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外表長得斯斯文文,穿著干乾淨凈,相貌又端莊,可常有強烈的嫉妒心。一個心胸狹隘的人,你的臉蛋身材再好,別人也不會贊美你,反而會批評你,說你的性格不好、脾氣惡劣等等;只有第一次見面時可能會給人一點表面的好印象,過後大家都忘了你長得什麼樣子,只記得你讓人厭惡的言行。
相對地,一個人不管他長得多難看,只要有善良的慈悲心,雖然在感官上給人的第一感覺不是很亮眼,但是慢慢地由於良善內心和得體的言行也會感染他人,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我們說只要有善心,那麼在生命的道路上和在心中成佛的道路上,都會很順遂,前途平坦;但如果我們帶著惡念,這樣做什麼事也都不會很順的。宗喀巴大師曾說過:「如果你有顆善心,那麼見和道都是平坦的;要是你有惡劣的嗔恨心,那麼見和道都是凶惡的。」
所以,善和惡的主要來源在於心,而不是言語和行為,因為心是主導,言行則是配合心的意念來行事的。
當然,如果一個人心地很善良,但常常嘴巴不饒人,也會讓人很討厭。若有人對你說「我對你的心意是好的」,但每次都對你惡口相向,久而久之你也會討厭這個人。所以,我們不但要有美麗的心,同時也要改善我們的語言。佛陀教導我們要說「善巧語言」,也就是美好的語言。
藉由自己心念的轉變,而改變自己的言行;盡量讓自己的言語和身體隨著善良的心走,這樣就避免傷害別人。
你不傷害別人,別人也不會無緣無故地傷害你。如果別人傷害你一次,你對他不起嗔恨心,第二次、第三次之後,他會很愧疚的;而如果別人傷害了你一次,你反過來傷害他一次,對方又來傷害你,像這樣冤冤相報,就像古人講的「何時了」啊!
當一個人要欺負你時,就像一個手掌在天空中搖來搖去,你就不要伸手接他的掌;他的手獨自在那裡搖來搖去,最後疲倦了,自然會放下來。如果他對你不滿意,你不要理他、不在乎他,視而不見,等到他疲倦之後,就沒有那個能力了。
碰到有些人對我們不滿意,或有誹謗的情形,我們能慈悲就慈悲,不能慈悲的就不要管他,久而久之對我們的不滿意或誹謗就沒有了。有時鄰居關係不好、夫妻相處不好、小孩跟父母相處不好、老闆跟員工相處不好的時候,如果覺得是對方無理取鬧,就應該告訴對方事實是怎麼一回事,把事情說清楚。如果負面的情況一直繼續、重復,成了傷害,你就暫時不要見他——這是最好的方法。
當然,如果你有能力調伏對方,把他不好的習性改掉,或者也可以讓他跟著你好好修行,改變他的思維,這樣是最好的。
如果他改變不了,而你還想方設法要改變他,那就要衡量自己的能力,依能力而行。
如果做不到,你就不要去接他的掌,這也是一種修行的方法。中國人講忍讓,佛陀也是如此說。
要熟知對方的習性就是這樣,過了就會沒事的,這樣才不會造成對你更大的傷害。這是我們作為佛教徒需要具備的心態,也是改善自己情緒的一個簡單方法。
修身養性的秘訣就是是要從養心開始。一個希望自己健康長壽的人,如果不從心靈層面去凈化自己,那麼負面的情緒也會使得自己常常身心不得安寧或是病苦不斷,如此吃再多的補品也是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