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緣分非常重要,要結善緣

  好,請看下面。【後復載一僧,博通經論,所至無所遇。乃咨嗟嘆息。傍一僧曰,汝學佛法,獨不聞成佛果,先結人緣,汝雖明佛法,其如無緣何。其僧曰,我即終於此乎。傍僧曰,吾代汝為之。問其僧有何所蓄。曰,無他,僅餘一衣料耳。曰,此亦足矣。遂變價置買食物,引其僧至一深林,禽鳥昆蟲甚多之處,置食於地,復教以發願。乃囑曰,汝二十年後,方可開法。其僧如所囑,至二十年後始開法,受化者多少年,蓋皆受食之禽鳥昆蟲也。此願力之不可思議也。尚能以他人之願,攝彼蟲鳥,脫異類而入人道。豈自願不能自度耶。】

  好,請看第三個公案。這也是記載在《神僧傳》裡面的。

  說有一位叫智辯法師的,他很小的時候就非常聰慧,非常努力勤學三藏,博通經論,註疏佛法,真是滿腹經綸啊。

  但是他遊行各大叢林,到處沒有人請他說法,非常孤單。

  有一次在衡岳寺,他一邊看註疏,一邊就在那裡懷疑:「哎呀,我所學習的佛法、研討理解的東西,是不是有錯誤啊?」

  旁邊有一老僧他就那位老僧請問:「我學了很多佛法,我懂得很多,但是沒有人請我,是不是我學的佛法有差錯?」

  那老僧告訴他:「你學的東西正確的,也是正知正見的。但是你不了解,就是佛都不能度無緣之人哪。你不是學的佛法不對,是你跟眾生沒有緣。」

  所以佛法為什麼說「未成佛前先結人緣」,你不人緣你就是懂得很佛法神通智慧很高妙,你門前都是草如人深,門可羅雀啊。所以佛能不能度眾生眾生能不能得佛所度,完全是看這個緣。

  這位智辯法師眾生沒有結上緣,所以就沒人理睬他。

  智辯法師聽了以後:「哎呀,那怎麼辦,我是不是終生就這麼孤單寂寞呢?」

  那老僧說:「不要緊,有辦法,我來代你把這個局面扭轉過來,給你人緣。」

  怎麼扭轉呢?他就問智辯法師:「你有什麼積蓄的財物啊?」

  法師說:「我也沒什麼,只多餘一塊準備做袈裟的衣料。」

  老僧說:「好,也就足夠了。」就把那塊衣料變賣,賣了錢再買了食物,做成那種餅、油麵之類的,把它好了老僧就引智辯法師到樹林的最深處,禽鳥昆蟲很多的地方,把食物撒在草地上。

  撒在草地上就發願,是老僧代智辯法師發願,願吃了這些飲食鳥獸昆蟲來生為人身,給智辯法師弟子

  發了這個願之後,這位老僧就告訴他:「好,現在你也不要著急,二十年以後你再出來講經說法,這二十你不要打妄想,好好鑽研你的,修行你的去。」

  這位法師也很聽話,這二十也不妄想也不怨天尤人,韜光斂跡。

  果然二十年以後,就有人請他來說法。他一說法,唉呀,馬上一千多人就到了,而且大多數都是二十歲左右的人

  你看這些吃了食物昆蟲鳥獸還真的來了,真的來做他的弟子了。這就是發願力量不可思議

  這還是以他人的願,以那個老和尚發願攝受這些鳥獸昆蟲脫離異類,脫離它那一道來進入人道。進入人道又能跟他生法關係,來做他的弟子,聽他講經說法

  你看他人、別人發的願對自己都有這個利益,如果我們從真誠心裡自己發的願呢,那不是力量更大嗎?

  這個願,是不可思議的。我們常常要注意這個問題

  大家可能有受過菩薩戒的,《菩薩戒本》裡面講,「我們到一些山川、樹林看到那些昆蟲鳥獸都要發個願,希望它發菩提心,三皈五戒念佛求生凈土。」你常常心裡這樣念著口裡發出這樣的願言,你就跟這些異類的眾生結上了緣分,結上緣分以後就會產生結果。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城裡的人剛強難化,像舍利弗、富樓那這些傳播佛法大將去都無濟於事,都不能攝化這些眾生佛陀就派大目犍連去,目犍連一去果然很容易就把那個城裡的人教化過來了

  其他弟子很奇怪:「為什麼其他的人去了都不行,大目犍連一去就可以了呢?」

  佛知道這裡的因果:在很多劫以前,大目犍連曾經有一做過砍柴的人樵夫,他有一天到深山裡面去,看到很多蜜蜂聚集在一起要蜇人,要攻擊他。大目犍連對這些蜜蜂慈悲,他沒有發脾氣也沒有去追趕它們,「哎呀,你們要發菩提心,要學佛啊。如果我修道成功了,我來度你們啊。」心念、口念,就僅僅發了這樣一個善願。這些蜜蜂以後轉世,就是這城裡的人。所以大目犍連一去,唉!馬上就容易攝受,宿世的善因啊。

  所以我們想到,你真的要弘法利生,不在於水平的高低。還首先要看有沒有人緣。有人緣,即使你講的水平低,那些有緣分的人就覺得:「哎呀,了不起啊,無與倫比啊!」你就是水平很高,你對他沒有緣,「哎呀,他講得太糟糕了!」聽不進去啊,是吧?所以這個緣分非常重要,要結善緣。

  (大安法師·《徹悟禪師語錄》講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