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的瘞埋

舍利安奉於塔中始於八王分舍利之時。塔在印度最初乃是埋藏屍骨的墳冢,釋迦涅槃八王分舍利造塔供奉後,塔才被賦予特殊的含義,成為供奉佛祖舍利的專用建築物。古印度人一般將舍利置於塔上、剎中或埋入塔基,不築造專用的宮室。瘞埋舍利的葬具用函棺、函塔或函瓶,而隨葬之供養品主要是金銀琉璃、水精、瑪瑙、珍珠、琥珀七寶。《大唐西域記》載:“七寶小窣堵波(塔),置如來頂骨。”   “塔”又稱“塔波”,是梵語siupz省略的音譯,完整的音譯是“窣堵波”,意義是“高顯”或“墳”。塔一般是藏舍利的,也有不藏舍利而作為標志紀念之用的。   “塔”,這一建築類型在中國起源較晚,在中國早期的文字中,連“塔”這個字也沒有。其原因是塔這種建築並非我國固有,它是隨著佛教的傳人而出現的一種新的建築類型。   當塔傳到中國來的時候,印度的塔已經經過了較長的發展時期,除了墳墓之外,還有靈廟石窟內建造或雕刻的塔。公元1世紀前後,印度的塔隨佛教一起傳入中國後,很快與中國固有的建築形式文化傳統結合起來,形成樓閣台榭。上垂相輪九重,下為重樓閣道。這樣就成為在多層樓閣上加九層相輪的塔剎。並且因塔設寺,塔寺相依,成為中國佛教一大特色。法門寺就是這種因塔設寺的典範。《魏書·釋老志》雲:凡宮塔制度,就依天竺舊狀而重構之,從1層至3、5、7、9層。   佛塔傳入中國後,舍利的瘞埋方式也發生了變化:隋之前,大都將舍利放入石函,直接埋入塔基下的夯士之中,河北定縣北魏舍利塔河南洛陽北魏永寧寺塔,都是用這種方法。   塔的構造,由於所使用的建築材料不同,其結構也不一樣。例如,木塔的結構,與木結構的宮殿寺觀樓閣等相同,用傳統的抬梁式或斗拱式結構進行建造,由房架、椽飛、望板、檐子、房頂等部分組成。磚石塔也和其他磚石建築一樣,用壘砌、起券、疊澀等方法修建。銅鐵金屬塔,用雕模製范的方法鑄造。盡管建築材料和修造的方法不一樣,但是塔的主要構造部分是基本相同的,大多由地宮、塔基、塔身、塔剎等幾個主要部分組成。   “地宮”,顧名思義,就是地下宮殿,亦即人死後在冥界所居之宮室佛教傳入我國後,為了發展的需要,也逐漸接受了中國傳統習慣,按照中國傳統的埋葬方式瘞埋舍利,並將在塔下放置舍利的空間叫“地宮”,塔上層的空間叫“天宮”,介乎於二者之間的叫“天地宮”。   在中國古代建築中,地下基礎都是夯打堅實的地基,沒有什麼別的東西。而塔的結構除了地面上的塔體外,在地下還有一部分特殊構造——地宮,也稱為“龍宮”或“龍窟”。這一部分特殊的構造,是其他宮殿、壇廟、樓閣等建築所沒有的。在印度舍利只是藏於覆缽形的塔內。而傳到中國之後,與中國傳統的深葬制度結合起來,便產生了地宮這一形式。凡是建塔,大都首先要在地下修建一個地宮,以埋藏舍利和放置供養器物。這與我帝王陵墓地宮相似。初唐時,地宮一般只是磚石結構的簡單地室,葬具簡易,供養品很少。至中、晚唐,地宮型制就分為了較為簡陋的民間供奉型和趨於豪華的帝王供奉型。   隋代以後塔基下開始形成石室地宮,最初的石室是在放置舍利的石函周圍用磚砌成簡陋的墓室,只稍稍拓寬了空間,瘞埋舍利的石函也比以前更為精緻了,且有多重函、瓶。至唐代時才出現了仿墓室的地宮,由漫級、甬道、主室等構成,而函則有多重,舍利容器則發展為銀槨、金棺、玉棺等。   隋文帝仁壽四年詔令全國各州郡建塔時,將舍利盛於專制的盝頂銅盒內,外面為石函,石函的周圍砌護石或磚牆。大雲寺藏舍利容器共有5重,最內是盛舍利琉璃瓶,其外依次是金棺、銀槨、鎏金函,盝頂石函。慶山寺舍利石函則為由6塊青石組成的“釋迦如來寶帳”,法門寺自有了佛指舍利便有了等級最高、更具有特殊意義的佛指舍利瘞埋活動。   隋以前法門寺的情況,可追溯的史料極少,較有價值的是《大唐聖朝無憂王寺大聖真身寶塔碑銘並序》,但是此碑碑文已殘缺,因此只能依據碑文作一些推測,齊梁(西魏)之時法門寺已經有了阿育王所建之塔。銘文雖為“育王所建”,想來可能是後人托古之意,舍利很可能按印度之制置於覆缽形塔中。後來這個覆缽形的塔毀壞,太白二三沙門在這里見到了舍利,便封土埋之,稱之為“聖冢”。“冢”指的是高墳式的土塔,冠之以“聖”字,有兩層意思;一指此乃是聖者釋尊之冢;另因這里“禎祥異氣”,瑞應頗多之故,所以碑文中有“獨享中人之薦”之句,“薦”即“奠”,意為祭祀,進獻祭品,這便就是有了香火,有了供養。自此,法門寺以佛祖靈骨瘞埋名冠叢林,並開始了1000多年的發展歷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