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經卷上》19之乘船失釪喻

  《百喻經卷上》19、乘船失釪喻

  譯文: 從前有一乘船渡海的人,不慎把銀制的器皿掉到海里。當時他想:「我現在就在面上做個記號,以後再來打撈。」過了個月,他到達師子國,看到一條河,就到水中尋找那隻丟失的銀盆。旁邊的人問道:「想做什麼呢?」他回答:「我以前丟失了一隻銀盆,現在想找回來。」旁人又問:「在什麼地方丟的?」回答說:「在剛渡海的時候。」又接著問:「丟了多長時間?」回答說:「丟失了兩個多月了。」又問:「丟失兩個月了,為何在這裡找呢?」他回答:「我丟失銀盆時,在水面做了記號,原來在水面劃的記號,與這裡沒有不同,所以在這裡尋找。」旁人又接著再問:「水雖沒有不同,但你以前丟失是在別處,現在卻在這裡尋找,怎麼可以找到呢?」這時周圍的人都對此大笑不止。

  這就好比外道的修行者不去參悟佛理,專門修習相似善法,刻意苦行,來求得解脫就像愚蠢的人,在海中丟失銀器,卻在河中尋找。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詼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卷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訶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穀從何而生答曰。五穀從四大火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19、乘船失釪喻

  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銀釪①,墮於水中。即便思念:「我今畫水②作記,舍之而去,後當取之。」 行經二月,到師子諸國③,見一河水,便入其中,覓本失釪。諸人問言:「欲何所作?」 答言:「我先失釪,今欲覓取。」 問言:「於何處失?」

  答言:「初入海失。」 又復問言:「失經幾時?」 言:「失來二月。」 問言:「失來二月,雲何此覓?」 答言:「我失釪時,畫水作記。本所畫水,與此無異,是故覓之。」

  又復問言:「水雖不別。汝昔失時,乃在於彼;今在此覓,何由可得?」

  爾時眾人無不大笑。

  亦如外道不修正行④,相似善⑤中,橫計苦因,以求解脫。猶如愚人,失釪於彼,而於此覓。

  注釋:

  ①釪:同盂,食器。

  ②畫水:隨劃隨合,無法作記認,所以愚人說本所畫水,與此無異。

  ③師子諸國:即僧伽羅國。意思是執師子國、師子國,宋以後的著作如《諸蕃志》作細蘭。一九七二年改名為斯里蘭卡。關於此國的由來,《大唐西域記》卷十一的記載很是詳細。

  ④正行:真正的行業。對邪行而言。

  ⑤相似善:指似是而非的善。

  源流:《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解說:關於苦因,呂澂先生有一段概述,介紹了當時各派思想差異和背景,可作為參考。

  當時學說兩個系統一是婆羅門思想,認為宇宙是一個根本「因」轉變而來,即所謂因中有果說。用以指導實踐,即以修定為主。通過修定法去認識了那個根本因,便可達到解脫境界。二是非婆羅門思想,認為事物是多因積累而成,即所謂因中無果說。這一學說用以指導實踐,形成了兩派,一派走苦行道路,一派則尋求快樂佛陀對以上兩大系統思想都不相信,另立緣起論,認為諸法是互相依賴、互為條件的,既非一因生多果,也非多因生一果,而是互為因果。(《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第十八頁)

  辨析:這個比喻故事,乍看與「刻舟求劍」的成語故事無二,意在不應不顧客觀條件的變化,泥古不化,不知變通。本文中丟失銀器的人,其推理更具有模糊性,表現在他可以無視海水、河水的巨大區別,只看到一點,全然不顧其他,這使人想起「盲人摸象」的故事,其結果都是一樣荒唐可笑。

  因此只見到「水」的偏見與只知用苦行方法來修證智慧,其錯誤是必然的。

  來源: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

  3、網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