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若這個樣子,只要你願意做富翁,幾世都可以的

uploads/content/2022/june/b441e4775a2279531c7542386b873f55.jpg" width="22" height="10"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uploads/content/2022/june/8046c36c5d33fa22126ea73accd26695.jpg" />

  持咒先要正心誠

  在佛教里沒有敵人,任何人對自己有害處,也要忍耐,不生報復之心這就佛教高超之處

  開示

  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誦持默念少意言,示教利喜化大千;

  所作諸法悉究竟,不增不減到涅槃。」

  學咒先要正心誠意,若心不正,學什麼咒都是邪的;心正了,學咒才有感應。心正了還不行,還要誠意誠意就是念茲在茲,絲毫都不馬虎,不敷衍了事,或苟且塞責,這樣才有感應

  你不是正心誠意,而存著邪知邪見想去害人,這就是魔法,是魔王所行的法。魔是害人不利人;真正想修法的人,在任何情形也不會害人的。學咒要存利益眾生的心,不要有想降伏魔鬼的思想,或者和其他人起對待心。在佛教里,沒有敵人,不向任何人報復,就是任何人對自己有害處,也要忍耐,修忍辱波羅蜜不生報復之心這就佛教高超之處佛教的優點,其它的宗教都沒有這種精神。雖然基督教說「愛敵」,但也不過是頭上說說而已,它真能愛敵嗎?它認為佛教是它的敵人,它愛佛教嗎?不會的。它開口就是「魔鬼」,閉口也是「魔鬼」,怎麼還會愛敵?佛教最重要的教旨就是:「你是魔鬼,我也不傷害你,也要攝受你,而不生一種對待法。」這就佛教最特別的教義,對任何眾生都存慈悲心不去傷害他們。

uploads/content/2022/june/e12442b4ab79ba38d4786539f66e10d6.jpg" />

  〈楞嚴咒〉是驚天地、泣鬼神,最有效的靈文,所以我們學會〈楞嚴咒〉,就要時時刻刻存慈悲心,舉心動都不要去傷害人。旁人就是對自己怎麼不好也不怪他,也不去傷害他。心量要有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大,把所有森羅萬象都包括在裡面,這才是佛教徒的本分

  我們切記,不要做犯上作亂的事,有這種行為是很危險的。「誦持默念少意言」:就是不要講那麼多話,打那麼多妄想,專一則靈,分歧則弊。何謂「專一」?就是不生害人之心。若存害人之心將來是很危險的,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害人反害己。「殺人之父,人必殺其父;殺人之兄,人必殺其兄。」這是因果。我們佛教徒要避免惡因,以免將來受惡的果報,所以說「誦持默念少意言」。

  「示教利喜化大千」:示教利喜,指示眾生佛教,令他們得到利益歡喜。我們在能利益人時,就要趕緊利益人,所謂「栽培心上地,涵養性中天。」能常利益其他人,久而久之,自己便有德行了。如果盡教人利益自己,自己不利益人,盡想找便宜,養成一種依賴性,這是最沒有出息的。看看世界上專找便宜的人,結果都是失敗的。你若不信,可以細細研究,無論哪一個失敗者,都是而無厭,各處找便宜,結果都是一敗塗地。你能利益人,令人歡喜,無論到什麼地方人人都會聞風而化。

  孔子說:「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我們說出的話,一定要誠實有信用,不能瞪著眼睛盡打妄語,好像是說真話,其實盡欺騙人。我們的行為一定要很誠實,很篤厚,慈心下氣,恭敬一切,凡事總要存謙恭和藹之心,不要有貢高我慢的思想,覺得人人都不如自己,我是老天爺,這是不可以的。

uploads/content/2022/june/628b74cb14e1d729d943545bc487b2dd.jpg" />

  若這個樣子

  只要你願意做富翁,幾世都可以的

  「是善男子,若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供養,劫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此諸眾生,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由是得於恆河沙阿僧祇不可說可說劫,常與諸佛同生一處,無量功德如惡叉聚,同處熏修,永無分散。」

  「是善男子,若讀若誦」:這個善男子,「若讀」,他或者對著這個本子來讀誦〈楞嚴咒〉;「若誦」,或者不需要書本,能背得出〈楞嚴咒〉。

  「若書若寫」:「若書」,或者他恭恭敬敬地書寫〈楞嚴咒〉;「若寫」,或者很潦草地草寫〈楞嚴咒〉。

  「若帶若藏」:「若帶」,或者把這個〈楞嚴咒〉帶到身上;「若藏」,或者把它藏到家裡頭什麼地方

  「諸色供養」:用種種的香花、燈、塗香、果,來供養楞嚴咒〉。因為這個〈楞嚴咒〉,就是佛的化身如來所說的,所以應該供養

  「劫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前邊是那個「生生不生」,現在是劫劫都不生了。無論哪一個劫,也不生到那個貧窮下賤不可樂之處

  所以你若能把楞嚴咒〉讀會,能背得出,能就像你自己的,由你自己心裡流出來的〈楞嚴咒〉;那麼〈楞嚴咒〉也就是你一個心,你的心也就是楞嚴咒〉,就得持咒三昧

  得到持咒三昧,你若能誦得猶如流水源源不斷,那麼流過去又過來,就像所流的水源而來;能以這個樣子,你最低限度,也可以七生七世做得好像美國的煤油大王那麼有錢。

  你若是能生生世世都繼續地讀,那七生或者七十生、七百生、七千生、七萬萬生,都不一定的了;只要你願意做有錢的人,願意做富翁,幾世都可以的。

  可是有的時候,你做有錢的富翁時間久了,也會討厭了;那麼會討厭就想做什麼呢?就想成佛去了。所以你沒有得到這個好處,你以為做富翁是很快樂的。等你得到做富翁的時候,其中也有一些個麻煩事情;有了麻煩就想成佛去了!成佛什麼麻煩都沒有了,那時候如如不動,了了常明。

  所以我現在預先告訴你:你就是做富翁也不如做佛好。

  「劫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不可樂處,就是那些不好地方,沒有快樂;可樂處,就是有快樂地方。那麼現在這不可樂處,你不能生到那個地方去!你想也不可以。為什麼?這個〈楞嚴咒〉拉著你,叫你不要去!不要去!你想要去也不行的。

  「此諸眾生,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這個誦持〈楞嚴咒〉的眾生,縱然他自己不作什麼福德善業,所有十方佛的功德都會給這個人。為什麼?就因為他念〈楞嚴咒〉。他或者讀、或者誦、或者寫、或者書,這樣子,就十方諸佛功德給他;他自己沒有功德,但十方諸佛功德給他──你看看,只念念〈楞嚴咒〉!你說便宜不便宜?

  「由是得於恆河沙阿僧祇不可說可說劫」:這「恆河沙」,數目很多的。梵語「阿僧祇」,此雲叫「無量數」,這也是一個數目。因此能夠在無量不可說可說,說不出來這么多的劫中,「常與諸佛同生一處」:這個「同生一處」,不是說就生在一地方;這就是和佛同時生,生在佛出世的時候。

  好像現在我們生在佛後,這叫「佛前佛後難」,在八難之中。那麼和佛同時出世,生到這個世界上來,「無量功德如惡叉聚」:也有無量的功德「如惡叉聚」。「惡叉聚」,就是三個果生在一個蒂上;一個蒂生了三個果,這三個果三而一、一而三,誰也不開誰。

  「同處熏修,永無分散」:所以和佛在一起熏修,和佛永遠也不分散的。

  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

uploads/content/2022/june/c2dbdf74cbcaf6b6b73ad282dec8be2d.jpg"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