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從前有個村落,距王城五由旬路程。村中有好美水。國王命令村裡人日日給他送美水去。村裡人疲苦不堪,全都想移居到別處去,遠離這個村落。這時村長對眾人說:「請大家不要離開,我會替你們去跟國王講,把五由旬的路程改稱三由旬,使距離短些,你們往來就不疲苦了。」村長即去對國王講了。國王同意改為三由旬。眾人聽了,就很是歡喜。有人說道:「這依舊是原先的五由旬,一點也沒有變。」村民們雖是聽了這話,然而相信國王的言語的緣故,終究不肯搬走。
世上的人也是這樣,修行著大乘正法,度過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這五道,向泯滅了生死因果的涅槃城走去,卻產生了厭倦的心情,就想避開這條漫長的路途,祈望頓時凌越出生死的輪回,不想再進一步地修行正法了。如來法王就用權便的方法,把純粹一乘的正法分開來說成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具有小乘根性的人聽了,很是歡喜,以為容易實行,便繼續修行善德,以求渡過生死苦海。後來又聽人說沒有三乘,原本就是同一條道路,就是菩薩乘這一乘。因為信奉佛說法的緣故,終究不肯捨去成見的執著。像那些村民一樣,信奉國王的言語。
這故事比喻∶世人修行正法,以求渡脫生死輪轉的苦,但因長期修學,感到勞倦,往往中途要想退心,不欲再求進步了,幸虧如來法有大方便門,把一乘的佛法方便說成三乘,使得小根小智的人們聽了,以為很容易修成,就會鼓起勇氣來修善進德,以求了脫生死,等到他們證到自己解脫的小乘果位以後,佛再告訴他們,佛法原來只有一乘,所謂『惟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到了這時,他們因篤信佛語,就能回小向大,信受不疑,安然進修大乘菩薩道了。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詼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卷上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訶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穀從何而生。答曰。五穀從四大火風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
34、送美水喻
昔有一聚落①,去王城五由旬②。村中有好美水,王敕③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遠此村去。時彼村主語諸人言:「汝等莫去,我當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來不疲。」即往白王,王為改之,作三由旬。眾人聞已,便大歡喜。有人語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無有異。」雖聞此言,信王語故,終不肯舍。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修行正法,度於五道④,向涅槃城,心生厭倦,便欲舍離,頓駕生死,不能復進。如來法王有大方便,於一乘法分別說三。小乘之人,聞之歡喜,以為易行,修善進德,求度生死。後聞人說無有三乘,故是一道。以信佛語,終不肯舍。如彼村人,亦復如是。
注釋:
①聚落:即村落、村。
②由旬:為印度計算里程之單位,即指公牛掛軛行走一日之旅程。只是一個大致的界定而已,約三十里左右。
③敕:自上命下之詞,特指皇帝的詔書。
④五道:即五趣。即有情所趣之處有五種分別: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大乘經論中於五道之外別立阿修羅,稱為六道。五道中,地獄、餓鬼、畜生三者為純惡之所趣,人、天為善惡雜業之所趣,皆屬有漏,與無漏之凈土相對,故總立名為惡趣。又由因果不亡之義,稱為五有。
源流:
《莊子·齊物論》:狙公賦(分配)茅,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列子·黃帝》: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耳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於己也,先誑之曰:「與若茅,朝三而暮四,足乎?」眾狙皆起而怒。俄而曰:「與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物之以能鄙相籠,皆猶此也。聖人以智籠群愚,亦猶狙公以智籠眾狙也。名實不虧,使其喜怒哉。
《妙法蓮華經》卷六<譬喻品>:國邑聚落,有大長者,……財富無量,……其家廣大,唯有一門……周匝俱時欻(chuā)然火起,焚燒舍宅。長者諸子,若十 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即大驚怖,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而諸子等於火宅內樂著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厭患,無求出意。……
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當以衣裓,若以幾案,從捨出之。復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而復陋小,諸子幼稚,未有所識,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我當為說怖畏之事,此舍已燒,宜時疾出,無令為火之所燒害。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諸子:「汝等速出!」父雖憐憫,善言誘喻,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了無出心,亦復不知何者是火,何者為舍,雲何為失,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我今當設方便,令諸子等得免斯害。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種種珍玩奇異之物,情必樂著,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游戲。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與汝。」
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適其願故,心各勇銳,互相推排,競共馳走,爭出火宅。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其心泰然,歡喜踴躍。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其車高廣,眾寶莊校。……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隱第一,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
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何以故?如來有無量智慧力 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盡能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大正藏》第九冊第十二至十三頁)
解說:
方便是相對於真實而言的,根本的旨歸是真實,而藉助於善巧、善權,以便進入到那真實之門去,就是方便了。從根本上來說,方便其實並不存在,只是隨順事物權且顯現而已。
來源: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
3、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