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用詞俗解
◎釋永信
幾乎所有接觸到佛教的人都會說:佛教真是太高深了。是啊,佛教確實是高深。但佛教也有很淺很近的一面,就像山,山最高,但山腳下離我們是近的;就像海,海最深,但海岸邊總是淺的。山最高,不可能高得連山腳下也沒了;海最深,也不可能深得沒有岸邊了。登山渡海,關鍵是找到上山的路,渡海的碼頭。從山腳下上山總是容易的,從碼頭上船總是容易的。如果有向導帶路,最高最高的山,爬起來也是快的,最深最深的海,渡過去也是不成問題的;如果沒有向導,靠自己摸索,遇到問題就比較為難,比如登山遇到荊棘、懸崖,渡海遇到大風、暗礁。學佛修行也一樣,如果有明師指導,成就起來還是很快的。在缺乏明師指導的情況下,學佛是有點難,難就難在中途迷路,出現這個那個問題。
初學佛的人,在沒有明師可依的情況下,自己找些佛書看,遇到的第一個難關,就是文字關。因為佛書里很多名詞是梵音直接音譯過來的,比如佛、菩提、涅槃之類,看不懂。有些名詞已經翻譯成漢語,古人翻譯的,那時候很容易懂,但過了上千年,詞意可能發生變化,容易產生誤解,比如空,了生脫死,六道輪迴,世出世間,等等。這些文字關就像山路上的荊棘,水道上的暗礁,必須小心處理好。為了便於初學佛者對於基本教義的把握和體證,我選擇了一些最常用的佛教詞語,進行通俗的解釋,希望對初學佛者有所幫助。
大概是受文化大革命觀念影響,現在社會上仍有不少人把佛教當作迷信。我想有兩個原因:一、他們沒有去了解佛教;二、把佛教當迷信,這本身就是迷信者。
實際上,世間萬事萬物,本身不存在迷信不迷信問題,作為千種萬種的事相,不斷在變化,在流轉。我們說信不信,是我們的人在那兒信不信;我們說迷不迷,是我們的人在那兒迷不迷。所以,我們說迷信某種事物,不是說事物本身是迷信,而是我們的人在迷信某種事物。我們可以迷信佛教,我們也可以正信佛教,我們也可以不信佛教。說佛教是迷信,這種說法本身就是不成立的,是思維混亂。迷信不迷信,實是我們對於世間事物的態度問題。現在流行科學,我們說科學不科學,也是指我們對於世間事物的態度問題,把數學、物理、化學、工業之類當作科學,把宗教當作迷信,這是很粗淺也是很混亂的理解。即使對於科學,有人科學地對待科學,也有人迷信科學,以為科學萬能。對於佛教也一樣,有人科學地對待佛教,即正信佛教,也有人迷信佛教。
有人可能要說了:扶乩算命是不是迷信?扶乩算命本身不是迷信。如果我們迷信這一套,那就是迷信;如果我們不迷信這一套,就不是迷信。如果我們科學地考察一下扶乩算命,那麼扶乩算命可能是騙人的把戲,也可能有它的一套道理。關鍵的是我們去了解,去認識,不要人雲亦雲。其實,用我們佛教眼光看,人們沉迷於世俗生活才是一個大迷信,人們迷信世間一切事物,迷信有一個「我」的存在,迷信各種慾望,迷信錢,迷信權力,迷信流行音樂,迷信足球,迷信外國,迷信科學,甚至迷信宗教,包括迷信佛教。淺白地說,人生的煩惱痛苦,就是來之於迷信。佛法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誡我們,要我們轉迷成悟,就是要我們破除迷信,建立正信,虛幻不實的不值得信的,就不去信。用社會上通行的說法,就是要求我們科學地對待世間一切事物,看清楚「我」的存在是怎麼回事,看清楚人的慾望、金錢、權力、流行音樂、足球、外國、科學、宗教、包括佛教,等等,到底是怎麼回事。只有這樣,我們做人一輩子就會明明白白,快樂充實。
