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物質現象緣聚緣散,聚的時候沒有歡喜心,沒有貪戀的心,散的時候不生煩惱,沒有怨恨。聚也好,散也好,總要以心平氣和來對待,才能真正保持自己覺而不迷。心法裡面的受,這受是感受,「受如水泡喻,受即領受之義」,我們講接受。「水泡即浮漚」,這個我們都很容易理解,水泡,你把水攪動就有水泡發現。「謂水因風動,或因物系忽爾成泡,須臾即沒」,這水泡,我們在池塘裡面看到是風動,風吹的,起水泡;或者我們用竹竿攪這個水,水也起泡;我們早晚洗臉,洗臉盆裡面它也起水泡,很常見。佛用這個比喻,「眾生所受苦樂之事,亦如水泡起滅無常也」,這比喻好,水泡存在的時間很短暫,一下就破碎。我們世間,受苦也好,享樂也好,也是剎那之間,所以不可以貪戀,樂的境界不貪戀,無常。受苦的境界沒有怨恨;換句話說,苦樂境界現前,要保持心地的清凈平等,這就對了。真能在境界裡面保持清凈平等,這叫修行,真修!沒有這些境界,你怎麼曉得你心清凈?你怎麼知道你已經放下怨恨,已經放下貪戀?從哪裡看?就從境界裡面看,歡樂的境界不起貪戀,惡逆的境界不起怨恨,歷事煉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