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來也空空,去也空空

  1、我和李會長去看洪恭蘭老居士(老和尚新加坡弘法大護法),送了他一串念珠。老居士說他平常妄念很多,拿到這串念珠後,妄念少了。他晚上做了個夢,有一男一女來看他說是玉皇大帝派來保護他的,勸他要忍耐,並告訴他:「來也空空,去也空空。」洪老居士一生沒有耐心,性情很急;他聽了能明白,也很歡喜。醒過來之後,這兩個就不見了他說他已經八十歲了,決定不會欺騙人,這是真實境界

  2「來也空空,去也空空」,此二句將般若的義趣完全說出來了。不但我們沒來之前空空,走後空空,現前何嘗不是空空?佛說事實真相是:「如夢幻泡影」。夢、幻、泡、影都不是實在的,都是假相,這種假相存在的時間很短,經上形容「如露如電」。如露是講相續相,如電是講剎那際,說明諸法實相確實如此。明白、覺悟之人就稱為佛、菩薩;迷惑、不覺悟之人,以為這是真有,就是凡夫。所以,佛菩薩凡夫差別,就在一念覺迷。覺悟的人夢幻泡影里得自在,迷惑的人就得很辛苦。

  3由此可知,這就是「緣生」,緣起性空。業緣很復雜,有善、惡、無記三類,唯有真正覺之人,能運用得非常恰當,幫助沒有覺悟眾生開悟這就諸佛菩薩普度眾生。明了諸法無所有,空空也是無所有、了不可得,能得的念頭所得的一切物都是空空,我們的心才真正回歸到平靜,回歸到清凈平等清凈平等是我們的真心本性,也是宗門所說的明心見性。因此,我們就能體會到,為何世尊一生講經說法,《般若經》講了二十二年,就是一切眾生不知道諸法皆空事實真相,不能行菩薩道。菩薩道就是覺悟之道凡夫的是迷惑之道,所以才出現十法界六道、三途。迷得重的是三途現象;稍微輕一點的是六道;再輕一點的是四聖法界。無論三途、六道、四聖法界都是迷,都沒有契入空理,契入空理就證得一真法界

  3「一真」也是勉強說的名相,若我們執著有個「一」,執著有個「真」,又錯了。一的對面是多,真的對面是假,惠能大師說,一多、真假是二法,二法就不佛法。所以,沒有「一」的念頭也沒有「真」的念頭才是真正的一真法界。由此可知,稍稍起心動念就錯了

  4、學佛要怎麼學?宗門常講:「從根本修」,根本就是一念不生心地清凈有一念頭若有個「我現在一念不生」,就已經生了一個「一念不生」的念頭這就錯了。初學時,宗門用盤腿面壁的方法,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學成之後,要在生活當中去歷鍊,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成功了,此時所有境界都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沒有離開十法界六道、三途,所以法界才稱作一真。若真的有十法界六道、三途,法界怎能稱作一真?故轉變在心,轉變在認知,認識境界的實相,就是認清宇宙人生真相

  5「來也空空,去也空空」意思很深,能認識清楚,就會歡喜掌握緣,成就無量的功德,所謂是積功累德。凡夫錯認了境界,造作罪業,但造罪不是有意的。佛講所有一切罪業的根源是愚痴,痴就是不了解事實真相才會做錯事情,用錯緣。覺悟之人了解事實真相,所以起心動念、一切作為都是積功累德。積功累德是世人概念覺悟的人沒有這個念頭十法界眾生有這個念頭,一真法界的佛菩薩沒有這個念頭,所謂「作而無作,無作而作」。

  6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自然感應道交,決定沒有起心動念。古德用敲磬做比喻,敲打比喻眾生的感,磬發出的音聲比喻菩薩的應。實際上,佛菩薩的應是自性感應。而我們將佛菩薩看作人,一切諸法看作實體大乘精義我們無法體會,所以不知道盡虛空法界一切事物都是自性。宗門覺悟的人常說:「頭頭是道,左右逢源」,這說盡了事實真相虛空法界是一個自性而已。自性是能變,感應是所變,何處有感,何處就有應,感應道交,絲毫不爽。感應理事深廣無盡,我們要細心去體會,明了之後,就曉得怎樣學佛、怎樣做人、怎樣過日子,達到真正的幸福美滿

  7、世法講「真善美慧」,佛法講「常樂我凈」,這是真有;可是十法界眾生沒有,一真法界的佛菩薩有;也就是說心動的人沒有,不起心動的人有。佛把心比喻作水,水在平靜不起波浪時,像一面鏡子,把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這就比喻真善美慧、常樂我凈。可是水一起波浪,雖然還能境界相,但是支離破碎,所以真善美慧、常樂我凈就失去了

  8由此可知,諸佛菩薩的心即使應化在六道,隨類現身,隨機說法,還是平靜的。說法時,「說而無說,無說而說」;示現時,「現而無現,無現而現」,永遠處在一真的境界,心永遠保持像水一樣的平靜自性功德就是水的光,能照見一切萬法。在十法界里,愈往下,心的波動幅度愈大,愈往上波動就小。幾時心在境界不動了,以《華嚴經》來說,最低限度是圓教初住菩薩自性般若解脫法身就現前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