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叫大悲觀世音菩薩呢?他是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悲能拔苦,就是眾生所歡喜的他能幫助你成就。
「觀自在菩薩」:《心經》上不是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嗎?你要「觀自在」,不要觀他在。你自己常常能不打妄想那就是觀自在,你要盡打妄想那就是觀不自在。「在無量劫前」,在很久、很久以前啊!數不出來多少時候以前,「已成佛果」,他已經證成佛果了,「號正法明如來」,那一位佛的名字叫正法明佛。
「大悲願力」:他又因為發這個大悲的願力,「倒駕慈航」:就是隱大示小,他本來已經成佛了,現在又示現菩薩身,化身來做觀世音菩薩。「重返娑婆」:又到這最苦的五濁世界,堪忍的娑婆這個地方來了。
「尋聲救苦」,無論誰有什麼痛苦,你稱念大悲觀世音菩薩,他聽見你的聲音,就來解除你的痛苦。「所謂『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無論什麼地方有人求他,有人念觀世音菩薩,他都一定來救度。苦海常作渡人舟,他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苦海里頭,常常就好像度人的一隻船似的。「虔誠稱名即得救」:你要很虔誠地,很專一地念他的名號,不說信者得救嗎?這也就是信者得救了。
濟「救七難」:七難就是火難、水難、羅剎難、刀杖難、鬼難、枷鎖難、冤賊難、風難、王難、瘟疫流行難啊……總而言之,不只七樣。還有一切的撞車呀!現在常常有人來告訴我說,他常念觀世音菩薩,車子都撞碎了,可是人沒受傷,有很多這種奇蹟。
所以「解三毒」:能解除人的三毒,三毒就是貪瞋痴。說是若人多貪,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貪。若人多瞋,脾氣很大,你能常常稱念觀世音菩薩,常常恭敬觀世音菩薩,你這脾氣也就減小了,你這脾氣也就沒有了。若人多愚痴,你若很愚痴的,也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得離痴。
「應二求」:二求就是求男、求女,你要是願意求個男孩子,就得一個端正有相的男孩子。你願意求個女孩子,就得一個聰明有智慧的,很庄嚴的女孩子,所以叫應二求。
「菩薩在初地時」:初地就是十地之中的第一地(歡喜地)。那個時候,他「遇千光王靜住如來」:千光王靜住佛對他很慈悲,就「傳授大悲神咒」給他,「紫金光手摩頂」:佛又用紫磨金光的手摩他頂。佛給他一摩頂,他即刻「頓超八地」:到八地(不動地)這個地位了,「踴躍歡喜」:於是乎他就很高興啊!也很歡喜啦!那麼「而發誓言」:在這個靜住王佛的面前就發願了。說:「若我未來能利益眾生」的話,「令我即生千手千眼」:令我即刻就能生出千手千眼。
「誓畢,大地六變震動」:六種震動就是震、吼、擊、動、涌、起。「十方諸佛放光照觸其身,千手千眼俱生」:這個時候佛放光照他,使他就現生生出了千手千眼,「乃對佛言」:對佛說了,「若眾生誦持大悲神咒者」:有人能念〈大悲神咒〉這樣的人,「於現在生中」:在他這一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他所求的什麼願,如果不滿他的願的話,「不得名為大悲心陀羅尼也」:就不能叫〈大悲心陀羅尼〉,就不能叫作大悲心的總持神咒。他還發這個願說,若有人誦持〈大悲神咒〉,不得成佛,他也不取正覺,觀音菩薩也不成佛。
在「五代後梁時,日僧請大士銅像回國供奉」:日本一位和尚,請一尊觀音菩薩的銅像准備回國供奉,「船至普陀山」:在這船到普陀山的時候,「駐錫該山」:於是在那兒停留,住到那個山上了,「有種種靈異,常常示現」:常示現靈異!很多很多的時候示現種種的靈異,「成為佛教聖地」:所以普陀山是佛教的一個聖地。
觀音菩薩為什麼他面北,倒的坐呢?在這個廟上他都面朝里坐著不朝外呢?就因為世間的人啊,不肯回頭,不肯急流勇退,不肯返迷歸覺。
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你若一回頭,就到岸上了。「眾生為何不回頭,被名利與情愛所迷」:就因為有這個名利,被情愛所迷,所以就不回頭。「若能看破放下,即獲自在」:你要能把情愛、名利這些東西看破,放下了,你就能得自在了。
贊曰:
大慈大悲 救苦救難
不辭跋涉 無處不現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也大慈也大悲,又救苦又救難。「切望眾生」:他是希望一切眾生和他一起「同登彼岸」:登到彼岸,共同成佛。
「不辭跋涉」:觀世音菩薩也是奮勉跋涉來救度眾生,「無處不現」:沒有哪一個地方他不示現的。「普度有情」:普度所有的蠢動含靈,「攝受貴賤」:上自公伯王侯,下至花兒乞丐,他都一樣地度,他沒有分別。
又說偈曰:
稱名能解一切難 禮拜自獲福慧臻
「普陀常現海潮音」:在普陀山的那個海中,常常示現海潮音,「娑婆眾生緣最深」:在我們這個堪忍世界的眾生,和觀世音菩薩的緣是最深的。「千手護持有情者」:觀音菩薩常常用他的千手來護持一切的眾生。「慧眼照見不幸人」:他的智慧之眼啊!誰是一個不幸的人,他都常常看得見的。
「苦海波濤望永息」 :他希望五濁惡世這個苦海里頭,煩煩惱惱的波濤,永遠都平息了。「地獄痛楚願填平」:地獄那所有的痛苦,和一切忍受不了的那些個刑罰,他願力都把它填平了。「稱名能解一切難」:你能稱念觀世音菩薩這個名號,一切的災難,都可以解除了!「禮拜自獲福慧臻」:你要是能頂禮觀世音菩薩,你也就福慧都能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