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從前在古印度有一位婆羅門種姓的人,自稱知識淵博,能掌握星象占卜吉凶的方法預知未來。他自稱技藝高明,於是就來到別的國家,抱著自己的兒子,在人們面前哭喊不止。有人問他說:「你為什麼哭泣?」這個婆羅門種姓的人說:「這個小孩,過七天後就要死了,我憐憫他的夭折,所以痛哭啊!」那旁邊的人說:「人的生命難以預料,預測很容易出差錯。也許過了七天未必死亡,何必預先就悲痛呢?」婆羅門種姓的人說:「太陽月亮也有黑暗的時候,天上的星宿也可能會隕落,而我所預測的,從來沒有失算過。」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和利益,過了第七天,他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孩子,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推測。過了七天,人們聽說他的兒子死了,都感嘆地說:「真是一個智慧的人,所預言的果真不錯。」人們從心裡對他信服,向他致敬。
這就好比信奉佛教的比丘比丘尼和不出家的善男、信女,為了得到利益和供奉,自稱已經悟道,用世俗的思想誘導,去傷害一心事佛的修行者,用偽裝出的慈善品德騙人,從而使自己在輪回中受盡苦難。就像那個婆羅門種姓的人,為顯示自己的預言靈驗,親手殺死兒子來愚弄大家。
百喻經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詼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卷上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訶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穀從何而生。答曰。五穀從四大火風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
11、婆羅門殺子喻
昔有婆羅門①,自謂多知,於諸星術②、種種技藝,無不明達③。恃己如此,欲顯其德,遂至他國,抱兒而哭。有人問婆羅門言:「汝何故哭?」婆羅門言:「今此小兒,七日當死,愍其夭殤④,以是哭耳。」時人語言:「人命難知,計算喜錯⑤。設七日頭或能不死,何為預哭?」婆羅門言:「日月可暗,星宿可落,我之所記,終無違失。」為名利故,至七日頭,自殺其子,以證己說。時諸世人,卻後七日,聞其兒死,咸皆嘆言:「真是智者,所言不錯!」心生信服,悉來致敬。
猶如佛之四輩弟子,為利養故,自稱得道,有愚人法,殺善男子,詐現慈德⑥,故使將來受苦無窮。如婆羅門為驗己言,殺子惑世。
注釋:
①婆羅門:古印度的貴族集團,是四種姓中的第一種姓,掌握神權,成為知識壟斷者。四種姓依次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賤民。
②星術:用星象占卜凶吉的方法。
③明達: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④愍其夭殤:愍,憐憫;夭殤,未成年而死亡。
⑤喜錯:容易出差錯。
解說:
四眾弟子為了貪得供養,自稱得道,以欺世盜名,最終必將遭到傾覆。為理解此意,可抄出《雜譬喻經》(比丘道略集、鳩摩羅什譯)的一則譬喻,以供並讀,亦屬以喻解喻的方法。
昔有一比丘被擯(驅逐走),懊惱悲嘆,涕哭而行,道逢一鬼。此鬼犯法,亦為毘沙門天王(即四大金剛之一)所擯。
時鬼問比丘言:「汝有何事,涕哭而行?」比丘答曰:「我犯僧事,眾僧所擯,一切檀越供養盡失:又惡名聲流布遠近,是故愁嘆涕泣耳。」鬼語比丘言:「我能令汝滅惡名聲、大得供養,汝可便立我左肩上,我當擔汝虛空中行,人但見汝而不見我身。汝若大得供養,當先與我。」彼鬼即時擔此比丘,於先被擯聚落上虛空中行。時聚落人見皆驚怪,謂其得道,轉相謂言:「眾僧無狀,枉擯得道之人。」
時聚落人皆詣此寺呵責眾僧,即迎此比丘住於寺內,遂大得供養。此比丘隨所得衣食諸物輒先與鬼,不違本要(約)。此鬼異日復擔此比丘遊行空中,正值(遇)毘沙門天王官屬,鬼見司官,甚大驚怖,捐棄比丘,絕力而走。此比丘遂墮地而死,身首碎爛。(《大正藏》第四冊第五二三頁)
辨析:
佛教在反對婆羅門教的至上神權,抨擊婆羅門教所規定的嚴格種姓制度上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它在揭露作為神權代表的婆羅門的虛偽上是深刻而不遺餘力的。在佛典《中阿含》卷十七、《四分律》卷四十中,所歷數的婆羅門的罪惡達十四項之多,為我們留下了可貴的思想資料。
在本文中,我們也可以得到一些啟示。作為婆羅門僧侶,為了維護所謂貴族的尊嚴,他們既是偽善的,同時又是極為陰險和兇殘的,甚至不惜殺死親生子女來欺愚世俗的人們,以取得思想和文化的統治權。佛教利用淺顯的故事卻反映出一個深刻的歷史事實:佛教把成佛的范圍推廣到一切有情的人,它的大眾化、平民化的思想特點,也可以證明其價值所在。
來源: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氂
3、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