以我有三毒煩惱的凡夫眾生,如果念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我不會因為三毒煩惱,逢遇惡緣而墮入三途受苦受難。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真是我安身立命的好地方,我當然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對不對?對, 就是如此。
對十方眾生而言,聽到這樣的誓言內心會很歡喜。既然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畜生道、沒有餓鬼道、沒有地獄道,那麼像我有這種三毒煩惱的眾生,若沒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再繼續在這個娑婆世界六道輪迴,我會因為三毒煩惱,逢遇惡緣造業造罪而墮落三途。
猶如昨天向諸位報告《凈土聖賢錄》記載,宋朝瑩珂法師,他還有十二年的人間生命,他不要了。因為這濁惡的世間要保持正念不容易,所以一念的惡念產生,如果無常到來,就有可能墮落惡道受苦受難。所以瑩珂法師想要早一天到西方極樂世界奉事聖眾。
阿彌陀佛的願力使我們安心,阿彌陀佛的願力使我們自在,阿彌陀佛的願力使我們往生。那阿彌陀佛的願力在哪裡?就在這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彌陀願攝,原來我們會往生就是靠阿彌陀佛願力的攝取。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所說的機法兩種深信的第二,決定深信法,善導大師就這樣開示: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取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就是要攝取十方的眾生,我們念佛正是要讓四十八願攝取,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對不對?是。所以我們念佛人用什麼心情念佛?善導大師開示我們的機法兩種深信已經說出「無疑無慮」這句話了。用不懷疑的心念佛,用不顧慮的心念佛,對阿彌陀佛願力的攝取,不要懷疑,不要顧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智圓法師所說的道理,與善導大師所說的道理是同樣的。彌陀願攝,就是我們之所以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道理。
再來釋迦勸贊,釋迦牟尼佛的勸勉贊嘆。《阿彌陀經》全文一千八百五十八字,讀一遍只不過是十五分鍾以內。信願在主持三時繫念的時候,大眾在誦《阿彌陀經》,我看時間,誦《阿彌陀經》速度不必很快,以一般人在課誦的速度,誦完一千八百五十八字的《阿彌陀經》,差不多十三分鍾或十四分鍾,還不到十五分鍾。
從《阿彌陀經》的全文,讀完之後你會發覺,世尊一而再再而三,在《阿彌陀經》有三次勸願:「若有信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諸位在家菩薩,你身為父母的人,十五分鍾的說話時間裡面,對你的子女有重複說三遍的話嗎?如果有,我相信你重複說三遍的話,一定是很重要的事情,你才會在十五分鍾的時間裡面,對你的子女重新說三遍。因為很重要,你怕你的子女沒有做好,所以你一再強調,才會重複說三遍。要不然說一遍就好了,何必要說三遍呢?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勸勉我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前後重複說三遍。那在釋迦牟尼佛的心中,實在是很盼望十方的眾生,能夠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在《阿彌陀經》這部無問自說經,也是世尊要入滅之前所說的經典。我們怎麼知道世尊要入滅之前所說的經典是《阿彌陀經》?「世尊說法時將了,殷勤付囑彌陀名」,兩句話是《法事贊》善導大師所開示的法語。這兩句話就是在說《阿彌陀經》的說時,《阿彌陀經》是世尊一代時教什麼時候所說的經典,很少有人說出。《阿彌陀經》的說時,唯有善導大師非常的了解明白,慧眼獨具看出釋迦牟尼佛說《阿彌陀經》的說時。
世尊要入滅了,大家知道世尊五時教化,最後是法華涅槃時,《法華經》與《涅槃經》是世尊入滅之前八年所說的經典。那我們知道《觀經》的說法因緣,是韋提希夫人受到逆子阿闍世太子的忤逆,韋提希夫人非常的憂愁憔悴,所以遙相靈山頂禮世尊。世尊當時在靈山就是在說《妙法蓮華經》,說到《葯王菩薩本事品》的時候,摩竭陀國的王宮發生政變。阿闍世太子受到提婆達多的唆使,將父王頻婆娑羅王關在七重牢獄,這個時候就是發生政變了,也是發生人倫的變故,因為他殺父害母這是逆倫大罪。
世尊有神通,因為頻婆娑羅王與韋提希夫人是世尊的大護法,所以世尊在靈山知道,摩竭陀國的王宮發生政變,也是發生人倫變故。所以停止在靈山繼續演說《法華經》,趕緊到摩竭陀國的王宮,為韋提希夫人說《觀經》一部十六教法。《觀經》在說十六觀每一觀的觀法,使韋提希夫人能夠因此而念佛消除了憂愁苦惱。所以《觀經》的說時,和《法華經》的說時是一樣的。
自古以來的祖師大德,公認有兩部經是經王,一部是《華嚴經》,一部是《法華經》。有說《華嚴經》是一代時教的經王,也有說《法華經》是一代時教的經王。如果《法華經》是經王,那如來出世本懷經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大部,《阿彌陀經》是小部,這是同部經典。那麼《觀經》的說時,和《法華經》的說時是同時,那麼既然《法華經》是經王,那《觀經》不是經王嗎?那既然《觀經》也是經王,《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是如來出世本懷經,那凈土三部經豈不是世尊在心中想要說出來真正的經典。因為《無量壽經》這部經典法滅之後,所有一切世尊的一代時教經教都滅掉,世尊才慈悲哀愍特留《無量壽經》住世百年。
這個百年不是剛好一百年的意思,這個百年就是永久的意思。因為百年是所有一切數目的滿數,一切數目的滿數就是一百。譬如說一分和一百分,一百分就是最多了,最圓滿的分數了,所以百年就是圓滿究竟永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