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修行,不是登台表演,需要挑一個特別的時間走到鎂光燈前,隆重告訴大家,「注意!注意!我要運用佛法了。」也不是說,當你生活中遇到事情了,才想起佛法教你怎麼應對。
從廣義來講,學佛修行是一種生活,而且是一種非常平實的生活!每日做定課是修行,抄經禮佛時修行,誦經念佛是修行,和顏悅色跟父母講話也是修行,看見寒風中拉二胡討生活的老人心生憐憫遞上一杯熱飲也是修行,即使沒有人監督仍過著自律的生活,同樣是修行。
運用佛法並不難,你把它當做一件平常的事情看待,平常到行、坐、住、卧中來。譬如修鍊絕世武功,但凡厲害的武林高手都是無招勝有招,早已把招數內化成生命,一招一式看似無奇卻威力無比。
我們是不是常常在事後懊悔:剛剛那句話不應該說出口的,無心冒犯到了別人;做錯了!做錯了!剛剛太莽撞了……是因為我們沒有顧及到那個當下。
弘一法師每次落座時,都要先把藤椅輕輕搖動,慢慢坐下,每必如此,豐子愷不明白,便問弘一法師這是為什麼?
「這椅子里,兩根藤之間也許有小蟲伏著,先搖動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讓它們走避」細微之極,弘一法師的慈悲之心關照到了每一個當下。
夏丏尊先生去拜訪弘一法師時,法師正在吃飯,桌上只有一碟鹹菜,夏先生不忍心地說:「難道你不嫌這鹹菜太咸嗎?」弘一法師回答說:「咸有鹹的味道!」飯後,弘一法師手裡端著一杯開水,夏先生又皺皺眉頭道:「沒有茶葉嗎?怎麼每天都喝這無味的白水?」弘一法師又笑了笑說:「白水雖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在弘一法師眼中,世間沒有不好的東西「咸有鹹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他把佛法應用到他的日常生活中,關照每一個瞬間,用心活在每一個當下,他的人生,無處不是修行。
學佛修行,就是改變自己的過程,修正自己其實就是將佛法靈活運用。如果一個個都像佛油子一樣,嘴上的道理一套一套的,佛典精句信手拈來,但是內心卻依然是煩惱依舊,習氣依舊,佛法和相續、修行和生活都脫節了,那恐怕是不行的。
又譬如,有些人信佛以後,因為知道的規矩多了,曉得了一些教理,搖身一變自己就成了專挑別人錯的「好心道友」。「怎麼可以這樣!」「你們這樣子是不對的,要擔罪業的」「還說自己是佛弟子,在五觀堂排個隊就餐亂哄哄的,太不像話了」……這類人呢,他自己學佛越學越沒信心、越學越困惑、越學越煩惱,因為他忘記了學佛是要改變自己,就更別說將佛法靈活運用到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