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遠離名聞利養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下面再告訴我們,如果你能夠遠離名聞利養果報,你得的功德利益當然是不可思議,佛在此地也給我說了幾條。我們看底下經文

  【彌勒。初業菩薩。如是觀察利養過失。樂於少欲。不生熱惱。】

  這是真正聰明人,真實覺悟的人,真的聰明、真的覺悟,他一定遠離利養。這一這是總說。『如是觀察』,要像世尊前面給我們所講的,名聞利養果報裡面有這么多的過失你真正明白、體會了,你才曉得可怕。這個問題對我們非常嚴重,一定要下定決心把它舍掉,不能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從心裡上要把它舍掉。舍掉之後,你一定能夠喜歡欲知足,知足就常樂,『不生熱惱』,你的煩惱就不會生。不生熱惱就是斷煩惱的前方便,也就是我們常講斷煩惱的預備功夫你想這個問題嚴重不嚴重?如果利養舍不掉,你的煩惱是天天增長,不會減少。如果把這個東西舍掉,你心就清凈,心清凈就生智慧。我們大家天天祈求的要開智慧智慧怎麼開法?必須把開智慧障礙去掉,你的智慧自然就現前。再看下面經文

  【何以故。】

  世尊這三個字提醒我們,『何以故』就是為什麼。

  【彌勒。】

  再叫著彌勒名字,下面開示就重要了

  【少欲菩薩。】

  這一句,這四個字一直貫到下面十四句。第一:

  【於一切過皆悉不生。】

  下面也是,少欲菩薩

  【堪為諸佛清凈法器。】

  每一句都是『少欲菩薩』,少欲菩薩有這么多的好處,這么多的利益第一個利益是他有過失,由此可知,無量無邊的過失從哪裡來的?從貪圖利養來的。諸位要曉得,世間五欲六塵的利養你捨去了佛法當中也有利養,佛法當中也有名利,如果心裡頭有染著,跟染著世間名聞利養沒有兩樣。佛是叫我們舍貪瞋痴的心,不是叫我們換對象,換對象沒有用處,一定要把貪瞋痴的心舍掉。第二句『堪為諸佛清凈法器』,這句很重要。什麼人有條件做佛的學生、做佛的弟子?能夠接受佛的教導,那就法器,器是比喻,少欲的菩薩就行,就是佛的好學生。下面一句

  【而不系屬在家出家。】

  不但『不系屬在家』,心裡面,系屬的意思,要用現在淺顯的話來說,就是牽掛,你心裡有牽掛。世間人牽掛著家,一切都為家去奮斗、去努力、去奉獻,為家。出家人道場,如果為道場這個家也錯了。所以教給我們,少欲菩薩對於世俗的家、出世間道場都不放在心上。這個道場如果壞了,年久失修,怎麼辦?要不要四處去化緣來整修?這個看起來都是很正常的現象,要不整修,將來我們這些出家大眾到哪裡去住?你看你心裡不能不牽掛。其實這個牽掛錯了,不要你牽掛。古時候這些大德,這個廟壞了沒有人修,他就離開,到別的地方去,不住在此地。出家人要緊的是修道!問你你有沒有道心?你有沒有道行?這些東西絕不放在心上自然人來修,哪裡要自己修?

  你說誰來修?這些事情護法神的責任。我們真正有道,搞得沒得吃,沒地方住,連遮蔽風雨的地方都沒有,你們想想看,護法神的頭目是韋馱菩薩,韋陀菩薩豈不是要撤職查辦!這真的,不是假的。你要沒有道心,韋馱菩薩看看不護持你,你自己辦法去吧!自己想辦法就苦了。所以要真正信佛,相信諸佛護念,護法神照顧,一生都交給佛菩薩、交給護法神去照顧,你的心在道上。道是什麼?道是清凈心,道是一個雜念都沒有。明天有沒有得吃,管這些事情幹什麼?明天還沒到,你現在就打妄想你說你糟糕不糟糕!所以,這個經文的意思很深。第四句這是少欲菩薩

  【住於真實最勝意樂。】

  『真實』是什麼?你了解什麼叫虛妄,離開虛妄就是真實。《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三心可得那是虛妄的;諸法性空,那是虛妄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把這個東西離得干乾淨凈,你就住在真實真實里頭有『最勝意樂』,勝是殊勝,這個快樂,我們平常講法喜充滿。法喜充滿很多人都會說,到底法喜是什麼你也沒有嘗過,為什麼沒有嘗過?從來沒有法喜過。聽經好像聽得滿歡喜的,只嘗到一點點邊緣,實在講真的沒有嘗到,真的法喜是真樂,住真實就有法喜。

