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自性里的音樂

  因為你心不平和,所以要假借外邊的音樂來平衡自己。

  ◎一九五年七月十六日開示

  中國都有它的意思,造字循著一定的法則,造每一個字都有解釋。中國文字依六法構成: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象形,如「馬」字有四條腿,「鹿」字上有一點,「羊」字上有兩點,都表示鹿和羊都有角。「牛」有一撇,因為牛往旁邊的那股牛勁很大,所以每個字都有它的意義。這六法都要懂。

  此外,還有六藝,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孔子有三千學生,通六藝的只有七十二人。禮是禮儀,樂是音樂;射是射箭,也包括武術。御,在古時是指駕馭馬車,現在則包括開汽車、飛機、輪船等。書是書法,大體上分為篆、隸、楷、行、草五種。數是數學,所謂「知某數,識某文。」現在人造火箭、飛彈,都是本著數理發明而來的。好像用電腦按鈕,來控制火箭飛得多遠,這都不超出數理之外。

  至於音樂,在佛教的唱念,就是屬於音樂。敲木魚節奏便有功德;若敲木魚脾氣,或敲太大聲,或太小聲,便有罪過。唱贊是以音樂供養佛,若一邊供佛,一邊發脾氣你想佛會高興嗎?本來用音樂供養佛是很有功德的,可是你一發脾氣,唱也不好好唱,打法器也打得烏煙瘴氣,那就有罪過了。

  修行是從各方面著手的,無一處不是修行處;並不是打坐拜佛才是修行,吃飯、穿衣,乃至一舉一動都是修行修行就是要調身、調心。調身是令身體不生疾病,保持健康,但不是矜矜貴貴,冷也不行,熱也不行,渴也不行,餓也不行,把身體慣壞了。要用克制鍛煉的功夫,只要不傷害它就可以了,不是把身體珍貴得像一塊玻璃,碰也碰不得。要在日常生活里來鍛煉,才是修行;行住坐卧,無時無刻不在修行

  修行是說早晚才是修行平時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節奏、合規則,因為我每個人自性都有自己的音樂」。要修得心平氣和,不生煩惱,無人無我,沒有無明。若嫉賢妒能,或好高鶩遠,或想出風頭搞個名堂,這些都不音樂。每日修行合法,那就音樂。把自己修得心平氣和,陶冶性情,則根本不需要到外邊去找音樂。就因為你心不平和,所以要假借外邊的音樂來平衡自己。若心能平和,時常洋溢著一股祥和之氣,那就是真「音樂」。

  禮、樂、射、御、書、數這六藝,全都包括在自性中了。你若能終日不說一句廢話,不打無謂的妄想能把自己的心調得安穩泰然,無拘無束,無掛無礙,無人無我,無是無非,你說這不是音樂是什麼?孔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你若懂得自性音樂,不要說肉味,連水味也不知了,酸甜苦辣也不知道了。這可以說是達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的境界了!各位要注意,切勿將自性當戰場來鬥爭,那就不是音樂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