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受是苦,教你遠離苦難!

  uploads/content/2022/june/69eb06788521d425767bc7f8be070f6b.jpg" />

  四念處,第一,觀身不凈,第二觀受是苦。

  眾生除了貪著自己的身體之外,第二就貪享受。

  受就是我們講享受上的受,我們眾生是在講享受上注意。從前的人說有錢有閑,才研究衣食住,吃好穿好住好,出門車要好。衣食住行就是受,我們凡夫除了愛身體,為了這個身體講享受,高級的還會精神的享受,所以佛才說受是苦,我們凡夫不懂苦受是苦、樂受也是苦。

  凡夫是有苦受就甩掉求樂,佛法說苦受是苦苦,樂受是壞苦,這會兒是樂,樂境消失,壞了就是苦,它不壞都是苦。

  站久了就是苦,想坐;坐久了也是苦受,這叫壞苦,樂變了覺得它討厭就是苦。

  佛法里說沒有真正的樂,樂是壞苦,原來是樂,損失了就沒有樂。

  吃好的習慣了沒有就苦。自然災害沒有吃的,窮人要好點,有錢人平時吃好的習慣了,自然災害來了比誰都苦。

  壞苦,好的沒有了壞了就苦,剛解放有錢人特別苦。

  天上也苦,天人要死時特別苦,天上享受慣了要死時有天眼,看到將要投生的地方沒有天上的好日子特別苦,所以佛說樂也苦。

  不苦不樂是行苦,無常時間在過去,這就是一個苦雖然你沒感覺到苦,但時間過去生命在消失,佛法看所有的受都是苦,凡夫一般只曉得苦是苦,還有的人連苦苦也不曉得,苦謂樂倒。

  眾生就是這樣,佛就說苦是苦、樂是苦、舍也是苦。

  無常就是苦,是逼迫事。

  我們要反省想想生命光陰,哪個擋得住?人就是逐漸逐漸朝死亡走,任何人都受,這個才是壓迫我們的東西,所以佛法說死就是王。

  閻王是個譬喻,死的權威最大,對任何人都威脅,不是死時才威脅,現在就在威脅你。一分一秒在過去,不停朝死亡走,死王厲害得很,我們不好修行都要作他的奴隸,無常故苦,沒有辦法自然規律還是苦。

  苦諦這個東西隨時都存在,但我們凡夫往往不覺得,麻木不仁,遲鈍,只曉得幾點鍾開會怕遲到。開會還可以請假,死王來時請不了假。所以對於無常要敏感,對死的無常跟細的無常我們隨時要敏感,不要無常常倒。

  心是無常,心沒有體積,是精神方面的東西,不是物質的沒有體積。

  思想精神不佔空間,光占時間,有時間性的東西,就是無常

  我們的我執就在這個地方起,我能想。西洋有個哲學家叫笛卡爾,承認有我,說:我思,故我存。我們一般凡夫在這里起執著我想怎麼就怎麼。

  佛學叫心學,佛法實實在在,是高級的心理學又叫內學,不是研究外在東西,是研究自己內心世界,反省。

  反省就是改造思想,要認識心無常,然後把這個心不要認為是我。

  我們凡夫執著,粗的認為身體是我,其次認為思想是我。

  我怎麼想就是對的,說,不是,如果有我,心應該是常。我,含有常的意思,如果無常就不是我。剎那變,前頭的我就不是後頭的那個我,所以觀心無常

  -02-

  uploads/content/2022/june/694ecdf9f44239012631f232fc2858e1.jpg" />

  【妄想驅馳,吸攬前塵作所依;業感原無意,苦樂隨因異;苦果實堪悲,酸辛難比;世樂雖榮,享盡愁還至;切莫把五欲塵勞枉自迷。】

  蕅益大師也是一樣,他在對治妄想之前,先告訴你這妄想虛妄的,不是你本來就有的。為什麼有感受呢?因為我們一念的妄動去跟外塵接觸,所以產生了這個所依的六根,有六根才有感受,所以這個感受從一念心性的角度,它不是你生命的本質,它是攀緣所產生的一個假相而已,所以你一開始也不要太緊張。你只要覺悟就好,知妄即離,離妄即覺!

  對治感受有三塊:

  第一個,「業感原無意,苦樂隨因異」。這個感受是怎麼來呢?是業力招感,你不能作主。善業讓你快樂,罪業讓你痛苦這是第一點。

  第二個,痛苦果報當然會讓你挫折失望。愛別離苦、怨憎會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等等,那麼這種痛苦,當然沒有人會追求。

  我們看第三個,就是那種世俗快樂世俗的榮耀,但是它有一個問題,它是無常敗壞。就是說你去享受快樂你會有一種安全感、不安穩性,這種不安穩性就破壞了你的快樂

  所以,結論:「切莫把五欲塵勞枉自迷」。其實我們追求感受,你最好有一觀念,就是世間快樂感受,你都要付出代價,都要代價。娑婆世界快樂,沒有一不需要付出代價。

  你看天台智者大師說這個快樂啊「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憂惱,一切無樂時。」榮耀的快樂的感受要出現,你必須要「求」,這個是娑婆世界最大的問題。一旦要追求,問題就來了

  你看極樂世界快樂你不要求,自然皆生快樂

  凡是要追求的快樂就有問題了。

  第一個過程很辛苦。因為你想快樂,別人也想快樂那大家就各憑本事,就競爭了,所以你一開始追求,是有辛苦和壓力的。

  第二個,得到以後,你高枕無憂嗎?也未必!因為「得時多怖畏」,你有這種不安全感

  第三個,「失時懷憂惱」。凡是求來的東西一定會失掉,因為它本來就不是你的,所以最後失掉的時候,你就痛苦了。一個人本來就沒有,也就沒事,你得到以後再失去,那這個是非痛苦的。

  所以說,你不管是追求過程、享受過程跟失去的過程,你都付出了辛苦、怖畏、憂惱的代價。所以這種感受的追求是帶有過失的。

  那麼這個就是對快樂的追求,一個色身,一個感受。我們慢慢先種下一個這樣的觀照。

uploads/content/2022/june/95f7e3517657f1b0b9537bdd15fa42aa.jpg" />

uploads/content/2022/june/020136c4d819e3aee1f87fa2eee04027.jpg"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