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師:初地菩薩降伏的是什麼

  根據佛教經典上講菩薩道的十地,不同的等次,有不同的功德和證量,不同的智慧表現,統統都有不同。根據經上講,七地菩薩以前都有退失的可能,這個退失是退失什麼?證得初地以上菩薩絕對不會再退失道心,但是七地菩薩以前有可能會退失菩提心。一講到菩薩,就是指發過菩提的人,分初發心菩薩凡夫菩薩聖者菩薩

  聖者菩薩一共分十地,從初地開始就已經進入聖者位。初地的聖者位他的主要標誌是什麼呢?是見性,就是明心見性,證悟了。證得自性空的那一剎那,就是開悟的那一剎那,只要你沒菩提心,就是大乘道的初地菩薩

  初地菩薩,降伏的是什麼東西呢?降伏的是無始劫以來對萬法皆有自性的顛倒妄念就像我們一樣,認為萬法皆有自性這是我們凡夫無始劫以來一直這樣認為的。這是一個串習,這種知見,一直認為萬法是有自性的。可是當你證得空性的那一剎那就把這種認知徹底打破了證得萬法無自性了,就明白了,原來萬法是無自性的。就是說證得初地,就已經打破了無始劫以來,我們對諸法皆有自性的這種顛倒妄念這是初地的一種主要標誌。可是從初地到七地是降伏的粗的煩惱習氣開悟可以是一剎那,但是事需漸行,就是你的修學事業修行事業是得慢慢積累、慢慢完成的。

  開悟可以是剎那之間的。見性可以是剎那之間完成的,可是它有前期的鋪墊和積累。開悟以後一直從初地到七地降伏的是比較粗的毛病習氣。這些毛病習氣就在初地以前,也是在慢慢的進行消除著。一直到八、九、十,三地,是降伏微細煩惱習氣,也叫三清凈地。第八地,也叫不動地,不動地是什麼意思呢?是不再退失了。說七地以前的退失,是退失的菩提心,不是退失其它心,道心是不退失的。見性,見空性,這個正確知見是不再退失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