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僧法師:每隔半月,十五、三十這兩個日子,都誦一次大乘戒

  《佛說梵網經講錄》

  ◎慧僧法師一九八o年講於

  萬佛聖城法界大學養秋堂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

  「佛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汝等一切發心菩薩。乃至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

  這時候,佛就告訴一切百萬億菩薩,說:「我現在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你們一切發心菩薩,乃至十發趣(十住),十長養(十行),十金剛(十迴向),十地(就是證位的菩薩)諸菩薩也要誦。」

  「半月半月誦」,誦戒的規矩,在中國來說,都是每月十五、三十誦菩薩戒。這是解釋晦日、望日的意思。望日為白月十五,晦日為黑月十五(三十是黑月十五)。白,表示智德漸滿。黑,表示斷德漸盡。為什麼這兩個日子呢?十五的月光圓滿,表示功德圓滿。三十,這黑月十五,表示業障都除盡了,一點業都沒有。所以每隔半月,十五、三十這兩個日子,都誦一次大乘戒。

  誦戒儀式名「布薩」,正呼為「褒灑陀」。褒灑是「長養」的意思,陀是「凈」的意思。言說誦戒能夠長養善法,凈除不善。此段經文明顯地指出,佛尚且自誦菩薩戒,何況我等凡夫。凡受戒已,必得半月半月誦戒,以免忘失,不知道戒體、戒相的意思,而得不到受用。有人說,半月半月誦戒,乃是為了避免忘失,可是佛不會忘失,佛是不是就不需要誦戒了呢?根據經文所說,不僅佛誦戒,其他的發心菩薩也都一律習誦,以增長善法。所以,受戒必須誦戒;要是不誦戒,久了就會忘了。佛既自誦,就顯示出:「到佛果就不用誦戒了」,這句話說得不對的。

  所謂的十發趣:就是舍、戒、忍、進、定、慧、願、護、喜、頂十心。十長養:就是慈悲、喜、舍、施、好說、益、同、定、慧十心。十金剛:就是信、念、迴向、達、圓、不退大乘無相、慧、不壞十心。十地:就是體性平等地、體性善方便地、體性光明地、體性爾炎地、體性慧照地、體性華光地、體性滿足地、體性佛吼地、體性華嚴地、體性入佛地。

  以上這些都是每一階位菩薩發心的次第功德,不但發心菩薩當誦此戒,證得佛果也是一樣,所以說波羅提木叉為成佛之要津。佛示現誦戒,乃為諸菩薩眾,作一典範,以明成佛之章本及正法常住

  佛在世時,諸比丘每半月聚集說欲、誦戒、行羯摩、及發露懺悔儀式。每半月誦戒時,眾僧共集,諦聽思惟大眾必須清凈無犯,方可說戒。若有犯,當於大眾前先行懺悔懺悔清凈後,布薩才如法如律。起初由佛自誦戒。凡說戒,都是在黑天的時候舉行。白天有事出門的比丘還沒回來,而夜間時候,人全都在了,所以這時候說戒。說戒的時候,還得有「說欲」。怎麼叫做說欲呢?假設人沒來齊,有人說:「我現在有某某事不能參加,說戒這件事情我很歡迎。」這叫說欲。

  說戒都是這樣,比如有上座上座說,沒有上座就中座說,沒有中座就下座說,都是老資格的人說。資格老,誰也沒有佛老,佛資格最老,所以佛在世的時候,說戒都是佛說。可是有那麼一次,佛在說戒的時候,佛就不出聲。不出聲阿難尊者佛說:「初夜已過,現在是中夜了。」佛還是不出聲。中夜過了,又到後夜。阿難尊者再白佛說:「現在已經後夜了,快要天亮了。」佛還不出聲。佛不出聲是為什麼呢?佛有神通,因為他知道誰犯戒了,所以就不出聲誦戒。

  這時候,目犍連尊者運用神通觀察大會因緣,一看,才知道眾中有位馬斯比丘犯戒了。他怒氣沖沖地到那兒把他抓出來斥問:「你怎麼不發露,不去懺悔,而累大眾久待?」此時,佛勸止摩訶目犍連尊者:「不可以這樣!不要勉強他人。發露懺悔,必須是他心甘情願。自動懺悔才是懺悔,不是勉強的;要是勉強,不是真懺悔。從今以後,我就不誦戒了。今天我要是誦戒的話,馬斯比丘就得頭破七份,所以我默不作聲。從今以後,你們輪流誦戒,我不再誦戒了。」從此以後,由佛的大弟子輪流誦戒。這是說誦戒,到佛的程度也是參加誦戒。

  「是故戒光從口出。有緣非無因故光。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是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佛子之根本。」

  這第一句的是放光因緣。這光就表示無作戒體。什麼叫做無作戒體呢?就是不假造作,宛若自然,無作而無不作,任運止惡,任運行善,自然有一種止惡行善的作用,所以叫無作戒體。此無作戒(菩薩戒)全以性德為本因,故曰「非無因」。

