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基不夠勿修觀法
念佛一法,約有四種。所謂持名,觀像,觀想,實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攝機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如欲作觀,必須熟讀觀經。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凈佛現,境非外來。唯心所現,不生取著。既不取著,則境益深妙,心益精一。能如是,則觀想之益,殊非小小。如觀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現。此則全體是妄,與佛與心,皆不相應,即伏魔胎。因茲妄欲見境,心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現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業所現。遂大生歡喜,情不自安。則魔即附體,喪心病狂。縱令活佛現身救度,亦末如之何矣。須自量根性,勿唯圖高勝,以致求益反損也。善導和尚雲,末法眾生,神識飛颺,心粗境細,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特勸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誠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詳審。又志誠懇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宜竭盡心力以行之,則幸甚。
復吳希真居士書一
參考注釋:
【觀想】謂端坐正念,心作妙觀,或想阿彌陀佛眉間白玉毫相光,乃至足下千輻輪相,如是從上至下,從下至上,展轉觀之。
【實相】謂念阿彌陀佛法性之身,即得實相之理,無形無相,猶如虛空;心及眾生,本來平等,如是之念,即是真念。念念相續,三昧現前,梵語三昧,華言正定。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觀經雲:「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如誠法師譯:
念佛的方法,共有四種。所謂持名、觀像、觀想、實相。就這四法當中,唯有持名念佛一法,收攝根機最為普遍,下手之處最為容易,不致於或許生起魔事。如果想要作觀想,必須熟讀《觀無量壽佛經》。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以及心清凈,佛顯現,境界不是外面得來的道理。一切境界,唯心所現,不生取著之心。既然不生取著之心,那麼境界越是深妙,心越容易精純如一。能夠如此,那麼觀想的利益,實在不小。如果所觀之境不熟,義理路頭又認不清楚。以躁妄的心,急切想要聖境現前。那麼全體都是妄心,與佛陀,與真心,都不相應,就埋下了著魔的禍胎。因為妄想要見到好境界,內心更加急躁妄動,必然導致惹起多生的怨家,現作好境界。既然最初的因地不真,哪能知道這是魔業所變現。於是大生歡喜,情不能自安。那麼魔就附體,喪心病狂。縱然是活佛現身來救度,也不知如何救了。必須自己衡量自己的根性,不要只貪圖高妙殊勝,以導致求利益反而受損。善導和尚說:「末法眾生,神識飛揚,心粗境細,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特勸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續即生」。實在是恐怕我們或許不善於用心,導致誤入魔境啊!應該自我詳細審察。又者,志誠懇切,也是消除躁妄魔境的一個妙法。應當竭盡心力來實行,就非常慶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