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
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
這首偈頌的大意是說,奉侍孝養自己的父母親,愛護妻子和兒女,遠離殺生害命的行業,這是最吉祥的。
首先我們來看這首偈的第一句:「奉養父母親。」在《論語》里,子游請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回答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的意思是說,現在人們常把贍養父母給父母吃飽當成孝。要知道,對於犬馬也會有人餵養的,如果對父母僅僅是養,而沒有恭敬心和孝順心,那和餵養犬馬又有什麼不同呢?」
《雜寶藏經》中記載,過去佛在王舍城說法的時候告諸比丘,有兩種惡行,其果報之快如拍球反彈,能令人速墮地獄。是哪兩種惡行呢?
接著世尊又告諸比丘,在久遠劫前雪山有一隻鸚鵡,它的父母眼睛失明不能外出覓食,所以它每天都會採集好的果實回來供養雙親。當時有一位農夫,他發願將來自己的稻穀成熟後,要與一切眾生共享。鸚鵡知道了農夫的誓願,便經常到田地里採集穀子供養父母。
一天農夫到田裡巡視農作物的時候,發現很多稻穗被鳥啄斷了,於是起了懊惱的心,在田裡設下捕鳥的網。鸚鵡再度來採食的時候,正好被網給纏住了動彈不得。它見農夫從田埂走來,便說:「地主啊!您先前發願要將稻穀布施給大家,所以我才敢到這里覓食的,現在你怎麼反悔了呢?而且,田地就像母親般孕育著萬物,稻種就如父親一樣養育著他的孩子,實語就像孩子般天真無邪,農夫就像國王那樣愛護子民。作為子民的我,心存感恩地擁護著您。」
農夫聽了這番話心生歡喜地問鸚鵡:「你采這些稻穀要給誰用呢?」
農夫於是告訴鸚鵡:「從今以後,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到我的田地里來采谷,我願意布施給你。」鸚鵡聽了這話,內心充滿了感恩和歡喜。
根據經中記載,故事裡的鸚鵡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過去生,農夫是舍利弗,盲父盲母分別是凈飯王與摩耶夫人的前生。
自古以來,羊羔有跪著接受母乳的舉動,小烏鴉有銜食喂母鴉的孝行,動物尚且能念報父母的恩德,為人子女的更應當對自己的父母加倍地奉養和孝敬。
《五分律》當中佛說道:「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父母對子女從出生懷抱到養育成人,這中間所付出的辛苦,為人子女的即使一肩擔父親,一個肩擔母親,讓父母在自己身上大小便利,乃至用世上最珍貴的奇珍異寶、衣服美味供養,如是經歷多時乃至百年,仍然沒有辦法報答父母養育自己的須臾之恩。須臾,就是說的很短的時間。
「父母生養教,悲流恆無盡,隨子生憂喜,慈愛過己身。觀今思既往,恩念正等齊,縱使兩肩負,何能報萬一?」這些話都是來告訴我們,要念父母的恩。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教我們,對我們的慈悲就像河水一樣流也流不完。父母愛兒女勝過愛自己,因此說「慈愛過己身」。今生的父母這樣愛我們,可想而知,過去生中的父母何嘗不是這樣愛我們呢?所以說「觀今思既往,恩念正等齊」。
為什麼會把父親比作天,把母親比作地呢?因為天地有覆蓋、承載之義,這說明父母對我們的恩是無法報答的,一定要好好地奉養才可以。
子女對父母的孝,可以歸納為三種:贍養父母是小孝,為父母揚名是中孝,勸導父母信佛,知因識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大孝。我們現在只要能勸父母歸依三寶,對父母的恩就能報得了,這一點可以引佛語為證明。
我們知道,佛陀出生後的第七天他的生母就往生了,佛陀是由他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也就是後來的大愛道比丘尼撫養長大的,可見他的姨母對佛的恩非常大。一次阿難對佛說:「姨母對您的恩那麼大,您應該報答才是呀!」佛說:「若聞三寶名字,已是報恩。」這是說佛度大愛道比丘尼,讓她聽聞到三寶的名字,便是報答了她的重恩。
「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佛說這首偈是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壽命即使有一百年之久,如果不能明了緣起法,還不如壽命僅有一天卻能夠通達緣起法的人,活得有價值有意義。孔子也曾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早晨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由此可知,在眾多的孝行當中,引導父母了解佛法,長養父母的法身慧命是最有意義的,也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孝順父母,不僅要從身體上關照他們,還應當幫助他們歸信三寶,直至解脫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