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從前有個人,想得到國王的賞識,就問別人說:「怎樣才能得到國王的常識呢?」有人對他說:「如果要想得到國王的賞識,國王的樣子,你應當效仿。」這個人聽後就到國王住的地方,他看見國王眼皮不斷地跳動,便仿效國王不停地眨眼。國王問道:「你得病了嗎?是受了風寒了嗎?為何不停地眨眼?」他回答國王說:「我的眼沒病,也不曾受風,只是想得到國王您的賞識,看到國王您的眼皮跳動,故意仿效國王您啊。」國王聽了這話,瞪大了眼十分憤怒,立即叫人對他施加各種刑罰,並下令把他趕出這個國家。
世上有的人也是這樣,想接受佛教,得到美好的教義,使自己增長智慧。既已接受佛教,又不能認識佛陀為渡眾生而制定的各種方法,於是聽宣講教義時,見到不正確的字句,就譏諷詆毀,仿效其中有偏差的地方。正是由於這種原故,在佛學的義理中,永遠失去了利人利世的東西,最終會墮落到地獄、餓鬼和畜生的道路上,受盡苦難。這樣的人就好像仿效國王眨眼,結果反受其害。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詼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卷上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訶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穀從何而生。答曰。五穀從四大火風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26、人效王眼瞤喻
昔有一人,欲得王意①,問餘人言:「雲何得之?」有人語言:「若欲得王意者,王之形相,汝當效之。」此人即便往至王所,見王眼瞤② ,便效王瞤。王問之言:「汝為病耶?為著風③耶?何以眼瞤?」其人答王:「我不病眼,亦不著風,欲得王意。見王眼瞤,故效王也。」王聞是語,即大瞋恚④ ,即便使人種種加害,擯⑤ 令出國。
世人亦爾。於佛法王⑥ 欲得親近,求其善法,以自增長。既得親近,不解如來⑦法王為眾生故,種種方便,現其闕短。或聞其法,見有字句不正,便生譏毀,效其不是。由是之故,於佛法中永失其善,墮於三惡⑧。如彼愚人,亦復如是。
注釋:
① 欲得王意:想得到國王的賞識。
② 眼瞤(rún):跳,眼皮跳動。
③ 著風:受風後眼部痙攣。
④ 瞋恚:瞋,瞪眼,恚,憤怒。
⑤ 擯:拋棄。擯令出國,下令趕出國門。
⑧ 三惡:即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佛教認為:若作惡多端,來世墮入三惡,受惡報。
解說:
此則可與第五十七則<蹋長者口喻>比看。《雜阿含經》卷十四:如賣針人,至針師門,欲求賣針,終不可售。(《中華大藏經》第三十三冊第一三九頁)
辨析:
《百喻經》故事中的結構,都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是歷史的傳說或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蘊藏著一種哲理、意趣;第二層是比喻部分,寄寓一個修持佛法中的道理,由淺入深,渡渠過道,泄入佛理之深潭。這其中不乏對社會、對人生、世態炎涼的評價判斷,也不乏深刻的見解。需認真地辨別分析。
來源: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
3、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