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波法師:佛教對生活的看法

  我們今天探討一個題目,叫:佛教生活看法。所謂生活是一種責任,當然它是一種因緣因緣是一種責任你有你的責任,我有我責任;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生活。不同的因緣有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責任,我們每一個佛教徒來講,要擔當責任。現在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逃避責任,逃避現實,這不正常

  前幾天有一居士家裡鬧了矛盾跑到這兒來,說:「師父,你把我剃了吧。」我說:「剃了幹什麼呢?」「哎呀,剃了就不煩惱了。」我說:「剃了一點都不涼快,你到外邊試試去。」如果你的心裡不能解決問題,你外表上剃了有什麼用呢?沒有用。如果外表上剃了,沒有解決心理的問題,那我說,這也不是真和尚。當然,修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至少我要去發心,我要去面對。面對什麼?面對生活、面對因緣、面對責任,我們迴避不了這些問題。

  在家的佛教徒社會責任、有家庭責任、有信仰責任出家佛教徒也有社會責任你要守法嘛,遵守規則嘛,當然你也信仰責任,那麼你的信仰責任甚至比在家的佛教徒還要重,還要艱巨。你如果不負責任,那多尷尬的一件事,廟建得越漂亮,不越麻煩嗎?

  我們現在不承認說廟少或者廟多,關鍵的問題是廟在幹什麼?這似乎應當引起我們廣泛的注意。所以我們迴避不了這個責任、這個因緣、這個生活,我們既然迴避了,就等於失去了成長和鍛煉的機遇和下手處。你要迴避了,你就等於沒有機會了。

  你比如說,一個佛教徒家裡不負責任,天天跑到廟里。當然,除非他的家裡能夠放得下,那家裡人就對他有意見,甚至會仇視他,不僅僅對他有意見,不僅僅對他仇視,甚至對我們這個寺院對我們的佛教信仰也會仇視,也會有意見。

  這個問題可能你沒注意到,因為你只考慮你自己,所以很多佛教徒自私的,自私怎麼能學佛呢?自私是不能學佛的,自私也不能證明你有信仰你要考慮別人如何看我,你要考慮別人如何通過我來認識、理解、受益佛教如果你從未考慮,那麼你恐怕是對佛教成了一種污染或者障礙你有責任。甚至因為你,別人的誤解、別人的錯覺,甚至別人走錯了路,都跟你關係,難道你能迴避嗎?肯定迴避不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