上次有個搞佛教研究的學者對我說:「佛教的拜佛念經懺是迷信,應該有所限制。」持這種觀點尤其在學術界比較多,並且態度也很認真。實際上,由於學者們一般都不是佛教徒,更不是出家人,所以他們對於拜佛念經懺都沒有切身感受,因而也感受不到拜佛念經懺的功用。任何一種宗教,都有它自己特定的日常儀軌。宗教的日常儀軌不是做給外人看的,而在於為宗教徒提供有別於世俗生活的宗教生活習慣。只要宗教徒過著自己宗教的日常生活,就能做到與世俗生活保持一段距離,這樣就有益於日常修行,這有如學外語,在中國生活環境里學外語就難些,到外國學外語就容易些。其實,宗教的日常儀軌,本身就是入道修行的大方便。這一點非宗教徒是感受不到的。比如我們佛教出家人要剃光頭穿袈裟,這本身就是一種修行,一種加持。只要一個人光著頭,穿著袈裟時間長了,他的行為和心理就會發生變化。社會上有句俗語,叫「做日和尚撞日鍾」,如果一個和尚真的堅持撞三年五年的鍾,他的道行肯定不錯了。別的不說,長年能在寺院里安心耽下來,對於一般人來說,並不是容易事。所以,僧人在寺院里的日常生活,包括拜佛念經,課間坐禪,等等,都是修行的日常基本功夫。一個出家人只要心正行正,這種日常基本功夫積累到一定程度,不用坐禪,不用參話頭,就能自然而然開悟了。學佛修行,就靠日常功夫,不靠什麼奇跡。真的是這樣。
空
空,是佛教對世界一切事物的本性最簡要的描述,是釋迦世尊洞徹世界萬物的結論。故《心經》開頭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此。」
但社會上很多人都誤解了佛教的「空」字。有人反問說:「我們每天吃的、穿的、用的,以及看到的一切,難道都是空的嗎?」說這話的人也實在不動腦筋,難道我們佛教徒糊塗到連日常生活都搞不清楚嗎?!佛教所說的「空」,根本不是有人所認為的「沒有」的意思,也與社會上常聽到的「人生到頭一場空」的「空」字意思有別,「一場空」的「空」字,是得不到的意思。
佛教所說的「空」,是對世間事物變化過程的描述,準確地講,是最終要變化、要毀壞的意思。佛教認為世上任何一種事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都是由其他事物變化而來,最後又變化為另外的事物。成、住、壞、空,是世上一切事物的本性,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壞。佛教所說的空,是指事物的本性是空的,而不是指事物的外相空。比如我們的一輩子,父母親生下我們時,佛法上說是四大五蘊和合而成,按科學說法,是碳、氫、氧元素構成,然後長大成人,然後衰老,最後死亡,一切都是變化的,我們的一輩子也就是在這樣的變化中過去了。正是在這個意思上,我們說人生是空的。所以佛法教導我們,做人不要執著,執著就苦,就起煩惱。但也不要因為認識到人生是空的,就悲觀絕望,這就落入了頑空,這也是一種固執。一個人認識到人生的空苦,而又不落入頑空,確實需要智慧。如何獲得這種智慧?這正是佛教所要解決、所能解決的。通過學佛,修戒定慧三學,達到改變我們空苦人生的目的。
妄想是佛教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它和佛性一起,處於佛教體系的中心位置。當年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睹明星悟道,到底悟到什麼呢?我認為最關鍵的就是發現了妄想,發現妄想掩蓋了佛性,是一切眾生沉迷不悟、流轉六道的原因。佛經上載,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睹明星悟道時,這樣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現前。」所以,我們學佛修行,要做的全部工作,就是打掉我們的妄想。妄想打掉了,佛性顯現了,我們便成佛了。歷史上佛教有幾宗幾派,只是打掉妄想的方法不同而已,比如說,我們禪宗通過參話頭打掉妄想,凈土宗通過念阿彌陀佛打掉妄想,天台宗通過數息止觀打掉妄想,密宗通過三密相應打掉妄想,還有坐禪入定、修苦行,等等,等等,方法很多,釋迦世尊還親自為眾生開設八萬四千法門,但是目的只有一個:打掉妄想!
