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凡是真正在佛法得利益的多半是惡緣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是等輩人。如履泥塗。負於重石。漸困漸重。足步深邃。】

  『我』是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是個了不起的人,我們在前面看到,他的學生已經成佛的就無量無邊,諸佛老師,他老人家還在菩薩位子上,這是他大慈大悲,他發了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他老人家在此地自稱。『世尊』,他比釋迦牟尼佛資格老,但是釋迦牟尼佛現在示現是佛的地位,他是菩薩,所以他還要尊稱。你看一點貢高我慢的心都沒有。論資歷,釋迦牟尼佛不如地藏菩薩;論地位,今天釋迦牟尼佛在佛位,地位比他高。這些地方我們都要注意。所以學佛你看印光大師常常教誡我們,從哪裡學起?敦倫盡分,要從這里學起。改過自新要從本身改起,不希望別人怎麼改法。如果你期望別人,你應該怎樣怎樣怎樣,天下大亂,不會有成效。所以學佛的,佛教給我們,我們愈想愈有道理他不從別人、不從環境,從自己本身改過自新,做內省的功夫,不要求別人,要求自己。人人都能要求自己,豈不天下太平?人人都要要求別人,怎麼不鬥爭、怎麼不打架?國與國就打仗。所以個個人都能夠要求自己的話,天下太平,真正能夠做到家庭和睦世界和平

  菩薩在此告訴我們,『我觀閻浮眾生』,這個「閻浮」就是我們這個地球上的,這些「眾生」特別是指人道。當然他這里沒有特別說明,可以泛指六道,但是既然講是「閻浮提」,我們可以這么說法他是為我人道所講的,當然偏重在人道。『舉心動念,無非是罪』,這個兩句話真正值得我們警惕,我們起個心、動個念,不認真的反省檢點則已,如果認真反省檢點,實實在在起心動都是罪業。所以這個一句佛號要念得好,念得得力,功夫就是在此地用。起心動念,馬上就把它轉成阿彌陀佛,這叫功夫,這樣才能往生。不能說一面口裡念的阿彌陀佛,心裡還在心動念,還在造業,那就是古德所謂的「喊破喉嚨也枉然」,那不行。

  下面這就說到,『脫獲善利』,這是地藏菩薩幫忙,地藏菩薩來救你,從惡道把你救出來,你脫離惡道了。「善利」是講人天福報當你人天享福的時候,又迷惑顛倒退了初心,過去你在佛門裡面發心修行,現在忘得干乾淨凈。所以這個世間大富大貴之人是在佛門修福的,諸位如果要是常常讀誦大乘經典你就明白這個事情。如果不是在佛門修福,沒有辦法人間富貴。即使那個富貴非常短暫,還是在佛門修的福。這個道理我們要明了,事實我們要相信。

  可是最怕的什麼?『若遇惡緣』,這東西麻煩,『念念增益』,「益」就是增長,這個惡念、罪行就念念增長。緣,說實在的話,善緣少、惡緣多。在紐約有一位壽冶老和尚我想你們很多人到紐約見過這個老人他在香港有一道場光明講堂,我曾經在他那個講堂講過兩個月的經。他講堂寫了一幅對聯,很長的一幅對聯,寫得很有意思。上聯是「夫妻是緣」,緣分,「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諸位要曉得,天下夫妻善緣少、惡緣多,總是冤冤相報。下聯寫著,「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討債的多,還債的少,要覺悟,真正要覺悟。這個老人一生是研究《華嚴經》的,讀《華嚴經》。今年大概也有七十多歲,身體很好,我跟他見面的時候,他接待的時候,體力非常的充沛,很難得。

  所以要曉得,那個惡緣在哪裡?往往就搞到一家來了,這個事情麻煩你說不是一家還能夠避免,偏偏搞在一家。可是你不覺悟,這個惡與罪就念念增長。如果一覺悟,這正好修行。那個修行功夫從哪裡顯?就從這里顯,境界了了分明那是慧,在這境界裡面不動心。所以處逆境,用什麼方法?不動心,不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阿彌陀佛。因為那惡緣逼著你,這個世界日子不好過,趕快往生、趕快往生,他決定能往生。如果這個善緣,滿舒服的,很好他就不想往生,他這一生不能成就。所以凡是真正在佛法利益的多半是惡緣。

  說實在的話,六祖大師得道之後,你看獵人隊裡面受十五年的折磨,修什麼?忍辱波羅蜜,他才能成功。那個日子在一般人講,也不是好受的。菩薩大慈大悲,天天看到人殺生,還要去幫著他去撿那個獵物。所以逆境裡面真是自己修行用功處所,就是道場。聽別人的惡言你心裡面不動心這是忍辱波羅蜜,同時也是培養你自己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往生極樂世界的本錢在此地。順境裡面不起貪愛,逆境裡面不起瞋恚,把順逆境界統統轉變成阿彌陀佛,這是我們真正成就。一切的惡緣、惡報我們應該怎麼處?逆來順受,我們要受。為什麼?我們過去造的業,現在碰到的時候,那等於說處處做什麼?做還債想,他罵我一句,我忍受著,因為從前我曾經罵他一句,他現在罵回來,好了這就消了。如果我一不高興,不接受,好了那就冤冤相報,一世比一世嚴重,這個苦難永遠沒有辦法解決的。只有忍受、只有念佛來轉這個業報。

  以前是有這么一樁事情,也是夫妻結的惡緣,先生常常打太太這是佛經裡面所講的,先生打太太,常常打,可是這先生又很愛太太。常常挨打,於是這個太太有一天遇到佛就向佛訴苦。佛就跟她說,你們前生緣太深,前生你的先生是一頭牛,你是個牧童,天天騎著這個牛,很喜歡這頭牛,沒有事拿鞭子就抽它。這一生,牛就是變成人,你的先生,你這個牧童現在就變成女生,你們兩個做了夫妻,你的先生也很愛你,所以還要打回去,你過去打他多少鞭,他還得打完。她說那怎麼辦?佛就給她講,你還欠他一百鞭,他再打你一百鞭就不打你了。她說那怎麼辦?他就給她,他說你找很輕的蘆葦,拿一百根綁在一起,那一打,一百鞭就打了他說,他再生氣你就拿這個給他打,你拿這個鞭子給他打。好,回去就依教奉行,扎了那蘆葦鞭。先生一生氣鞭子就拿給他。那個先生一鞭打下去,好了,從此不打你了,打了也沒有用處,所以就不打了。一百鞭還了,帳還完了。「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沒有法子事情

  凡夫覺悟,只有佛菩薩的慧眼他能看到前生才會覺悟凡夫是不覺悟的。所以你在忍受當中修慈悲心、修清凈心、修平等心,一心一意求生凈土。「若遇惡緣」,不可以「念念增益」,這樣才能得度,否則的話,這個事情永遠沒完沒了。諸位要看文昌帝君陰騭文》,你看前面十七世,這也是修行有了神通生生世世造業,冤冤相報,一次比一次厲害,《安世全書》上有記載,非常的可怕。這是菩薩眾生眾生遇緣,他就隨著外境所轉,這就很難很難度脫。

  地藏經  (第二十一集)  1985/10  美國達拉斯  檔名:14-009-0021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