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的這個名詞,有種種不同的翻譯。羅什譯為「觀世音」,稱為舊譯;雖同稱舊譯,但竺法護譯為「光世音」;到了玄奘的時候,又譯為「觀自在」,稱為新譯。
這些不同的翻譯,那一種是正確的呢?玄奘的翻譯似拘泥於原語,羅什的好像是意譯。
觀音的梵音本來是「阿黎耶阿縛盧枳多伊濕伐羅」(arya avalokite svara),現在逐字解釋如下:
「阿黎耶」,華言譯為「聖」,是尊稱的意思。
「阿縛盧枳多」。是觀照或注意的意思,所以簡稱為「觀」。
「伊濕伐羅」,是堪能之義,把他做為名詞,就變成「君王」或「君主」的意思。
從上面的幾個解釋,把名詞與動詞取自在之義為「聖觀自在」,略稱「觀自在」,較為正確一點。所以玄奘慈恩傳說:「舊譯為光世音或觀世音,皆訛謬也。」
那末,羅什翻譯的「觀世音」,難道就錯誤了嗎?那並不是的!我們從羅什的譯風來看,從經文所說這位菩薩的誓願來看,就可以知道他是不錯的了。這如本品的經文釋尊開始就說:「善男子!若無量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觀世音」的名詞,就是從這段音聲的文字而來的,而且這段文字在普門品中,又特別佔有重要的意義。
在密教里,說這位菩薩是司如來大悲總德,為阿彌陀如來的因位首座。通常彌陀左右的二大士,就是觀世音與勢至。觀世音是司慈悲門,勢至是司智慧門。觀世音與勢至這都是為人所熟知的。
玄奘法師所以要把這位菩薩譯為「觀自在」的原因,是因為這位菩薩欲使眾生觀察諸法而得自在的緣故。
羅什法師所以要把這位菩薩譯為「觀世音」的理由,是因為這位菩薩觀察聽聞眾生的一心稱名,而來救諸世間憂惱的緣故。
原來觀世音的凈土,叫做「補陀落」,或叫「補陀落伽」(pratalaka),通常都是叫補陀落的多。根據慧音義卷下說:「補陀落伽山,譯為小花樹山,這個山中,有很多小白花樹,其花很香,香氣遠播」。華嚴探玄記第十九卷上說:「印度名速多羅山,此無正翻,以義譯之,則名小樹蔓庄嚴山」。在十一面經,和華嚴經,都曾說到這個山。
因為信仰觀世音盛行於東方,所以在東方到處都有補陀落,南印度的南部,中國的舟山群島,這都是東方比較大的補陀落。
在中國,文殊的凈土是五台山,普賢的凈土是峨眉山,地藏的凈土是九華山,觀音的凈土是普陀山,合稱為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
在西藏首都的拉薩的喇嘛法王宮為補陀落,說法主為觀世音的化身。
從普門示現的誓願說其理想,那就是欲使這個娑婆世界完全成為補陀落。
普門品中,稱為施無畏,或稱凈聖。
觀音授記經中,稱為大悲聖者,或稱救護苦難者,或稱普光功德山王佛。
我們知道了觀世音菩薩不同的名號以後,再來研究什麼叫「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舊譯為「大道心眾生」,新譯為「覺有情」。僧肇法師的維摩經注第一卷上說:「菩薩具稱為菩提薩埵(badhisattva),菩提是佛道之名,薩埵秦譯為大心眾生,有大心方能進入佛道,故名菩提薩埵。」
阿毗曇說:「菩提雲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此人發廣大心,求無上道,救度眾生,故名菩薩。」
大論釋說:「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就眾生,以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說:「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以化他故,名為菩薩。」
「菩薩」,譯為大道心眾生,或覺有情的意義,已經是明了的了。可是,阿毗曇的解釋,與大論的解釋,其意義有著不同,現在辨說如下:
阿毗曇的解釋,謂菩薩發大心是為眾生而求無上道之意,這與普通所解釋的覺有情上求菩提,下化眾生,是相同的。但根據這個解釋,則菩薩似乎沒有究竟覺悟了的,但大論釋說:「菩薩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薩」,則菩薩是已經覺悟了的,因為自己覺悟,才能用佛道廣度眾生而應病與葯的。
我們現在所講的觀世音菩薩,如大慈心陀羅尼經中所示,他是過去正法明如來,早就成佛了,由於大慈悲心的驅使,才特再示現菩薩,隨緣度化,這與一般為眾生而上求大覺的人,當然是很不同的。因為他是覺悟了的大菩薩,比較兩說,以大論的解釋較為確切。
普門的「普」字,是說觀音的眾德普具。實在說來,觀音不單是普具眾德,而且有大悲救濟的活力,所以「普」是普具大悲救濟之光,而到處應現的意思。
「門」同是受觀世音菩薩慈悲救濟的眾生有種種不同的類門。所謂「普門」,是說眾生的機類雖有千差萬別,而觀世音菩薩則能普應群機,無不示現。中國古德說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的兩句話,可作觀世音菩薩化現三十三身普門示現的最好寫照。
「品」是品類,謂在同一部經中,區分有幾類,秩序井然,不紊不亂,如法華經分二十八品,藥王菩薩有藥王菩薩品,妙音菩薩有妙音菩薩品。觀音菩薩普門品,是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