  【不為卑下亦不驚怖。】

  在大庭廣眾之下,決定沒有自卑,也沒傲慢,不驚不怖。

  【離諸惡道墮落畏故。】

  永遠離開惡道之緣,我們不能講因,因是決定有的,無量劫來,阿賴耶識里含藏的種子,從佛法界地獄法界都充滿了。雖有,我們不怕,為什麼不怕?沒有緣。『離諸惡道』,此地講的是離諸惡道之緣就不會墮惡道。縱有惡道的業因,你也不在乎,也不會畏懼,知道自己決定不墮惡道。

  【無能映蔽舍耽味故。】

  『映蔽』是說你的智慧、你的德能自然光明一樣遍照,沒有任何能夠把你遮住的。縱然你是擺著很低的姿勢,處處是顯示低姿勢,可是明眼人還是看得出你的光明。一般人他是不出,明眼人看得你是大德你有智慧光明。底下是『舍耽味故』,就是你能夠舍一切利養。第八句:

  【眾魔境界解脫故。】

  魔境在哪裡?我們現在生活社會,可以說整個社會就是魔境,誰能夠逃得過魔掌。魔是什麼?魔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眼睛的花世界是魔,你耳朵聽的那些流行歌曲是魔,你每天穿的這些服裝,都很新式、很流行的,那都是魔。魔天天動腦筋,天天想花樣,叫你非常辛苦,過得很辛苦,賺的錢都送給他,都去供養他,那都是魔。所以魔不是青面獠牙,魔很好看,你看得很舒服讓你心裡起七情五欲,起貪瞋痴慢,那都是魔。佛菩薩給你清凈心,不叫你感情,凡是牽動你感情的,都是魔。為什麼你會著魔?為什麼你會被魔控制?因為你貪欲。你貪著利養、貪著名聞、貪著果報,這些都是魔王的把柄,你把你的把柄交給魔王魔王就牽著你走,你就不開他。如果少欲知足,魔對你沒有法子,眾魔境界里你得解脫了。

  【一切諸佛之所稱讚。】

  這個好懂,少欲知的人必定是諸佛護念。

  【諸天及人亦當愛羨。】

  天人比我們世間聰明,他的智慧德行比我們世間人高。生天,我們曉得最低的條件都是十善業道。如果往上面去的,他還要修禪定,還要修四無量心,所以智慧道德人間高得太多。他們能夠看得出這個初學的菩薩欲知足,這些天人尊敬

  【於諸禪定而不染著。住邊際故。】

  不但世法能舍,佛法也不貪愛,這就對了。所以禪定他也不染著。『住邊際故』,邊際就是一般講的中道他能夠住中道

  【其心質直無有諂曲。於五欲中亦不放逸。見其過故。】

  菩薩的心正直,『質直』就是菩提心裡面的直心,《維摩經》上說「直心是道場」,《起信論》裡面講菩提心,菩提心之體就是直心,它的起用就是深心、大悲心。心地正直當然沒有諂曲,即使在五欲之中也不放逸,五欲是指我們日常生活。在順境生活很舒適的時候,他也不放逸,也能夠謹慎。為什麼?因為他知道五欲之過,所以對五欲的受用可以,絕無貪著,這就對了。第十三句:

  【如說修行能住聖種。】

  這一句是我們四眾弟子這一生當中修學成敗的關鍵,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能不能成就道業,就在是不是能夠『如說修行』。佛教給我們做的,我們認真努力去做,教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不做。一定要如說修行這就『能住聖種』,聖種前面跟諸位說過。末後一句

  【同梵行者亦當愛樂。】

  這是同參道友,『同梵行者亦當愛樂』,這就是一個和合的僧團。為什麼今天的僧團不和合?原因就是大家都貪著利養果報,特別是貪著利養。貪著利養,彼此就有利害衝突這就是破壞和合。如果我們能夠舍棄名聞利養,六和敬不難,六和敬的僧團是真正得諸佛護念,一切龍天善神護持。破壞這個僧團的,最重要的就是利養,貪著名聞利養,僧團被破壞了。

  佛在此給我們說明,遠離利養過失有這十四種利益。下面是總結。

  【彌勒若有菩薩智慧聰敏。於此功德能如是知。】

  佛所講的他都能夠理解。

  【以勝意樂當舍利養。】

  以最殊勝的意樂,從今之後將名聞利養放下

  【以勝意樂住於少欲。】

  殊勝的意願,從今以後真正學少欲知足。

  【為斷貪愛而發起故。】

  這真正能幫助我們斷三毒煩惱這是將利養過失的一段到這里講完了。

  文章恭錄自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第十集)  1996/10  新加坡居士林  檔名:15-012-0010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