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一個無明的人

  佛說無明是迷昧、是不覺、是無所其明的意思。換句話說,明是智慧無明就是沒有智慧、是愚痴也就是由煩惱而起的惑。

  因為一個煩惱無明熾盛怨天尤人,處處不滿現實的人他是不可能與真理相應的,他的言語舉動更不可能與真理結合在一起。

  《分別緣起經》曰:「如是無明,隱覆真實,顯現虛妄,以為形相。」若以現代觀念詮釋無明,可以說明是覺、是智慧而無明是明之反,是不覺、無智慧也就愚痴、是迷昧不明。無明是我們人煩惱不安的根本原因。我們人的煩惱,來自貪婪、嗔恚、自私執著,由於我們愚昧不明,所以終日煩惱不安中討生活。由於無明使我們自己不了解自己,不認識環境。得意時趾高氣揚,不可一世;失意怨天尤人,全不反省。

  我們不必說出世間法的智慧,即以世俗世間來說,立身處世,要有自知之明,也要有知人之明。如對事有先見之明,更可以趨吉避凶,減少煩惱。然而,我們徒以「世智辯聰」為「明」,又有幾個人是以「正覺」為明呢?所以,無明正是世俗世界的本質。下面的故事能夠說明「無明的人才會怨天尤人」這個道理

  唐玄宗李隆基執政的時候,有一個隴西人叫李微,他是皇族之子。李微少年博學,精通文墨,做起文章來也是下筆千言,但是他卻恃才傲物,目中無人。和他時代的才子,比如李白、杜甫、岑參等人,他都不屑一顧。當時的人,也都說他是個才子,不敢與他抗衡。於是,他越發顯得妄自尊大。他未弱冠時,便領了鄉薦,貢至京師。不料想走了十科,未中一第。因為他恃才狂妄,不肯俯就這個科目的程式,以此多不合式,常被剝放。

  李微一次不中,便罵一次主考官,說他眼瞎,不識文字。又罵一些及第的人:「黃口孺子,腐爛頭巾,都中了。我輩這樣高才,卻淪落不第,看他有什麼臉面來見我。」他口氣憤懣,肆無忌憚,時常怨天尤人。李微雖然有下筆千言的本領,但是他卻不明白他自己身份是皇族之子,一味地狂傲不羈,不明白考場無戲言,導致考試不合格,對人發脾氣,責怪別人,埋怨別人,這正體現了他的無明

  現實生活中,同樣有無明的人,他們遇事不思解決之道,反而口出抱怨,這樣並不能使自己解決事情,反而還會使事情越來越糟。有一農夫,劃著小船給另一個村子的居民送農產品。那天的天氣十分炎熱,農夫汗流浹背,十分痛苦。他著急地劃著小船,希望馬上完成任務,以便在天黑前能返回家中

  忽然,農夫發現,前面有另一隻小船沿河直下,迎面向自己快速駛過來。眼見著兩只船就要撞上了,但那隻船並沒有躲避之意,似乎是有意撞農夫的小船。「讓開,快點讓開,你這個傻瓜。」農夫大聲向對面的船吼道:「再不讓就要撞上我了。」但農夫的喊叫沒有任何作用,盡管農夫手忙腳亂地想讓開水道,但是已經來不及了,那隻船還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

  農夫被激怒了,他厲聲呵斥:「你會開船嗎?這么寬闊的河面,你竟撞在我的船上。」當農夫怒目審視對方的時候,他驚訝地發現,小船上竟然沒有一個人,他厲聲斥罵的僅是一隻將繩索掙脫的空船。這位農夫顯然是無明之人他不知道對面的船是空船,卻對著來船大聲喊叫,想讓來船為他讓路。他卻不主動向船隻讓路,最終兩船相撞。

  這說明,無明的人遇到不順心的事,在他的心目中只有抱怨,卻不會思考解決事情方法。人之所以有許多怨煩,並不是外面的世界強加的,而是自己的內心使然。常言講得好:「心魔即是魔。」如果心中不坦然,就會生發許多煩惱尤怨。

  許多怨尤多是自己的內心造成的,比如說自己把一本放在一個地方,過幾天找不到了,埋怨這個人埋怨那個人,對熟人大發脾氣,直到自己又把書找到,才不會埋怨他人,但給人留下了一個很不好印象佛經上又說了:「發脾氣叫做火燒功德。如果不改掉這個壞脾氣,無論一天念多少部經,講多少次法,做多少善功德,也是出不了三界的。」

  無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理。因為不明理,所以遇到不如意時就怨天尤人,上怨蒼天不保佑,下尤世人不幫忙。對眷屬朋友國家社會都怨尤。甚至煩惱怨恨的時候,拿起家裡茶杯桌椅來摔,這就是人生最大的無明他不怪自己,反而怨天尤人,怨眷屬,怨朋友,拿桌椅、茶杯出氣,這是何苦。

  可見,無明心生抱怨的主要因素要想不被抱怨困擾,就得無明為有明。所以,我們平常自我反省一下,把無明變成有明,也就不怨天尤人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