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圓法師: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

uploads/content/2022/june/58a274ae56383eb6fca8545814e7f250.jpg" width="900" height="569" />

  【諸佛弟子眾,曾供養諸佛,一切漏已盡,住是最後身,如是諸人等,其力所不堪,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正使滿十方,皆如舍利弗,及余諸弟子,亦滿十方剎,盡思共度量,亦復不能知。】

  這里先舉出的是聲聞不知佛智。諸佛弟子眾,佛佛都有聲聞弟子供養諸佛,這些聲聞弟子都曾親近供養諸佛。一切漏已盡,這是指的四果,四果的見思煩惱已經斷盡,漏已盡。住是最後身,這里的最後身是指的分段生死的最後身。證了四果阿羅漢,見思煩惱已經斷盡了這一世的身體死亡之後再也不三界生了,我們說跳出三界外,不在輪迴中,不在三界了,所以稱為最後身

  如是諸人等,其力所不堪。諸佛的這些聲聞弟子親近善友,就是指諸佛,他們親近諸佛,見思煩惱斷盡,證阿羅漢。但是由於他們固守偏空,還執著空,不能回小向大,以他們的智慧對於佛智其力不堪,也就是說不能知佛智。

  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這是世尊用的一個比喻,這里別舉皆如舍利弗者不知。我們知道,舍利弗在佛聲聞弟子中他的智慧是第一的,意思是說假如遍滿世間阿羅漢們,各各的智慧都像舍利弗一樣,都像舍利弗這么高的智慧,並且他們盡其心思,共同去度量佛的智慧也是不能知的。

  正使滿十方,皆如舍利弗,及余諸弟子,亦滿十方剎,盡思共度量,亦復不能知,這是別舉皆如舍利弗及諸大弟子者不知。上面是假使,這里是正使,決定語;上面是滿世間,這里是滿十方,量更大了;上面是皆如舍利弗,這里推而廣之,意思是,不僅有舍利弗的智慧,而且這一阿羅漢身上不僅有舍利弗的智慧,還有其餘諸大弟子的一切的特長,就像舍利弗的智慧、有目犍連尊者神通、還有迦葉尊者頭陀、羅睺羅的密行、阿難多聞、須菩提的解空等等,這么一個集所有特長於一身的聲聞弟子,遍滿十方剎之多,這么樣多的弟子,有這些集中所有阿羅漢們特長的這么多的弟子,遍滿十方剎之多,他們共同盡其心思忖度測量佛智,也是不能知的。這以上是說聲聞不知,下面說到辟支佛不知。

  【辟支佛利智,無漏最後身,亦滿十方界,其數如竹林,斯等共一心,於億無量劫,欲思佛實智,莫能知少分。】辟支佛是順逆觀十二因緣覺悟,所以又稱為利智,這遍滿十方界的辟支佛,像竹林一樣密,這與上面滿十方界的聲聞比起來,數量更加的多。這么多的辟支佛,用億無量劫時間,不是無量劫了,是億無量劫時間在一起一心思量佛智,連少分也不能知。

  【新發意菩薩供養無數佛,了達諸義趣,又能善說法,如稻麻竹葦,充滿十方剎,一心以妙智,於恆河沙劫,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這里說到的是新發意菩薩不知。我們依據窺基大師註解,新發意菩薩是指七地以前的菩薩這一段偈頌,講了新發意菩薩六種德:第一是親近供養無數佛,第二他們了達諸義趣,第三能善說法自利利他,第四是數目多,我們看,前面辟支佛是如竹林,這里新發意菩薩如稻麻竹葦,這個數量又更多了。第五是一心以妙智,第六是時間長,於恆河沙劫。新發意的菩薩,我們看,這里說了福報智慧數目時間等都超過了二乘人,但是這么多新發意菩薩,用恆河沙劫一起思量佛智,也是不能知的。

  【不退菩薩,其數如恆沙,一心共思求,亦復不能知。】這里說到菩薩不知。不退菩薩,就是指的八地以上的菩薩,八地稱為不動地,菩薩到了第八地,智慧功德都任運增進,煩惱也不再起現行,不為煩惱所動,也不為功用所動,所以叫做不動地。八地菩薩,能於無相功用行中起如幻三昧,於三界中普現一切身,普說一切法。就像觀音菩薩那樣,應以何身得度,而現其身為眾生說法,這都是八地以上的深行菩薩境界。這樣不退地大菩薩,其數就像河沙之多,又比剛才新發意菩薩的數量又多了,剛才是稻麻竹葦,現在是恆河沙之多。這么多的大菩薩,一心思求佛智,也不能知。

  可能有人會覺得,聲聞、辟支佛、新發意菩薩,這些不知還可以理解,八地以上的大菩薩還不能知佛智,就不可思議了,不好理解了。這個問題在後面的學習中,大家就會體會的到了。比如在《提婆達多品》中,智積菩薩不信龍女成佛,我們要知道,智積菩薩可是和文殊菩薩是同尊的大菩薩,我們看智積菩薩都不信。還有在後面的《如來壽量品》中,彌勒菩薩不信從地湧出菩薩世尊教化的弟子。這以上是聲聞、辟支佛以及菩薩不知佛智。

  摘自 宏圓法師妙法蓮華經》講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