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ploads/content/2022/may/2f930e67e951d3b09e73e4fc7b1dca2b.jpg" /> 問:
舍利與
舍利子有何區別? 答:在大多數
情況下,兩者是同一意思。
舍利和
舍利子指
的是同一種
東西,指
佛教祖師釋迦牟尼佛,圓寂火化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佛滅度後,
後世的
高僧和
大德死後也有舍利。
舍利是指佛教祖師釋迦牟尼佛,圓寂火化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據傳,2500年前
釋迦牟尼
涅盤,
弟子們在火化他的
遺體時從灰燼中得到了一塊頭
頂骨、
兩塊骨、四顆牙齒、一節中指
指骨舍利和84000顆珠狀
真身舍利子。
佛祖的這些遺留物被
信眾視為聖物,爭相供奉。
舍利子印度語叫做馱都,也叫設利羅,譯成中文叫靈骨、身骨、遺身。
是一個人
往生,經過火葬後所留下的結晶體。不過
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頭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狀千變萬化,有圓形、橢圓形,有成
蓮花形,有的
成佛或
菩薩狀;它的顏色有白、黑、綠、紅的,
也有各種顏色;
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瑪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
光明照人,
就像鑽石一般。 經上說,
舍利子是一個人透過戒、定、慧的
修持、加上
自己的大願力,
所得來的,它十分
稀有、寶貴。像
佛陀涅盤後,所燒出的
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當時有八個
國王爭分
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
舍利,他們將佛的
舍利帶回
自己的國家,且興建
寶塔,以讓
百姓瞻仰、
禮拜。另外,
修行有
成就的
高僧及在家
信徒,
往生後也
都能得到
舍利。如
中國的六祖
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
太虛、章嘉等
大師們,他們都留下相當數量的
舍利。
舍利子不完全經由火化而得。
舍利子的形成和做
善事沒有
關係,主要是和
生活習慣有
關係,但是
你做善事會
長壽,這
很重要。長期使用某一種
食物,其中的某些元素在體內出現沉積,火化的時候受熱就形
成了各種各樣的結晶。 【註:古代
佛教徒,包括
釋迦牟尼在內,並不是吃素的,所有
佛教有“三凈肉”的
說法,其
飲食結構應該和常人沒有
太大差異,以吃素或
食物單一解釋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