佛教認為:眾生的妄想,分布在眾生的八識之中。所謂八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按妄想分布的順序來說,妄想熏染佛性,形成阿賴耶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無明種子,開始具有分別心。發展到了末那識時,便形成了「我」見,「我」執。發展到意識,便開始要這要那,加上眼、耳、鼻、舌、身五識,於是開始造業,貪圖五欲,然後煩惱痛苦隨之而來。因此,我們學佛修行,要打掉妄想,就是要把八識田裡的妄想,一個一個打掉。從眼、耳、鼻、舌、身五識開始打,一直打到阿賴耶識,全部打掉,只剩下佛性為止。我們平時說的修行果位,聲聞四果呀,菩薩五十一地呀,實際上就是消除妄想的程度,這與我們小時候讀書一樣,學的知識越多,年級越高。不過修行相反,妄想越少,果位越高。
了生脫死
了生脫死,是我們學佛的目的。但不少人一聽到「了生脫死」,就以為是長生不死,以為成佛就是成仙了,挺不錯。實際上是錯了。他們把佛教與道教搞混了。釋迦世尊30歲悟道,說法度眾49年,最後還是走了。佛法認為,成、住、壞、空,是宇宙的基本法則,有生就有滅,有成就有壞。世間眾生莫不如此,人也一樣。佛法教導我們,不要執著,不要死死抱著這一輩子幾十年不放。抱是抱不住的。我們應該首先看清楚我們抱的是什麼東西,然後看看是否值得去抱,如果值得去抱,看看能不能抱住;如果不值得去抱,就別去抱它。眾生愚痴,沒看清是什麼東西,瞎抱。
我們說了生脫死。所謂「了生」,不是讓我們了結人生,去上吊自殺,而是讓我們要明了人生,明了做人一輩子是怎麼回事。佛法認為,世俗人生的一輩子,就是苦,苦是苦,樂也是苦。苦事總是伴隨不去,樂事總是轉瞬即逝。俗語說:世上沒有不散的筵席。這是空苦。《涅槃經》上羅列了八種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所以,世俗人生不值得執著,不值得去抱它一輩子。所謂「脫死」,不是說不死,如果人能夠不死,我們就不用學佛法了。人無不死。但我們都怕死。佛法就是要我們不要怕死,第一,怕死沒用;第二,確實不值得去怕死。一個人真的明了人生,不妄執生,他就不會怕死了。越妄執於生,就越怕死。「了生」與「脫死」,是有因果關係的。所以,「脫死」就是說我們不再被死所困擾,從死的恐懼里解脫出來。
我們明了世俗人生生死之後,就不會再執著。但我們不能因此自暴自棄,認為做人反正就這么回事,愛怎麼過就怎麼過,這不行的,用我們的話說,這是「執空」。佛經上說,人身難得。世俗人生盡管沒有意義,但一個人一輩子幾十年時間,卻是很珍貴的,我們通過學佛,通過努力修行,可以過上與世俗生活方式有別的另一種有意義的人生,那就是成佛。有人可能要說了,佛也是人么?是的,佛也是人,佛是覺悟了的人。所以經上說,眾生是未覺的佛,佛是已覺的眾生。切不要以為成佛以後,就是坐在大雄寶殿的蓮花座上,香繞煙熏,萬人朝拜。不是這樣的。當年釋迦世尊成佛以後,還是風裡來雨里去,托缽游化一生。成佛以後,人還是那個人,只是他心理狀態發生了根本變化,變得明亮寧靜,沒有任何困擾,生機勃勃,更有活力。