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遺教經淺釋》
美國加州洛杉磯金輪聖寺
開經偈
a3.流通分 (分四)
b1.勸修流通 b2.證決流通
b3.斷疑流通 b4.囑咐流通
b3.斷疑流通 (分三)
c1.顯示余疑 c2.為斷彼之疑
c3.為重說有為無常相勸說
今c1
「於此眾中。所作未辦者。見佛滅度,當有悲感。若有初入法者。聞佛所說。即皆得度。譬如夜見電光。即得見道。若所作已辦,已度苦海者。但作是念。世尊滅度。一何疾哉。」
流通分這一科裡邊,又分出第二科,就是「斷疑流通分」,斷眾生的疑,而令眾生生信,斷疑生信流通分。那麼在這一個「斷疑生信流通分」裡邊又有三科:(1)顯示余疑 (2)為斷彼之疑(為斷一切眾生的疑)(3)為重說有為無常相勸修。
「於此眾中」:阿[少免]樓馱說,這個法會大眾裡邊。「所作未辦者」: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這是修道人最後的成就。所謂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把你這個心制到一起,所有一切的事情就都辦完了。你就是因為不能把心制之在一起、在一處,所以你什麼事情也沒有辦好。那麼所作未辦者,就是修道沒有修成,還差一點,還沒證果的這些人。「見佛滅度」:自己的本份事沒有做好,見到佛入涅槃。「當有悲感」:這一類人一定會痛哭流涕,悲哀不止的。
「若有初入法者」:若剛剛明白一點佛法,就是證得初果、二果、三果的這一類人。「聞佛所說」:聽見佛所說的法,「即皆得度」:他們都會即刻得度了。「譬如夜見電光」:就好像晚間見著電光一樣的。「即得見道」:在這個時候即刻就悟道了,得到三果的阿羅漢。「若所作已辦」:這是證到四果的阿羅漢,這叫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也就是所應該做的事情已經做完,不必再來做人,了生死了。初果、二果、三果,生死還沒有完全了生死,等證得四果阿羅漢,見、思二惑都斷了,也沒有見惑,也沒有思惑。沒有見惑,就是對著一切的境界,都不會被境界所轉了;沒有思惑,就是心裡沒有妄念,什麼妄想都沒有了。雖然說是沒有妄想,但是只是粗的妄想沒有,細的妄想還是有一點。
什麼叫見惑呢?見惑就是對境起貪愛。境界來了,就生出一種貪心,或者愛心,迷戀這個境界,對這境界不明白。見著一個什麼東西就貪,譬如見著這錄音機,心裡就想這錄音機真好,它錄下音就會說話,這真是一種妙,是一種物質的神通,我若是有個錄音機,你說多好!但是錄音機要用錢買,可是想買錄音機而沒有錢,於是就打了妄想,我去偷、去打劫。打劫為什麼呢?就為了買個錄音機。那麼這就是迷了,對境起貪愛,起出一種貪心和愛心。對物質是這樣子,對其他一切也都是這樣子,都是見著境界來了,就生出一種貪心和愛心,生出一種情感來,這樣對境起貪愛,就叫見惑。
什麼叫思惑呢?思惑,就是思想的迷惑,思想的不明白。思想不明白,就迷理起分別,對理論不明白,於是在理論上生出種種的分別來,這是這樣嗎?不一定。這是那樣嗎?或者又不對。在心裡頭想來想去,總是有個分別心,這就叫思惑,迷理起分別。
初果斷了見惑,見惑有多少品呢?有八十八品那麼多。思惑呢?有的說九品,又有的在教理上說有九九八十一品的思惑。見惑有八十八品,思惑有八十一品,另外還有塵沙惑,塵沙惑就像虛空中的塵和沙那麼多,這太多了,細得沒有法子計算。在我們的一念之中就有九百個生滅,有九百個生死,所以塵沙惑是計算不出來的,有恆河沙數那麼多,有微塵那麼多。
這塵沙惑,也就是我們心裡的妄想、念頭。不是想這個,就是想那個,想得不知多少,在那個微細微細的地方,你還覺察不到時,那妄想就生出來了。等證得四果阿羅漢,見惑、思惑、塵沙惑都斷了,但他只是斷了粗的,那個微細微細的還沒有完全斷。所以這叫「所作已辦」,也就是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他應該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所以生死了了,了生死了。
「已渡苦海者」:已經超越生死的苦海,到了涅槃的彼岸。「但作是念」:但是這個四果的阿羅漢,他們還有一種念頭,就作這一種的想法,「世尊滅度」:世尊為什麼這么快就入涅槃?這太快了,這么快就入涅槃。若凡夫呢,就痛哭流涕;二乘人呢,也就是證初果、二果、三果的,他們還有點捨不得佛入涅槃。而四果阿羅漢,就只說佛為什麼這么快入涅槃,他們就不是那樣悲哀,也不是那樣的著急,他們真正是有點定力了。所以只說「一何疾哉」:怎麼佛這么快就入涅槃了呢?就這么說一說。這一段經文是阿[少免]樓馱對著大眾說的。
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
每一個人知道自己的錯誤,這就是最大的法,你若是不知道自己的錯誤,總是由有生以來到老死,迷迷糊糊的,也不懂得真理,也不懂因果,不承認自己在往昔做得不好。不要怨天,不要尤人,不管誰都要認命。以前我對你們說過:
瞪我沒看見,罵我把理服,
打我忙跪倒,光笑不會哭。
你光笑就可以啦!
西方真衲子,懷揣摩尼珠。
你看,這多好!
恭錄自《佛遺教經》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