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微妙
第一種的因緣:「葯珠」。因為葯珠,所以就說這〈普門品〉。什麼叫「葯」呢?就是藥王樹。
這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到山上去斬柴,斬回來一擔柴,擔到街市賣,遇到一位醫生。醫生一看他這一擔柴裡邊放光,於是就把這擔柴買回去。到家裡把柴打開一看,裡邊就有一棵藥王樹。
醫生得到這棵藥王樹之後,無論任何的病,只要用這棵樹在病人身上這么一碰,或者輕輕一打,無論什麼病就好了,所以他在這世界上救的人不知多少!就因為這樣,所以叫藥王樹。
「珠」,是如意寶珠。如意,就是遂心如意。說:「如不如你的意呀?」「如我的意!」如你的意,也就是令你歡喜、滿意。你所需要的東西,如意珠就滿足你的要求,成全你的慾望;你想要吃好東西,如意珠就現出有好吃的東西來,不用去買。
你想要穿一件最美麗的、人間最稀有的衣服,只要對著如意寶珠那麼想一想,如意寶珠可以現出來你所歡喜穿的衣服。甚至你想在晚間住一個最美麗的房子,這如意珠就可以現出房子來;這一夜住宿過後,第二天這房子又回到如意珠裡邊去。
你想吃東西,如意珠所現出來的東西,也不會不夠你吃,但是也不會剩,恰到好處;你想吃這么多,就現出來這么多,也不會多,也不會少的。你穿的衣服,也不必預備一個衣服架子,只要把衣服脫下來,它又回到如意珠裡邊去,所以這就叫「如意」。
如意珠多大呢?
很小的一粒珠,你可以帶到身上,隨便到什麼地方都可以;又不重,又不佔地方,遂心如意,是妙到極點,所以叫如意珠。
如意珠說是這么樣好,譬如男人想要一個漂亮的女人,能不能現出來?女人想要找一個漂亮的男人,能不能現出來?這個也沒有講。你把我問住了!我都不知道有沒有這么妙的作用。總而言之,它叫如意珠。
因為這個,所以這〈普門品〉也就等於藥王樹,也等於如意珠;你只要能誦念〈普門品〉,所求的事情也就能遂心滿願,滿足你的要求。但可不是說今天念,明天就有功效。這必須先打好一個基礎,好像造樓房,先要打地基;地基打不好,樓房也就沒有法子建造了。
〈普門品〉雖然好像藥王樹和如意珠這么靈感,這么妙不可思議,可是你要先念〈普門品〉,天天念,念得觀音菩薩認為你合格了,認為你是有這種誠心,然後你就能所求如意、遂心滿願。不是說平時也沒有念過,到時候就想要求感應,就有靈感了!一定你要平時用功修行,到時候就會有好像這藥王樹、如意珠,那樣妙不可思議的境界。
所以這〈普門品〉就等於藥王樹、如意珠這樣的微妙,不過你首先要去念。
有人講:「佛教裡面有太多東西要學了!又念〈楞嚴咒〉,又念〈大悲咒〉,現在講〈普門品〉,又要念〈普門品〉了。這么多功課,我們哪有這么多時間呢?」你不需要很多時間,你只要一天少睡一個鍾頭,少講一點沒有用的閑話。在佛教里,把「講閑話」叫「舂殼子」;舂殼子,就是言其這個米有殼子,用舂米那個東西一舂它,把沒有用的殼子都給舂去。你少講一點用不著的閑話,這些工作都可以做到的。
如果你不想遂心滿願,說:「我也無所求,也沒有貪心,也沒有瞋心,也沒有痴心,我也不需要念這個!」那你根本就不需要念。你不需念,那就沒有講的了,你不念也可以的。
你若覺得將來或者會遇到什麼事情,想求觀音菩薩或者佛來幫忙,那你就應該多學一點佛法。佛法好像大海一樣,你連一滴海水都還沒有喝,你就嫌多?那將來這么大一個海的水,一定喝不完的。不過,只要盡你的力量,需要多少就用多少,佛法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你取也取不完,用也用不完。所以應盡你的力量來利用佛法。
這是因為「葯珠」的意思,所以要說〈普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