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師:神境智證通」是一個什麼概念

  佛教當中這個「神境智證通」是一個什麼概念呢?經上有過描述了,就是能變內境,能變外境,神境嘛。變內境是他能把自己化現了,舉一個例子說,如果我有這個神足通的話,坐在這講法,如果我顯神通的話,可以變現,那不是我了,把自己變了,也可以能變人,這朵花是花嗎?一發神通它不是花了,成了一盆水了都可以,即能可以變外境。也可以把大變小,也可以由小變大。小入大大入小,這個是無阻無礙的。打比方說當我講到美國一個什麼什麼州,那裡一個塔多好多好,大家都沒去過,「師父不知道啊,沒看過,沒有資料」。假如我有神足通的話,就這么往這里一比劃,來,你看,那個美國那個塔就在這顯現了。這是佛教當中描述的這個「神足通」。給大家解釋,讓大家正確理解佛教當中的境界神通,它的一種真正的什麼表象。還有一個「天眼通」,佛教中說的「天眼通」和民間說的「天眼通」大不一樣的。佛教中說的「天眼通」,是天人的眼所能看到的地方,事相上這樣講。如果你是個四天王天的那個眾生的話,那麼你只能是看到四天王以下了,往上不太容易了。

  經上有一個事例:忉利天,玉皇大帝那個天,有一天子,將要命終了。這個天子他有神通啊,知道命終之後,將會墮落到人間,當畜生。哪一類畜生呢?就是咱們說的那個豬。他提前就知道了,因為他神通嘛。提前七天就看到了,所以他非常害怕,非常恐懼,然後就求「阿羅漢」了。求「阿羅漢給他授的三皈五戒,授的八關齋戒。結果他命終之後呢,沒有墮落成豬,就是沒有墮落到人間成為畜生,借著這個受三皈五戒八關齋戒功德,欲墮反升了。應該是墮落了,結果他反升了。往生到大梵天,上那兒去當天人去了。結果這個玉皇大帝呢,知道,到了時間了,就看看那個小子投生到哪兒去了?他用他的天眼往下看,看了好多地方,沒找到,找不到啊。玉皇大帝就問佛了:「有一天子,應該墮落成豬,可是世間道里找不到他了。他上哪兒去了呢?」佛就說了:「因為他臨命終的時候,受的三皈五戒八關齋戒,欲墮反升,往生到大梵天國里去了。所以你啊,就看不到了」。大梵天玉皇大帝那個天更高啊。那麼他就看不到上邊,只看到底下。這是佛在經上講的,所謂的這個天眼。但是這個天眼,還有一形象的描述,怎樣描述呢?說得天眼通」的人,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庵摩羅果」,「庵摩羅果」是印度的一種果子

  用咱們的話說,如果一個人,真正修出了佛教天眼通了,他看三千大千世界就像看手掌中的一個核桃一樣。歷歷在目,想看哪看哪。懂吧?這是天眼通。他不必要發功,不必要閉眼,大家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當我們著相應的境界出現了,不要輕易認為,噢我有了「天眼通」了,懂不懂,他更不是說,使勁發功,這一次沒發揮好。只要是「天眼通」,他就是通了。跟咱們的眼一樣,睜開就看到了,睜開就看到了。就這樣,很簡單。一定要正確理解「阿羅漢」,剛才講的是阿羅漢」。

  第二條理證是這樣,觀世音菩薩在宣講了大悲咒以後,一切眾生皆獲果證,或得「須陀洹果」,就是說小乘根性的人,有的證得了初果。或得「斯陀含果」,有的證得了二果。他根性不一樣嘛,因緣不一樣,福報不一樣嘛。或得「阿那含果」,有的證得了三果。或得「阿羅漢果」者,有的證得了四果,就是小乘根性的人。各有所報。這是前邊一個小節。

  第二個小節:「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這是經文啊,「乃至十地者」。這就是大乘根性的人大乘根性的人呢,是修行六度萬行,修的是菩薩之道菩提道嘛,然後求的是佛果。他們在這修行當中,證得的是幾地幾地,那是不一樣的。因為這個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在前面已經講了,在這就不再多說了。後面一句話,實際是第三層意思,叫「無量眾生菩提心」。無量眾生菩提心,就是福報淺的、根基差一些的,只要得聞了大悲咒,那麼也發了菩提心了。這是第二條理證。

  摘自仁清法師大悲咒功德妙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