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講因果,所謂因果就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小到一顆原子、大到宇宙星系的運轉,都是遵循著因果規律的,沒有因果規律太陽系都不會轉。
我們佛學院因果學得更細,因果可以分為五種:異熟果、等流果、離系果、士用果、增上果。有因有果,自作自受,不但現生得果報,死了之後得果報,轉生投胎還要得果報,你看,佛教研究事物研究得透徹不透徹啊?我們研究生命的規律,什麼因是有漏的,有漏的裡面還分善業和不善業。
我們每個人都會念阿彌陀佛,但這個阿彌陀佛不一定念到無漏,本來無量光無量壽是無漏的,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究竟圓滿的,但我們口念心散亂,身體做的都是有漏的。雖然有漏,佛陀還是告訴我們,有漏裡面還是要戒惡修善,佛教徒至少要做到人天增上,就像飛機越飛越快,才能脫離地面的吸引力,飛到空中去。
一切痛苦從自私自利中產生,一切快樂從利益眾生中產生,痛苦和快樂的分界線就在這里。我們受三皈依後還要發四宏誓願,第一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我當時跪著一邊念一邊就想:眾生無邊我怎麼度啊?一兩個嘛還好度度,無邊的眾生我怎麼度啊?無始劫來的「我執」是生死輪迴的根本,一切以我為中心,使得我們只想自己不想眾生。現在學佛了想要離苦得樂,首先就要在輪迴的痛苦中回過頭來,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不再為自己而要為眾生而活,這就是利他的菩提心。
有「我」才有生死,無我了誰還在受生死呢?佛法能自利也能利他,就像《金剛經》里講的四相,我相是根本,有了我相才會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破除了我執,我相了不可得,人相又哪裡可得呢?破除我執就能解脫輪迴。我能這樣,你也能這樣,然後全世界的眾生、人非人等都能這樣,這個方法自我受用就是小乘,教他人受用就是大乘,就像乾渴的人好不容易找到了泉水,捧起來自己喝就叫小乘,捧起來先給別人喝就叫大乘,大乘和小乘只不過是自受用和他受用的區別。
我們受三皈依之後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你馬上就躍升為大乘的三皈。受五戒也是這樣,五戒本來是別解脫戒是小乘戒律,但是我們受完五戒後迴向:以此五戒功德回施法界一切眾生,一下子就把五戒小乘的戒律升華到大乘戒律了,受五戒若不發願者,猶如泥坯不經火煅不堪為器。
我們聽經聞法也是這樣,如果僅僅只是自己一個人在聽,那你是小乘的行為,如果你同時在想:聽經聞法是多麼難得啊,古人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有幾個肯放下名利思維解脫追求真理的呢?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就替所有的一切眾生發心而聞法,那你就是大乘的行為,就是一個菩薩在替現在、過去、未來的一切眾生聽聞佛法了。小乘和大乘的區別全在一個「心」字,心量小就是小乘,心量大就是大乘。
宇宙間任何事物都有因果規律,佛教就是研究這個規律的,而且是提綱契領超越的。《西遊記》里的孫悟空漂洋過海好不容易找到師父,跟了師父七年。師父就問它想學什麼?孫悟空就一個個地問:這個可以不死嗎?那個可以不死嗎?師父都說不能。它就說:不能不死的,不學不學。你看這猴子厲害不厲害?我們以後也要問問:學了這個能不能不死?我們佛學院里學的都是不死法,學唯識、學中觀,哪一部經典都是教這個不死法的。經是真諦是道路,是眾生乾涸生命中的活命泉。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就是不死,不知道的人離他有十萬億佛土之遙,知道的人咫尺天涯,阿彌陀佛真的和我們咫尺之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