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圓法師:偈頌的十個作用

uploads/content/2022/june/c5bc358a602d0202df74606da625b964.jpg" width="960" height="640" />

  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沙論》中,講了十個用偈頌的原因,我們來了解一下。

  第一是國土,就是釋迦牟尼佛隨順他所在的那個國家風俗習慣。當時印度讀書人,他們讀的書中有散文,就是類似於佛經中的長行;也有詩詞,就類似於偈頌。佛說法的時候,也是隨當地人  的習慣,所以佛經中有長行也有偈頌。

  第二是隨樂欲。就是隨順他們的喜好。有的人喜歡長行,也有的人喜歡偈頌,就像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們看印度人的習慣,說不上句話,就開始又唱歌又跳舞的,這是他們的一種習慣,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感情。我們中國的這些文人,就是用這種詩詞歌賦來抒發自己的這種感情這都是每個國家每個地區,有各自的風俗習慣,也是各自文化的沉澱。

  第三是隨生解。就是有的人聽長行,他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如果用偈頌的形式他就能聽懂。

  第四種是隨利鈍。就是根機利的人,他聽一遍長行就能理解、就能明白了;但是根機鈍的人,聽一遍長行,他還沒能聽懂,再用偈頌的形式重說一遍他就聽明白了。

  第五是佛慈悲殷勤重說,就是佛的慈悲

  第六、使後人對佛經生起信心

  第七是佛經義味無窮。長行中表達的義味也很豐富,但是讀到偈頌的時候,就更能體會到佛經的這種義味微妙難思、無窮無盡就像我們讀經的時候,長行讀完了,然後再一讀偈頌,它裡面的這種微妙義理,突然就能引發出來、就能感覺到了。

  第八、佛轉式說法,就是佛改變長行的形式,用偈頌來為我說法,表佛的智慧,表佛善巧方便為眾生說法

  第九、佛智無礙、舒捲自在。佛的智慧無窮,所以說法的時候,可以用多種的形式來為眾生說法,這是從外在說法形式上,表現出佛內在的智慧境界

  第十、大眾聚集到法會聽法,來的人有前有後,這些後來的人,沒有聽到前面的長行,佛用偈頌的方式再說一遍,讓來晚的人能知道前面所說內容這是佛用偈頌說法緣故

  摘自 宏圓法師講《妙法蓮華經》講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