  德有兩種。(一)性德:本性自然具備包含。(二)修德:從修行積集而成。好比說,修德能夠把性德顯出來,如果沒有性德,修也是白修。因為有性德,所以一修,這性德就顯出來了菩薩戒既以性德為其體性,故雲「非青非黃」等色,亦非分別識心。這種非分別識心,是表示不墮於凡夫愚者之妄情妄境里。

  所謂「非有非無」,就是不墮於斷常、愛見之果。因為這一個「有」、一個「無」,就是斷常跟愛見。外道皆是遍計執,若不墮於斷,則墮於常;此是二邊,非中道也。

  「非因果法」,就是不墮於權小。權小(二乘人)講有修有證,如羅漢果,是逐步克證之果位,而大乘菩薩戒,不墮權小,正是顯示法身妙果;法身妙果是非因非果,而一切妙因妙果也都從這裡頭出,亦即是成佛的真因。所以諸佛菩薩大眾佛子,皆以此為本源。

  「是故大眾佛子。應受持。應讀誦。應善學。佛子諦聽。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凈者。」

  所以大眾佛子都應當受持。「受持」,受是領納,持是堅執;即受之於心,持之於身。「讀誦」,即是口演其文。「善學」,即是躬行其事。「王子百官」:王子就是太子,百官就是一切大臣。「宰相」:就是最大的官。「比丘比丘尼」,就是出家二眾。「十八梵天」:就是色界的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就是六欲天。「庶民」:就是一切的百姓。「黃門」,此雲不男,凡有五種,就是生、犍、變、妒、半。中國古時,皇宮裡頭有侍候內宮的閹宦叫太監,中國的舊話,叫做「老公」,是五種黃門之一種。

  「淫男淫女」,即賣淫為業之娼妓等。「八部鬼神」,指天龍八部(一)天:就是天上的人。(二)龍:就是龍王。(三)夜叉:速疾鬼。(四)乾闥婆:就是香應神,他是帝釋前奏樂的神。(五)阿修羅:此雲無酒、無端正。阿修羅他是以男的立名,男醜女俊,所以叫做無端正。有天福而無天權,瞋恨心重,好狠善斗。(六)迦樓羅:就是大鵬金翅鳥。(七)緊那羅:另一種樂神。緊那羅就是疑,叫疑人,也叫疑神。他長得跟人一樣,頭上有個犄角,疑惑又是個人、又是個神,所以叫做疑人,又叫疑神。(八)摩睺羅伽:大腹行(因為它沒有腿,用肚子走路),就是蟒神。

  「金剛神」,亦名執金剛神,亦名金剛力士,持金剛杵,隨侍諸佛者也。「畜生」,畜生也有解人語的。中國東北,軍閥張作霖死的時候(張作霖是東北的海外天子),在一個大宣講堂追悼張作霖,請了一百零八個和尚念經。這一百零八個和尚領導人是修圓老和尚。他兩個人坐驢車去,一頭驢拉這車,結果這驢就走得很慢,一步一步的走。老和尚給它懺悔,說:「驢!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所生,一切汝今皆懺悔。」就給它三遍。哎!說三遍之後,這驢就不要命,像飛似的,拉起車就跑起來。這一跑,一下子,這驢就在晚間死了,累死了。它這一用力就累死了,可能是它明白話,要不然,它怎麼這么樣用力拉車呢?它死了就把業報脫去了

  佛在世時,有個均提沙彌。乃往過去迦葉佛時,均提沙彌是一個沙彌身份有一比丘已經證阿羅漢了,年老無牙,誦經的聲音很不好聽他對比丘說:「你看你,念經的聲音,像狗吠似的。」就這一句惡言,第二生他就做了狗了。做了狗,就有狗的習氣,它饞哪!就偷吃游旅商人們的肉。游旅商人們看到了,大家很生氣就把它四條腿都折斷了,扔到路旁草堆里。它疼痛又飢餓的叫喊,這時候,舍利走到旁邊,把缽里的食物給它,之後給它說法。說:「你要知道四大是苦,這身體是假的,你放下,不要起瞋恨。」舍利弗這么一說,狗就不叫了,歡喜而死,第二生又轉成人,生舍衛國婆羅門家。在七歲的時候又出家,給舍利弗做弟子舍利弗一給他說法,證阿羅漢果

  你看!過去生是個沙彌沙彌又轉成狗,狗完了又托生人。這狗因為宿世有善根,能懂人語,歡喜而死,所以第二生又做出家人,做舍利弗的弟子。以後他就不受比丘戒,因為受比丘戒,不能再像茶房似的侍候人,所以他就永久做沙彌,侍候舍利弗,以報答舍利弗的恩。

  「變化人」,謂天龍等變作人形。「解法師語」,揀去不解語者。不解,則不能發菩提心以為勝因,所以必須揀擇。不揀種類,以其同具佛性。雖然說同具佛性,解法師語,則盡受得戒;不解法師語,不能得戒。所以揀這不解者,雖受亦不得戒。至於未受戒前,或者有清凈污穢等不同。但是一受此戒之後,都成最上法器,所以「皆名第一清凈者」,都是清凈的人

  恭錄自《佛說梵網經》講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