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人涅槃之後的境界是怎麼樣?04

  星雲大師 : 人涅槃之後的境界是怎麼樣?04

  (四)從涅槃的種類和層次來解說

  在佛經裡面,涅槃是有層次等級之分的,如同教育有小學、中學、大學等不同的階段,每個學習階段境界也都各不相同。我現在就把涅槃的種類,按照深淺的層次一一向各位說明:

  1、庸俗的涅槃-印度有一外道吃飽飯後,就志得意滿的拍拍自己的肚子說:「這就涅槃!」,生病的人好了之後享受安樂,就說他涅槃了;窮苦的人撿到七寶財物生活舒適起來,也說進入涅槃境了;膽小的人本來畏懼外緣,後來有所皈依而不怕了,也說是證得涅槃。像這種偏重飽食、健康財富、依靠之類的涅槃都是以滿足物慾享樂為主,談不上精神的不朽,是世俗境界涅槃世俗涅槃因為建立在變化不定的外緣上,所以隨時會消失,會有效果,享有的時間也很短暫,以前面提到的涅槃十大特性來看,勉強只具備十分之一二而已,這種庸俗的涅槃,不是真正的涅槃

  2、有餘依涅槃-庸俗的涅槃只是小學程度,有餘依涅槃就是中學水準的涅槃。在有餘依涅槃境界里,雖然還有肉體存在,仍有饑寒苦樂,可是,心性能斷盡一切煩惱不受饑寒苦樂的影響,平靜安然面對人生世事,這就是有餘依涅槃。有餘依涅槃雖已破除我執、斷盡煩惱,但還不能真正進入無苦的天地,因為還有一身體在,餓了要吃、冷了要穿,會疲勞、會辛苦,易老、易病,還不是完全究竟的涅槃。但是能證入有餘依境界就不會因身苦而引起憂愁煩惱等心苦,在證入法性時,也能身體驗到不生不滅的法味。在世界各地,包括西藏甚至我們台灣證得有餘依涅槃的人是有的。我現在舉出兩位證得涅槃的人介紹給大家:一個是佛陀首座弟子迦葉尊者,他雖是二千五百年的人物,但身體還活在這個世界上。大迦葉尊者奉了佛陀的慈命,捧著佛陀袈裟衣缽,要等到六十七億年以後,彌勒菩薩降生成佛,龍華三會時,把釋迦牟尼佛的衣缽傳交給彌勒菩薩;幾十年前,法國的柏克森博士印度的雞足山大迦葉尊者涅槃地方見過尊者,並且皈依在他的座下

  另外一位是十八羅漢中的長眉羅漢也就是阿彌陀經中的賓盧頗羅墮尊者,他奉了佛陀慈命,要在末法時期度化痴迷眾生;我在中國佛教高僧歷史里,曾經三次翻到有關長眉羅漢的記載,如東晉時候的道安法師就曾經與長眉羅漢對答過,這兩位尊者至今還住世接引大眾,真是希有微妙的事。

  3、無余依涅槃-這種涅槃境界大學階段了,這時候,業報已盡,身體亦無,身與心的組合都離散了,不再引發新的身體、新的苦果,而能將自己的真如本性流露於造化之間,與萬事萬物而為一,無跡可尋,所謂「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剎土自他不隔於毫端」,就是說明這種通天人、合內外的無余依涅槃

  在《增一阿含經》中,曾經記載通天梵志尊者證得神通,能一眼看出各人的宿命和造化,如果有人指著一堆死人的骸骨請他辨認,他只稍略看一眼,就立刻可以斷知這是某人某人的,死於某年某月,絲毫沒有差錯。有一次佛陀指著一堆骷髏要他辨認,梵志凝神看了很久,天上地下三世十方都辨認過了,就是看不出是誰,也不知死因及往生處所佛陀開示他:「這是已經證悟涅槃的人,他的精神已經提升到無始無終、無內無外的光明世界,能夠無生無死,契理契機,橫遍十方,貫通法界;所以,你無法從他遺留下來的骨灰中辨識出來,因為他就是東方世界普香山的南優陀延比丘!」可見證得無余依涅槃的阿羅漢,是無法從肉身滅處來指認的,因為他早就業盡報息,完全不受凡身牽系掛礙了。

  4、大涅槃-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如來法身。勝鬘經中說;「法身如來大般涅槃的體」,大涅槃諸佛法界,是諸佛甚深禪定也就是常樂我凈的境界。《法華經》裡面也有一段闡釋解說:「惟如來證大菩提,究竟圓滿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說過了上面四種涅槃層次後,我還要順帶講說一下唯識家所講說的四種涅槃。這四種涅槃是:

  1、自性清凈涅槃-一切的法相真如,雖然會受外在的影響而有污染的情形,但是法身自性清凈不變的,具有無數無量的微妙功德,可以無聲無滅,澄明虛空,一覽無遺。這個真如本性是一切有情萬物眾生平等共有的,與一切法不一不異,任何人都可以不假外求的證得這個清凈自性

  2、有餘依涅槃-與前面所說的有餘依涅槃相同,這時真如已脫離煩惱障,雖然還有微苦所依未滅,但是種種煩惱都已經了斷,不再受眾苦交迫了。

  3、無余依涅槃-能出離生死輪迴苦海煩惱既斷,余依亦滅,所有微苦皆已離盡,和前面講的「無余依涅槃」相同。

  4、無住涅槃-如前面的「大涅槃」一般,此時真如已出所知障,以大悲大智而應化世間圓融無礙。因為有真正的慈悲心胸,所以不會貪著於涅槃境界安樂,而能觀照眾生疾苦,倒駕慈航,常為眾生的依怙。有了真實般若智慧,必然不會沾滯於生死輪迴的空假,而能覺知諸法虛妄,引導迷津,常為眾生明燈。經上說:「因智慧故,不住生死;因慈悲故,不住涅槃。」能夠證悟無住涅槃就能悲智雙運、染凈俱超。好比「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天」一樣,包容一切而不自以為包容,擁有一而不自以為擁有,這種用而常寂的境界,就是菩薩不住一法而善運一切法的涅槃妙境。

  從以上各種涅槃層次,可以了解涅槃境界並不一定等到死亡才能證得,如釋迦牟尼佛三十歲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早已證悟了涅槃,只是還有身體的依報在,為有餘依涅槃;八十歲在娑羅雙樹下寂滅證入的是無余依涅槃;而佛陀五十年間行化各地、接應群機,過的是無著無染的無住涅槃生活,這種住而不住、應化自在生活才是真正的大涅槃

  我們講完涅槃的種類和層次以後,為了使各位能更深一層的了脫塵勞、求斷嗔恚,我接下來還要講「涅槃之後安住在哪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