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死心念佛莫換題目

  蓮池大師凈土宗的第八代祖師。他早年是讀書人,有深厚的善根,十幾歲在讀儒家典籍時,桌案上常常寫著「生死事大」四個字。十八歲時,就知道有一大事,就是要了知本具的佛性。他三十一歲出家出家之後到處參學。當時在北京兩位大善知識,一位叫笑岩,一個叫遍融,兩位禪師,門庭興旺,道德很高,所以他就杭州去參拜這兩位大德。與同伴行腳千里,到那兒去參學,非常恭敬地請法。遍融、笑岩這兩個大善知識也沒跟他談什麼玄妙,只是要他們「要守本份,不要逐名逐利,要深信因果,要老實念佛。」而他同行的這些人說:「我們走了千里,還以為能參什麼很好道理,這幾句話平常啊,誰都能說得出來啊。」

  然而蓮池大師卻不這樣認為,他覺得這樣正是說明這二老的可貴之處。認為如果他們要說些玄妙的話,一輩子修行,哪能說不出來?但是他們不說那些,而是把得真實受用的幾句話傳授給我們,所以要感恩戴德,頂戴受持。作為一個出家人,果真能夠深信因果,不逐名逐利,能老實念佛,他就會得到法上很大的利益。所以蓮池大師當時內心非常感動,覺得這一趟沒有白來。

  由於他有這種至誠恭敬心,又對那一大事,念茲在茲,就這樣參笑岩回來的路上,聽到鼓聲。聽到這一陣鼓聲,一下子,他的桶底脫落。當時他就作了一個偈子:「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如夢,魔佛空爭是與非。」意思是二十年前,他就對這個生死一大就有疑情產生,但這個疑情,在他從南方到北京這樣參學的三千里外,才由這一聲鼓聲,把這個疑團解開了。這就像父子相遇,是何等的奇特!這種奇特的一樁事情什麼呢?「焚香」就是表明恭敬的,對三寶的一種焚香;「擲戟」,表明在戰場上打仗。這兩樁事情,實際上都是夢中之事。在夢里,有魔和佛的對待,實際上魔和佛都是空的,這些是非都沒有的。他一下子把本地風光,父母生前本來面目,這種不二的心性給悟到了。憨山大師認為,這是蓮池大師開悟偈。

  蓮池大師回來之後,就在雲棲山搭茅棚苦修。當地正好大旱,老百姓就請他祈雨。他說,「我沒有祈雨的法術,我只會念佛。」老百姓堅持請求,蓮池大師就敲著木魚,循著田埂去念佛,他所念佛地方很快就下雨。當地老百姓因此就對他很崇敬,幫助他建一個寺院,雲棲寺,四方學子也依他來修行,很快就蔚成叢林。蓮池大師一生是通宗通教,在宗門當中,得到消息,在華嚴很有造詣,然而他卻一心導歸凈土,在戒律方面也非常具有戒德。宋代以來,戒律鬆弛,比丘戒的戒壇塵封甚久,在當時很多比丘是在蓮池大師的像前,自誓受戒,受菩薩戒,受比丘戒,蕅益大師就是這樣。大師一生的德業非常地興盛,注重菩薩戒比丘戒,注重專修。有人問:「大師,你修行方法是什麼方法?」他說,「我平生所務,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乃至他預知時至往生的時候,大家圍繞他,懇請他最後開示的時候,他還是說,「死心念佛,莫換題目。」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