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性法師: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四個心都至關重要

   人的「心」很多。過去的人人心定不下來,叫做「五心不定」,就是說你的心到處亂跑。而修行人把「發心」作為一句口頭禪。我們一出家師父就說:「你要好好發心!」還有在座的居士們,到了廟里不管做什麼事,師父都要你好好發心。那麼,發心到底怎麼發呢?你的心是從哪兒發出來的?像發豆芽那麼簡單嗎?事實上,發心需要培養。我想從四個方面來講:第一,信心;第二,出離心;第三,菩提心;第四,般若心。不論你修行哪個法門,這四個心都至關重要。

  修行凈土法門要具備三資糧。首先是信,其次是願,最後是行。我們就先談談「信心」。

  不論修學哪個法門最重要、最難邁出的第一步,就是信心。你的信心生起來了嗎?這需要了解三個問題:第一,你對自己有沒有信心;第二,你對三寶有沒有信心;第三,你對整個佛法有沒有信心。如果把這三個問題解決了,我想你只要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能當別人念十年。

  首先,你有沒有自信心?

  常有居士來找我,我就跟他們講:「好好念佛將來一定要往生,然後回來給我打個電話。」結果他回答我:「不行,我業障深重!」我問:「你怎麼知道?」他說:「我一到晚這也不順,那也不順。」我又問:「你的業障重到什麼程度?有沒有用秤去稱過多少克,多少噸?」

  這種心態很普遍。我有時候出點問題,心裡也會琢磨:「我這輩子到底行不行吶?」當這些心態產生時,首先表明的就是你對自己沒有信心

  為什麼你老是覺得自己業障深重呢?就是因為你老是惦記過去。惦記過去的人,是屬於賊心不死的人。老是想著未來的人,是空想家。佛法你不要寄希望於將來也不要老惦記著過去,而要你看著當下,看著眼前。

  學佛的人應該想:我現在怎麼辦?因為過去的已經成為過去,過去有的業障,也都是過去時候的身口意三業造成的。你老是想自己業障深重能把它想掉嗎?想不掉的。你只能從現在開始,清凈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才能讓過去的東西不起作用。換個角度,如果從未來講,如果你想自己的未來真的有個好的去處生命有個好的歸宿,那麼你也必須從現在開始種下好的因。

  曾經有人跟我說:「我要去干大事兒!將來要護持佛教!」我說:「你不要將來佛教作什麼,你現在能夠為佛教做什麼?」還有人說:「等我將來發了財,有了辦法,一定要供養你!」我告訴他:「你供養我不行,要供養寺院。」他說:「那行,我一定要供養寺院!」但是這么多年了,這些人老是沒有實際行動。後來我就琢磨,可能他們是覺得:現在可能做不了了,還是等到將來吧。將來哪天時機成熟了,可能做更大的事兒!

  這和大家平時發願是一樣的,今天看見這個寺院不好,就發個願:將來有錢了要護持這里;明天看見哪尊佛像庄嚴,又發個願:下次有錢了一定把這個佛像修繕好。結果是空願發了一籮筐,實際的願一個也沒有。

  願不能亂發,一定要根據自身的現狀,認真想好。不要總是說師父,等我賺了錢再來供養你!我對你唯一的希望,就是現在回去清清白白地做個好人,能夠好好地干點正事!如果有人聽我講了以後,臨走前能說:師父,你講得很好!我回去要明明白白做個好人!」我是最高興的。

  所以,我們不要寄希望於未來也不要老是惦記過去,佛法講重在當下。而講到當下,首先就是對你自己要有信心!你自己往生都沒有信心自己的雙腿都在打顫:「我業障深重恐怕去不了了,不知道阿彌陀佛要不要我呀?」你總是拿你的心去和阿彌陀佛的心比,這種心態凡夫心態,不是阿彌陀佛的心態。如果阿彌陀佛和你一樣,還會極樂世界嗎?

  到底有沒有信心,我們此時此刻就可以檢討。我常常檢討自己,你別看我有些時候提著念珠念一念,其實心裡面一不留神就會鑽出個念頭來:「萬一念的這個阿彌陀佛不管用怎麼辦?」因為我們是凡夫,肯定會有這些念頭出現,但只要檢討自己,就能進步。

  所以,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讓自己對此深信不疑:我此生一定能夠成就!此生我不用坐火箭,自己去!

  常常有些人皈依學佛。你問他:「你來干嗎呀?」他向周圍望一望,等沒人了才悄悄說:「我想學佛。」難道你就這么點兒出息?連大聲說「我想學佛」的勇氣都沒有?你的自信心到哪兒去了?如果有一天,你敢拍著胸口在大雄寶殿中間嚷:「我今生今世一定能往生!」恐怕你的信心就差不多了。

  我最佩服六祖大師,他沒多少文化。用現在的話講,至少九年制義務教育是沒有學習過的。可他為什麼能夠成為一代祖師呢?就憑他第一天到寺院去的舉動。他一到寺院門口就碰到了五祖。五祖問他,「你來干嗎的?」他回答:「我來作佛的!」這句話你敢說嗎?

  我們今天學佛修行凈土法門,你內心的底氣足不足?信心生起來沒有?這一關過得了,你念佛質量上進了一步。因此,不管是念佛還是做其他的,你都會一步一個腳印,不指望將來怎麼樣,而結果是自然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